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高峰以來,多倫多地區虧本出售的房屋數量大幅飆升,今年已經有近400套房屋的賣出價低於買入價成交,很多房主賣家損失了數十萬元拋售。

一套位於Leaside的三居室半獨立式住宅,帶車庫和一間家庭活動室。
一套位於北約克Willowdale的四居室獨立式住宅,配有私人電梯和六間浴室。
一套位於Bay Street的一居室+書房(1+1)公寓。
這三處位於多倫多的房產風格迥異,但今年賣出的成交價均低於買入價。

根據房地產科技公司HouseSigma提供的最新MLS資料顯示,截至2025年,多倫多共有397套房屋(約佔所有售出房屋的7%)虧本出售,這再次表明房地產市場舉步維艱。
在多倫多老城區,這一比例甚至更高,9%的房屋賣家都是虧本割肉拋售,公寓比例更加高達11%。
這與2022年市場高峰期多倫多地區僅0.7%的虧本水平相比,是一個巨大的飛躍,這意味著賣家除了土地轉讓稅和房地產經紀人佣金外,還損失了數萬、甚至數十萬加元。
“在大多倫多地區,低於先前買入價出售的房產數量激增,”HouseSigma業務發展總監Michael Carney說道。
他補充道,隨著越來越多的房主接受“鉅額”損失,市場正顯示出賣家面臨壓力的跡象。
“所有這些都與疫情後低利率和高需求推動的市場狂熱有關,一些買家捉襟見肘,後來又受到利率上升和其他宏觀經濟因素的影響,包括通貨膨脹、移民率下降和租金下降。”
就公寓而言,今年多倫多約有8%的公寓成交價格低於購買價。
**點選檢視詳情**
另外,多倫多今年有3%的半獨立式住宅和近6%的獨立式住宅虧本出售,但它們的虧損額比公寓市場更大。
2025年,多倫多公寓的平均虧損約為5.6萬加元,而獨立式住宅的平均虧損約為16.5萬加元。
Carney表示,有些房產疑似存在強行出售(power of sales)的情況,即貸款機構因房主拖欠抵押貸款而強制出售房產。
由於MLS系統沒有“強行出售”的選項,這些房產更難追蹤。但掛牌資訊可能會提及,或者說賣家“非常積極”(very motivated)。
這些資料並未考慮房產上次買入的時間,但卡尼表示:“很有可能是因為在2021年末至2022年市場高峰期買入而導致的低價出售。”
資料中還未包括賣方需要支付的成交費用、經紀佣金和土地轉讓稅等總計達數萬元的費用。
該資料也不包括私售或新房預售的房屋,也不包括樓花轉讓的房屋。
該資料也沒有考慮賣家可能進行的裝修成本或通脹。
這意味著實際損失甚至更高,對於那些未包含在資料中的、賣價和買入價差不多的房產銷售,賣家實際上是虧損的。

房產經紀Lorry Greenspan 表示,他聽說過大多倫多地區一些賣家因為在低息時“瘋狂借貸”而虧損的例子。
他表示:“2022 年後,房市暴跌,與此同時,其中一些人再也負擔不起抵押貸款。”
“當你被迫出售房產,而利率上升導致人們的購房成本上升時,你最終會虧本出售。”
Carney表示,大多倫多地區(GTA)的其他城市,例如皮爾區的密西沙加、賓頓和卡利登(Caledon),都受到了“嚴重影響”。
尤其是在卡利登,截至目前,2025年售出的公寓中,有33%是虧本出售的,平均價格下跌了近30萬加元。
杜林區奧沙華約有20%的公寓是虧本出售的。
杜林區的房產經紀Jessie McLellan最近目睹了許多這樣的案例,從公寓到獨立式住宅,應有盡有。
Greenspan表示,這種情況在多倫多老城區的公寓市場更為常見,資料顯示,截至目前,2025年,多倫多老城區11%的公寓銷售都是虧本的。
並非所有2025年虧本出售的房屋都是在疫情期間買入的。
例如,文章開始提及的三處房產,Bay Street的公寓在6月份以54萬元的價格售出,虧損近6萬元。
Leaside的半獨立式住宅的售價比買入價低了14.5萬元。
而北約克Willowdale的獨立式住宅則虧損了68.3萬元。
這三處房產是八年前2017年買入的。

其中北約克這套獨立屋豪宅是在2017年3月以330.8萬購入,8年後在上月以262.5萬割肉拋售,血虧58萬,相當慘烈。
文章來源:
https://www.thestar.com/real-estate/number-of-toronto-homes-sold-at-a-loss-has-surged-to-7-per-cent-of/article_3e7fbeaa-8eb7-4f96-91e9-f8940c369175.html
重要通知!!
超級生活啟用新公眾號!
你可能還沒關注!
點下方進新號關注,不錯過加拿大任何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