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
從《護寶尋蹤》到《給孩子的考古》——
會“挖土”的孩子 歷史地理開竅了
時 間:2025年6月25日(週三)8:00
嘉 賓:許宏
考古學者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袁希
科教博主
點選“預約”,即可收到開播提醒
內容提要
每個學考古的人,大概都難以抵擋田野考古的魅力。而對於學科之外的大眾而言,田野考古更是籠罩著一層神秘面紗。
電視劇《護寶尋蹤》以陝西關中平原為背景,講述了兩代考古、文物保護工作者與文物犯罪團伙之間近20年的博弈。劇集播出後,網上對劇中考古工作者的形象評價呈兩極化趨勢:有人認可演員對考古工作者的群眾工作難度的真實刻畫,也有人直言領隊與學生的專業表現缺乏說服力。

2015年秋冬,考古人許宏在二里頭墓葬發掘現場
圍繞考古隊員的討論背後,折射出大眾對真實的考古工作的好奇:現實中考古工作者究竟會面臨哪些具體挑戰?在田野發掘或考古研究過程中,應關注哪些重要問題?洛陽鏟為什麼被稱為“考古神器”?

二里頭綠松石龍首
作為二里頭遺址考古隊的第三任隊長,許宏深耕田野考古二十餘年,曾出版《最早的中國》《何以中國》等面向大眾的考古著作。在《給孩子的考古》中,他以更加深入淺出的方式向孩子耐心回答考古是什麼,考古人如何破解歷史真相,為何洛陽盆地成為“最早中國”的誕生地,最早中國二里頭的十大“之最”有哪些,等等。
6月25日(週三)早8點,考古學家、《給孩子的考古》作者許宏與科教博主袁希將做客影片號“藝圓藝術”直播間,圍繞新書展開對談。
嘉賓簡介

許宏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早期城市、早期國家和早期文明的考古學研究。在二里頭擔任考古隊長二十年。著有《最早的中國》《何以中國》《大都無城》《東亞青銅潮》《發現與推理》《三星堆之惑》《城的中國史》《給孩子的考古》等著作十餘種,被譯成英語、俄語、德語、韓語等多種語言。
線上觀看渠道
點選“預約”,即可收到開播提醒
相關推薦
1.
《給孩子的考古》

許宏 著
活字文化 策劃
中信出版社 出版
出版時間:2025年3月
考古,在許多人眼裡,神秘而陌生,有如霧裡看花。不少人提起考古,浮現在腦海的是與考古風馬牛不相及的《盜墓筆記》《鬼吹燈》等懸疑探險類小說。瞭解多一些的,大多也止於央視“探索· 發現”頻道等的紀錄片敘事。近年來,網路上對三星堆遺址等重要考古遺址的解讀也五花八門,更使讀者摸不清門道。 考古這門學科究竟是幹什麼的?它又是怎麼來的?考古有什麼用,能解決什麼問題?考古是如何來解讀撲朔迷離的無字書的?在人類的知識寶庫中,哪些資訊是考古人奉獻的?作為人類,作為中國人,我們是誰?“中國”又是怎麼來的?眾多考古發現的背後,還有哪些待解之謎有待破譯?…… 本書就試圖解答這些問題,和讀者一同走進考古的世界,與讀者分享考古的發現之美和思辨之美。
2.
許宏的考古課:
從智人到國家的文明重構

《許宏的硬核考古課》已上線b站
長按上圖,識別圖中二維碼,試看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