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基金業務前瞻丨第121期

監管動態
證監會:就《期貨市場程式化交易管理規定(試行)》公開徵求意見
【政策影響】近日,證監會發布《期貨市場程式化交易管理規定(試行)(徵求意見稿)》。《管理規定》主要包括七方面內容:一是明確程式化交易的定義和總體要求;二是明確程式化交易報告要求;三是加強系統接入管理;四是加強主機託管與席位管理;五是明確交易監測與風險管理要求;六是明確監督管理安排;七是明確對相關主體的適用安排。《管理規定》圍繞高頻交易開啟重點監管,在所有程式化交易者應報告資訊的基礎上,高頻交易者還應當報告交易策略型別及主要內容、最高報撤單頻率、單日最高報撤單筆數、伺服器所在地、技術系統測試報告、應急方案、風險控制措施等資訊。此外,高頻交易者報告的交易策略型別、最高報撤單頻率、單日最高報撤單筆數等資訊也將被期貨交易所重點核查;同時期貨交易所可以對高頻交易手續費實施差異化管理。
證券行業
天風證券:開展組織架構調整
【點評】近日,天風證券透過《關於公司組織架構調整的議案》,具體來看,《議案》一是將原金融科技中心更名為資訊科技與金融科技部,並提升為一級部門,提高公司的數字化競爭力;二是推進職能部門精簡與協同,促進黨務、行政與經營管理工作的高效協同,提升決策與執行效率;三是將財務中心進行架構細化,下設財務管理部、資金計劃部、財務核算部,同時資產託管部更名為結算託管部並調整為公司下設一級部門;四是將財富管理中心業務支援中心更名為業務管理中心,營銷管理部更名為零售客戶部,產品服務部更名為金融產品部,機構業務管理部更名為機構客戶部。
華泰證券:於豆包App上線股票智慧體
【點評】近期,華泰證券在豆包App正式上線股票智慧體——“華泰股市助手”,“華泰股市助手”具有市場標的深度分析、自定義指標篩股、金融百科問答等三大特色功能,上線後成為股票類使用者活躍量第一的智慧體。具備自動感知、決策和行動能力的AI智慧體被認為是連線模型與行業應用的一個重要方案,當前升級後的豆包大模型已快速滲透至各行業場景中,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認識到智慧體應用的潛力,除華泰證券外,國信證券、招商銀行等機構均在豆包App上線了智慧體。
招商證券:全面披露2025年的工作方向
【點評】近期,招商證券全面披露了2025年的工作方向。根據招商證券最新《投資者關係活動表》,招商證券在財富管理、機構業務等領域塑造了差異化競爭優勢,公司將積極把握行業趨勢和客戶需求,進一步強化客戶分層分類經營,運用好數字化營銷和管理工具,持續發揮公司整體協同作戰優勢,提供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具體來看,2025年招商證券將持續推進轉型變革,不斷增強長期發展動能:一是深化財富管理轉型,為客戶提供優質的財富管理服務;二是積極打造一站式機構客戶服務體系,助力各類中長期資金入市;三是進一步推進現代投行建設,圍繞國家科技創新戰略,不斷提升服務科技型企業的綜合能力;四是繼續提升“大而穩”投資能力,積極把握市場機遇,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同時,招商證券在成本管理、風險管理等方面具有較大優勢,公司將進一步加強精益管理,繼續保持高質量發展態勢。
基金行業
債券型基金在全年新發基金份額佔比超七成
【點評】根據最新資料,2024年,全市場公募基金規模達到31.91萬億元,數量為12358只。從產品結構來看,債券型基金近年來規模穩步上升,2024年達到10.39萬億元,僅次於貨幣型基金的13.03萬億元,成為公募基金第二大基金型別。從產品發行來看,債券型基金2024年發行份額達到8195.65份,佔全年新發基金份額的70.56%,顯示了債券型基金在市場上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債券型基金長期配置價值仍然顯著。
近一月指數型基金收益表現整體較好
【點評】根據wind資料,2024年12月指數型基金收益表現整體較好,股票型基金上漲0.66%,其中增強指數基金平均收益達1.67%,在股票型基金中平均收益率最高;債券類基金方面,增強指數型債券基金平均收益最高,達2.14%。從整體收益情況來看,12月62.21%的股票型基金、64.88%的混合型基金、97.13%的債券型基金、99.73%的貨幣市場型基金和91.45%的FOF基金取得正收益,其中100%的增強指數型債券基金取得正收益。從近一年業績來看,股票型基金近一年收益達到11.26%,其中被動型指數基金及增強型指數基金近一年收益均超過12%。指數基金相對亮眼的平均收益得益於當前的產品結構,目前全市場最多基金跟蹤的標的指數為滬深300,多達106只基金跟蹤該指數,年度平均收益為16.29%;中證500、創業板指數等較多產品追蹤的寬基指數2024年以來普遍獲得正收益。
百億私募管理人數量同比減少15家
【點評】截至2024年12月底,管理規模超過百億的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人有89家,相比2023年底的104家減少15家;百億量化私募管理人共33家,與2023年底相比未發生變化。目前規模超過500億元的量化私募已不足5家,衍復、九坤、明汯、幻方等機構是當前市場上管理規模最高的量化私募。2024年,在百億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人中,量化私募管理人和其在管基金數量佔比均有提升,分別增長4.37%、6.2%。隨著A股市場逐步回暖,數家百億量化私募管理人積極採取多種措施佈局市場,包括開放申購額度、加大自購、擴充產品線等。
境外動態
IG集團:收購英國網際網路券商Freetrade
【主要內容】近日,富時250指數上市公司IG集團宣佈斥資1.89億歐元收購英國網際網路券商Freetrade,交易流程預計2025年年中完成。Freetrade成立於2018年,總部位於倫敦,致力於新晉投資者提供免佣金的移動券商服務,給Hargreaves Lansdown等老牌公司帶來了不小的挑戰。目前,Freetrade共擁有72萬用戶,資產管理規模29億歐元,平臺估值2.66億歐元,並在2024年上半年獲得了調整後的營業利潤10.7萬歐元。值得注意的是,Freetrade曾透過Crowdcube平臺為平臺眾籌融資了近3500萬歐元,而這些投資者也將因本次收購交易獲得相應的投資退出回報。
渣打銀行:推出碳市場盡職調查創企Qatalyst
【主要內容】近日,渣打銀行旗下金融科技投資和孵化機構SC Ventures宣佈,將與法國跨國公用事業公司Engie集團的創業工作室合作推出碳金融市場盡職調查平臺Qatalyst。藉助上述兩家機構的市場經驗和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Qatalyst希望幫助使用者簡化碳減排專案的識別、盡職調查和監督過程,最佳化檔案管理、資訊交流和決策制定。對於SC Ventures的初創企業團隊來說,2025年的1月格外繁忙。就在不久前,這家機構剛剛推出了面向亞太地區中小型企業的發票和賬單平臺Labamu。
紐約金融服務局:與英格蘭銀行開展數字資產監管交流活動
【主要內容】1月13日,紐約州金融監管局(NYDFS)宣佈將與英格蘭銀行建立資源共享夥伴關係,藉助跨大西洋監管交流(Transatlantic Regulatory Exchange,簡稱TRE)進行員工借調交換,從而實現更大程度的專業知識和資源共享。據悉,首次TRE借調將於下月開始,NYDFS和英格蘭銀行將交換在新興支付和數字資產領域擁有專業知識的高階職員。為期六個月的借調職位對具有數字支付、分散式賬本技術、虛擬貨幣或數字資產背景的DFS內部候選人開放。經雙方監管機構同意,借調期最長可延長至一年。
深入分析詳見內參版,如需訂閱,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聲 明
本報告由華銳研究所提供,所載內容反映的是截至報告發表日的判斷,如所載內容出現變動,我們將及時補充、修訂或更新內容及觀點。本報告版權屬於華銳研究所,如需引用本文,請明確註明引自華銳研究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