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導向,其中明確提出“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部署。
科創板作為融合科技創新、戰略性新興產業與資本市場的重要樞紐,既是科技創新程序中的受益者、實踐者,也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及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重要力量。
近一年來,科創板市場表現強勁,Wind資料顯示,自2024年初以來,科創相關的主被動產品年內平均收益率超過15%。1

資料來源:wind,統計區間:2024.03.12-2025.03.12,指數過往表現不預示未來,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科創綜指作為科創板的核心代表指數之一,其覆蓋面全、聚焦高科創、成長潛力大、政策導向鮮明。它均衡覆蓋不同細分領域和規模的企業,高度聚焦於高新技術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成分股研發投入高,成長速度快,且受益於多項科技創新扶持政策。
為滿足投資者需求,博時基金順應推出博時科創綜指ETF(589900),並於3月5日正式上市。該ETF與旗下其他六隻科創板塊相關指數基金共同構成了博時科創“北斗七星”陣容。據悉,博時科創綜指ETF聯接基金也於3月12日獲批,為場外投資者提供多元的投資選擇。

博時科創產品矩陣
佈局創新經濟核心賽道
博時基金緊跟科技創新時代主旋律,在科創領域進行全線佈局,持續完善博時科創家族體系,旨在助力投資者把握科技投資機會。
博時科創指數家族產品包括博時科創綜指ETF(589900,聯接基金已獲批)、科創50指數基金(A類:018145,C類:018146)、科創100ETF(588030)及聯接基金(A類:019857,C類:019858)、科創創業50ETF(588390)、科創AI ETF(588790)及聯接基金(A類:023520,C類:023521)科創晶片ETF博時(588990.SH)、科創新材料ETF(588010.SH)。
在寬基指數和行業主題領域實現了較為全面的覆蓋,旨在為投資者提供多樣化的投資選擇,力求讓投資者能分享科技創新和經濟轉型升級中的機遇。

市場向好科創寬基指數迎來機遇
博時基金打造寬基指數產品線
在科創寬基指數方面,博時基金積極佈局,力爭為投資者捕捉寬基指數向好帶來的投資機遇。
博時科創指數家族包括博時科創綜指ETF(589900),緊密跟蹤上證科創板綜合指數,該指數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符合條件的科創板上市公司證券組成指數樣本,並將樣本分紅計入指數收益,反映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公司證券在計入分紅收益後的整體表現,具備“夠寬”“夠新”等特點。
博時科創50指數基金緊密跟蹤科創板50指數,該指數匯聚科創板中市值大、流動性好的龍頭企業,成分股集中在半導體、新能源等行業,“硬科技”含量高。以博時科創50指數基金A為例,居同類前10%(6/62)。3
博時科創100ETF則緊密跟蹤科創100指數,市值增長潛力大,具備高成長空間,與科創50指數形成互補。4
除了單獨跟蹤科創板的基金產品外,博時基金還有共同跟蹤科創板和創業板的基金產品,以博時科創創業50ETF(588390)為例,該基金緊密跟蹤科創創業50指數,指數立足科創、創業兩大板塊,交叉覆蓋創業50與科創50兩大指數,精選A股具代表性的科技創新大盤藍籌,同類排名前1/3(40/163)。5

科創行業熱度再起
博時基金前瞻佈局細分賽道
在科創板細分賽道領域,博時基金還推出了跟蹤晶片、新材料和AI的基金產品,助力投資者及時抓住行業上漲帶來的紅利。
在人工智慧賽道,為了給場外投資者提供一鍵佈局科創人工智慧的工具,博時基金今年推出了科創AI ETF(588790)及其聯接基金(A類023520,C類023521),產品緊密跟蹤上證科創板人工智慧指數,該指數匯聚了科創板市場中30只市值較大且業務涉及為人工智慧提供基礎資源、技術以及應用支援的上市公司作為指數樣本,反映科創板市場人工智慧產業代表性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
從指數行業分佈來看,科創AI指數覆蓋人工智慧產業上中下游領域,聚焦高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從申萬二級行業分佈來看,半導體佔比超過50%,佔據了半壁江山。6
業績走勢方面,科創AI指數表現較為亮眼。wind資料顯示,截至2025年3月12日,科創AI指數過去一年漲幅為79.26%,同期上證指數、滬深300、創業板指漲幅分別為9.90%、9.42%、15.92%,科創AI指數顯著超越同期上證指數、滬深300、創業板指的表現。7
博時科創晶片ETF(588990)及聯接基金(A類:022725C類:022726 )則緊密跟蹤上證科創板晶片指數,該指數從科創板上市公司中選取業務涉及半導體材料和裝置、晶片設計、晶片製造、晶片封裝和測試相關的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科創板代表性晶片產業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從成分股來看,指數涵蓋了半導體材料和裝置以及晶片設計、製造、封裝和測試等產業鏈環節,目前有50只成分股,匯聚了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晶片行業龍頭,具備高純度、高銳度、高彈性等特點。
指數歷史業績表現出色,自指數基日以來,科創晶片指數取得了72.84%收益率,大幅高於同期上證指數、滬深300、科創50、科創100等指數收益率。8
對於最近幾年異軍突起的新材料,博時基金也有相關產品佈局。以博時科創新材料ETF(588010)為例,產品緊密跟蹤上證科創板新材料指數,該指數從科創板市場中選取50只市值較大的先進鋼鐵、先進有色金屬、先進化工、先進無機非金屬等基礎材料以及關鍵戰略材料等領域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反映科創板市場代表性新材料產業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成分股方面,科創板新材料指數小盤風格較為突出,且分佈相對均衡,重點聚焦細分行業領域龍頭。另外,在新一輪科技變革以及本土化替代的大背景下,新材料行業發展預期向好,市場需求有望繼續提升,尤其是在半導體、消費電子和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成長性更為突出,而小盤股由於具有規模小,靈活性強等特點,更能適應市場變化,有望抓住上漲行情。

組建專業投研團隊
助力投資者擁抱科創投資的星辰大海
完整的產品線和靚麗的業績背後離不開博時科創投資團隊的支援。核心科創投研團隊在博時投研一體化平臺下精選競爭優勢和較高成長性的企業,重視組合風險控制,致力於實現科創板行業深度研究。
同時,作為“老五家”的博時基金,早在2009年就開始進行指數投資領域的佈局,成立了指數與量化投資部,是國內公募基金行業較早組建的量化團隊之一,主要負責公司各類指數投資以及量化產品的研究和投資管理工作,整體實行“投研一體化”的管理模式,強化“Alpha和Beta”相互賦能。
在管理上,團隊尤其注重差異化的目標導向與多維度融合的服務支援,對於指數化工具型業務採用“客戶+服務+融合”的目標導向,對於阿爾法類產品採用“業績+研究+服務”的目標導向。經過長期辛勤耕耘,團隊目前已經形成了多種資產管理解決方案,如純被動投資策略、Smart Beta策略、指數增強策略、主動量化策略、CTA策略、ETF輪動策略、FOF配置策略等。
與此同時,博時基金不斷完善被動產品體系,目前已涵蓋核心寬基、特色主題行業、Smart-Beta、商品指數、債券指數、跨境指數等在內的多資產產品,致力於為投資者提供個性鮮明、層次豐富的全領域指數投資工具,滿足不同投資者的資產配置需要,前瞻把握指數化投資時代機遇。
經過15年的辛勤耕耘,博時已積累了豐富的被動產品管理經驗,資料顯示,當前管理ETF及指數基金數量103只,合計管理規模1914億元。9
“千川匯海闊,風正好揚帆”。在市場向好的背景下,在中國科技創新這艘巨輪向著星辰大海的遠大目標全速前進的征途裡,博時基金正以創新、進取的姿態,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提供有力“助攻”,為科技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屬於博時的“專業力量”。
文/方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