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方達張坤卸任副總經理,公募行業“投而優則仕“風潮逆轉?

明星基金經理卸高管職位,確實出於業績壓力、行政事務對投研工作的精力分散等因素考慮,與此同時,也有基金經理擔憂金融業降薪趨勢下公募高管的限薪
|《財經》記者黃慧玲
編輯|陸玲
繼蕭楠、陳皓之後,易方達基金又一位副總經理級投研高管卸任。
516日晚間,易方達基金公告稱,張坤由於工作調整,離任公司副總經理級高階管理人員轉任說明寫道,其將專注於投資管理工作。
根據一季報披露資料,張坤目前在管規模為608億元,為全市場管理規模最大的主動權益基金經理。
2020年、2021年期間,包括張坤、陳皓、馮波、蕭楠、張清華、胡劍在內的多位基金經理升任易方達基金副總級高管,晉升多與產品規模增長相關。易方達明星基金經理陸續升職後,行業內掀起投而優則仕之風,公募投研副總批次誕生。
不過,2024年以來,業內卸任高管職務的基金經理明顯增多,甚至出現了擔任副總後不到一年就卸任的現象,投而優則仕的趨勢已經發生逆轉。不少副總經理放下高管職位後,繼續在原公司擔任基金經理,包括信達澳亞基金馮明遠,南方基金史博,安信基金張翼飛,萬家基金黃海、喬亮等。
張坤是此輪基金經理投而優則仕的第一人。隨著張坤的卸任,也意味著這股基金經理爭先當高管的風潮趨勢性逆轉。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基金經理們不願當高管了?
一家公募基金總經理此前接受《財經》採訪表示,明星基金經理卸高管職位,確實出於業績壓力、行政事務對投研工作的精力分散等因素考慮,與此同時,也有基金經理擔憂金融業降薪趨勢下公募高管的限薪
晨星(中國)基金研究中心總監孫珩則認為,基金業正從明星基金經理模式向團隊化、專業化轉型,這將影響公司人事戰略,進而促使高管層面有所變動。
以易方達基金四位主動權益副總經理級高管為例,從他們的不同選擇中也可一窺行業正在發生的變化。其中陳皓、蕭楠、張坤三位均卸任高管職位,專注投資。馮波則卸任了部分產品,繼續擔任高管。
據《財經》瞭解,各家公司的明星基金經理在走上高管崗位之後,在實際工作中的精力分配情況各不相同。一些基金經理仍屬於技術序列,專注投資工作,如此次卸任的張坤。一些基金經理則開始更多兼任管理職責。在持續多年的主動權益類基金業績低迷背景下,基金業不得不正視基金經理與高管分工之間的本質不同。
這其實也是基金經理在行政管理與投研之間重新選擇的過程。晨星(中國)基金研究中心高階分析師代景霞此前接受《財經》採訪認為,公募基金行業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以及主動權益基金整體跑輸指數的背景下,基金經理為了應對市場環境的變化,需要不斷打磨和精進自己的投資能力和投資策略,特別是有些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業績壓力也比較大,從而希望減少其他職務的干擾,專心做好投資做好業績。
根據近期證監會發布的《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基金投資收益的衡量要求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向投資者利益靠攏。具體來看,基金投資收益指標不僅包括傳統的基金產品業績情況,也涵蓋了投資者盈虧情況。前者包括基金淨值增長率、業績比較基準對比等指標,後者包括基金利潤率、盈利投資者佔比等指標。
對於基金公司來說,未來投資者盈虧及佔比、業績比較基準對比、權益類基金佔比、投研能力評價情況等衡量投資者獲得感的重要指標也將納入基金公司評價指標體系。
《方案》對高管和基金經理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且各有側重。
對於公司高管來說,基金投資收益指標權重不低於50%;對基金經理的考核,基金產品業績指標權重不低於80%。對基金投資收益全面實施長週期考核機制,其中三年以上中長期收益考核權重不低於80%
也就是說,未來對於基金公司高管的考核中,投資者盈虧情況這一指標的重要性大大提高。而對於基金經理來說,業績指標仍占主導地位,但更強調在三年以上長週期中與基準的比較。
從業內實際運作情況來看,過去幾年投資者在主動權益基金上投資體驗不佳成為普遍現象,反映出基金委託代理模式長期存在的困境,具體體現在基金投資者、基金經理與基金公司的利益衝突上。
對於高管來說,考核指標的多元化有助於激勵全面關注公司的長期發展和整體利益,避免為了短期的投資收益而採取一些不利於公司長遠發展的冒險行為。對基金經理來說,將基金產品業績作為考核的重點,薪酬機制與業績掛鉤,可以使基金經理的收入與他們為投資者創造的回報緊密聯絡起來,同時也對業績不佳的基金經理形成有效的約束。有業內人士分析。
從張坤的業績來看,其在管的四隻基金中,除了20206月發行的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期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4.92%)並跑輸基準,另外三隻基金均不同程度超越基準。
具體來看,易方達優質精選由此前的易方達中小盤轉型而來,是管理時間最長的產品。自2012928日任職以來,總回425%,年化約14%;易方達亞洲精選為QDII基金,任職十年有餘,年化回報為3.4%,累計超越基準近7%;易方達藍籌精選管理規模最大,任職年化回報為9.76%,超越基準70%
不過,從監管層最新要求的三年期業績資料維度來看,除易方達亞洲精選,另外三隻基金2022年至2024年三年期業績均跑輸基準超過20%以上。
《方案》,對三年以上產品業績低於業績比較基準超過10個百分點的基金經理,要求其績效薪酬應當明顯下降;對三年以上產品業績顯著超過業績比較基準的基金經理,可以合理適度提高其績效薪酬。
易方達內部人士向《財經》證實,卸任後,他將繼續堅守在基金經理崗位上,全身心投入到投資管理工作中,努力為持有人創造長期可持續回報。
責編 | 張雨菲
封圖來源 | 視覺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