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是一門殘酷的學問,新的考古發現在時時地完善、訂正,甚至顛覆我們既有的認知。儘管我們永遠也無法獲知當時的真相,但仍然懷著最大限度迫近真相的執著。那麼,就讓我帶你走進考古的世界,看看考古人是如何探知上古中國先民乃至整個人類艱辛而輝煌的偉大曆程的。
——許宏《給孩子的考古》開篇的話

1

活動資訊
許宏,考古學家,作家。1999-2019 年擔任河南偃師二里頭考古工作隊隊長。從事中國早期城市、早期國家和早期文明的考古學研究,以及考古學知識普及寫作,是公眾考古學的倡導者和踐行者。
2025年,考古人許宏站上了另一方講臺,那就是名為“給孩子”系列的人文通識讀本。
面對青少年讀者,許宏的科普新作《給孩子的考古》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用孩子們聽得懂的語言,帶他們走進考古世界。
考古究竟是什麼,考古人如何破解歷史真相,考古學能夠解釋什麼以及不能解釋什麼。在《給孩子的考古》中,許宏試圖解答上述問題,與讀者分享考古的發現之美和思辨之美。
4月24日19:00,考古人許宏與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張良仁將做客直播間,分享身邊的考古學,點燃孩子們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活動時間及觀看方式:
4月24日(週四)19:00抖音搜尋“考古人許宏”直播間,鎖定直播
活動嘉賓

許宏
1963年出生,遼寧蓋州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從事中國早期城市、早期國家和早期文明的考古學研究,在二里頭擔任考古隊長二十年,參與主編考古報告《二里頭(1999-2006)》。著有《最早的中國》《何以中國》《大都無城》《東亞青銅潮》《發現與推理》《三星堆之惑》《城的中國史》《給孩子的考古》等著作十餘種,被譯成英語、俄語、德語、韓語等多種語言。

張良仁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伊聯合考古隊中方領隊、中俄聯合考古隊中方領隊,主要從事中國西北和外國西亞地區的考古。出版專著《東學西問》,參與編寫《中國考古學·兩週卷》,參與翻譯審校《宗子維城》。

2

活動資訊
本次活動我們邀請到本書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許宏教授,與國家博物館講解員、科普作家河森堡老師一同做客全國新書首發中心展開對談。
一位是在考古學界辛勤耕耘數十年,在嚴肅的學術研究與生動的公眾科普之間不斷穿越的學者;一位是擅長用“高解析度的細節”講故事,讓知識更加深入人心的明星講解員,兩位會碰撞出怎樣的思維火花?讓我們一同期待!


首發折扣:
活動當天線下到活動現場購買許宏新書《給孩子的考古》,即享75折優惠。
*4月首發月榜期間購買均享75折優惠

活動時間及地點:
深圳書城中心城:4月26日(週六)15:00,深圳書城中心城南區大臺階(深圳市福田區福中一路2014號)

活動注意事項:
1.入場方式:憑活動現場購買的許宏《給孩子的考古》或購買該新書的深圳書城小票,於14:00在活動入口處兌換入場券,根據工作人員的指示入場就座,座位有限(限250位),先到先得。內場座位僅保留至14:50,逾期未入座將向外場讀者開放。
2.本場活動不單獨合照、不TO籤,只籤售作者正版圖書,海報、本子和明信片不作簽名。現場根據工作人員指引依序進行籤售。
注:河森堡不參與籤售環節。
首發
預告
《給孩子的考古》
新書首發暨讀者見面會
2025.04.26/
全國新書首發中心

線上直播
點選“預約”,即可收到開播提醒
活動嘉賓



首發嘉賓:
許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從事中國早期城市、早期國家和早期文明的考古學研究。在二里頭擔任考古隊長二十年。著有《最早的中國》《何以中國》《大都無城》《東亞青銅潮》《發現與推理》《三星堆之惑》《城的中國史》《給孩子的考古》等著作十餘種,被譯成英語、俄語、德語、韓語等多種語言。
河森堡 (科普作家)
科普博主、科普作家。曾任中國國家博物館講解員,2016年6月起,以網名“河森堡”在知乎網站上發表科普類文章。2016年11月,以“河森堡”的身份參加綜藝節目《一站到底》,2017年,因《進擊的智人》的人類學演講,成為了網路紅人。2022年1月14日,以導師身份參加綜藝節目《最強大腦第九季》。代表著作科普書《進擊的智人》《教授與年輕人》,發表的科普文章有《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風中的王朝:青銅、甲骨、活人祭》《從北京郊區的食人魔說起》《我在國家博物館的這五年》,音訊節目《了不起的博物館一二季》《404情緒博物館》等。演講領域包括文物科普和人類考古及自然科學科普。

新書簡介:

許宏/著
活字文化 策劃
中信出版社 出版
2025年3月
《給孩子的考古》是考古學家許宏專為孩子創作的一本考古學通識讀物。
不少人提起考古,浮現在腦海的是與考古風馬牛不相及的《盜墓筆記》《鬼吹燈》等懸疑探險類小說。網路上對重要考古遺址的解讀五花八門,更使讀者摸不清門道。
作者許宏從以下問題切入考古這門古老而神秘的學科,包括:考古這門學科,究竟是幹什麼的?它又是怎麼來的?考古有什麼用,能解決什麼問題?進而,考古是如何來解讀撲朔迷離的無字地書的?在人類的知識寶庫中,哪些資訊是考古人奉獻的?作為人類的一員,作為中國人,我們是誰?“中國”又是怎麼來的?眾多考古發現的背後,還有哪些待解之謎有待破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