一名70歲男性患者制定麻醉計劃時,需綜合考慮其基礎疾病(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冠心病)以及擬實施的手術(胃癌根治術)。以下是詳細的麻醉計劃:

以下是詳細的麻醉計劃:
1.術前評估
病史
慢性支氣管炎:評估肺功能,瞭解是否有急性感染或氣道高反應性。
高血壓:瞭解血壓控制情況,評估靶器官損害(如心、腦、腎)。
冠心病:評估心功能,瞭解是否有心絞痛、心肌梗死病史。
體格檢查:
重點檢查心肺功能,評估氣道情況。
輔助檢查:
心電圖、心臟超聲(評估心功能)。
肺功能檢查、動脈血氣分析(評估肺功能)。
血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凝血功能等。
2.麻醉方式選擇
全身麻醉:
胃癌根治術時間長、創傷大,全身麻醉是首選。
聯合麻醉:
可考慮全身麻醉聯合硬膜外麻醉,以減少全身麻醉藥物用量,提供術後鎮痛。
3.麻醉前準備
術前用藥:
鎮靜藥:如咪達唑侖(0.050.1mg/kg)靜脈注射,緩解焦慮。
抗膽鹼藥:如阿托品(0.01mg/kg)靜脈注射,減少呼吸道分泌物。
慢性支氣管炎管理:
術前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如沙丁胺醇霧化吸入)。
如有感染,需控制感染後再行手術。
高血壓管理:
術前繼續使用降壓藥,控制血壓在合理範圍(如140/90mmHg以下)。
冠心病管理:
術前繼續使用抗心絞痛藥物(如硝酸甘油、β受體阻滯劑)。
必要時請心內科會診,評估手術風險。
4.麻醉誘導
誘導藥物:
丙泊酚(1.52mg/kg)或依託咪酯(0.20.3mg/kg)靜脈注射,緩慢誘導。
芬太尼(24μg/kg)靜脈注射,提供鎮痛。
羅庫溴銨(0.61mg/kg)或順式阿曲庫銨(0.150.2mg/kg)靜脈注射,提供肌松。
氣道管理:
快速誘導插管,避免長時間面罩通氣。
使用氣管導管,確保氣道通暢。
5.麻醉維持
吸入麻醉:
七氟烷或地氟烷維持麻醉,濃度控制在11.5MAC。
靜脈麻醉:
持續輸注丙泊酚(46mg/kg/h)和瑞芬太尼(0.10.2μg/kg/min)。
肌松藥:
根據手術需要追加肌松藥,維持肌松監測(TOF)。
呼吸管理:
機械通氣,設定潮氣量68mL/kg,呼吸頻率1012次/分,PEEP5cmH2O。
監測呼氣末二氧化碳(ETCO2),維持PaCO2在3545mmHg。
6.術中監測
常規監測:
心電圖(ECG)、無創血壓(NIBP)、脈搏氧飽和度(SpO2)。
高階監測:
有創動脈血壓(IBP):即時監測血壓變化。
中心靜脈壓(CVP):評估血容量和心功能。
血氣分析:監測電解質、酸鹼平衡和氧合情況。
心功能監測:
必要時使用經食管超聲(TEE)或肺動脈導管(PAC)。
7.術中管理
迴圈管理:
維持血壓穩定,避免血壓劇烈波動。
使用血管活性藥物(如去甲腎上腺素、硝酸甘油)調節血壓。
呼吸管理:
避免高氣道壓,防止氣壓傷。
定期吸痰,保持氣道通暢。
液體管理:
根據CVP、尿量和血氣分析結果,合理補液。
避免過量輸液,防止肺水腫。
8.術後管理
甦醒期管理:
緩慢減淺麻醉,避免嗆咳和血壓波動。
拔管前確保肌松完全逆轉(TOF比值>0.9)。
術後鎮痛:
硬膜外鎮痛:羅哌卡因(0.2%)+芬太尼(2μg/mL),持續輸注。
靜脈鎮痛:舒芬太尼(0.10.2μg/kg/h)或帕瑞昔布(40mgq12h)。
術後監護:
轉入ICU或麻醉恢復室(PACU),密切監測生命體徵。
預防術後併發症(如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
9.應急預案
支氣管痙攣:
立即停用誘發藥物,使用沙丁胺醇霧化吸入,靜脈注射氨茶鹼或腎上腺素。
高血壓危象:
使用硝酸甘油或硝普鈉靜脈注射,控制血壓。
心肌缺血:
使用硝酸甘油靜脈注射,增加氧供,減少氧耗。
總結
該麻醉計劃針對70歲男性患者的基礎疾病和手術特點,制定了詳細的麻醉方案。術中需密切監測生命體徵,及時處理可能出現的併發症,確保患者安全。
學術文章、科普文章約稿:

文章請傳送至[email protected]或新增微信weitiegang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