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動態
證監會:修訂釋出《香港互認基金管理規定》
【政策影響】近日,證監會修訂釋出《香港互認基金管理規定》,新規將自2025年1月1日起實施。《管理規定》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了最佳化:一是適度放寬互認基金客地銷售比例限制,現行監管規則要求,香港互認基金客地銷售規模應不高於基金總資產50%,此次修訂將互認基金客地銷售比例限制由50%放寬至80%;二是適當放鬆互認基金投資管理職能的轉授權限制,本次修訂允許互認基金投資管理職能轉授予集團內海外關聯機構,同時為保護投資者利益,要求獲授權機構所在地限於已與中國證監會簽署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並保持有效監管合作關係的國家或地區;三是為進一步拓展互認基金範圍預留空間。在現有規則規定的常規股票型、混合型、債券型、指數型等互認基金產品型別基礎上,增加了“證監會認可的其他基金型別”。此次互認規則修訂釋出有助於進一步提高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廣度深度,滿足兩地投資者跨境理財需求。
證券行業
招商證券:釋出“招證企航”綜合金融服務品牌
【點評】12月17日,招商證券正式釋出“招證企航”綜合金融服務品牌。該品牌充分發揮招商證券全功能業務平臺優勢,結合招商系豐富產業資源,打造涵蓋經紀、投行、投資、研究諮詢、資產盤活等五大核心維度的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方案,以“1+1+N”展業隊形精準響應企業客戶需求,致力於為企業提供“萌芽、成長、擴張、成熟”全生命週期陪伴式服務。目前,招商證券已成功服務企業客戶超25000家,企業客戶資產託管規模逾20000億元。未來招商證券將繼續依託“招證企航”綜合金融服務品牌,積極探索貼合市場動態和企業需求的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具體來看:一是依託大資料打造精準企業客戶畫像體系,並結合研究優勢,為企業客戶推薦優質特色產品,賦能企業財富管理服務;二是憑藉對上市公司市值痛點、難點與要點的深刻理解,構建涵蓋股權激勵、股份回購、特殊方式委託交易、特定股份合規管理等多元服務的股份管理平臺,全面提升上市公司股東服務體驗與服務效能;三是發揮招證專長,開發“機智”平臺,為客戶定製專業投研服務,賦能投資決策。
國聯證券、民生證券:併購重組方案正式過會
【點評】12月17日,“國聯+民生”併購重組方案已正式過會。民生證券與國聯集團證券、投資等業務高度互補,投行是民生證券的優勢業務,因此投行業務的整合也是國聯+民生的重頭戲。從方案來看:合併後,作為國聯證券的投行子公司華英證券將與民生證券投行業務整合,變更成立保薦子公司;財富及零售經紀業務等則成立財富子公司,資管業務或也將由國聯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獨立開展業務;研究業務、自營業務等將在母公司主體下展業。在相關政策及行業發展驅動下,行業併購整合提速,目前已有六組正在進行的併購組合。在合併重組過程中,證券公司面臨著業務整合、人員整合、文化整合等挑戰,為打造高質量、高效率的併購重組,證券經營機構在規模擴張的同時,應該根據監管要求,進一步梳理自身的業務結構,突出自身的功能性作用,精心籌劃和妥善處理合併後公司的組織架構、人才團隊、業務流程及風險管理體系建設。
長江證券:釋出投顧品牌“長江弘”
【點評】12月5日,長江證券推出投顧品牌“長江弘”,新品牌圍繞人才、產品及服務三大核心打造專業能力、陪伴價值與標準服務,共同助力客戶明晰投資方向,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人才體系方面,長江證券目前已形成了“三級四類”投顧人才培養體系,透過專業背景、從業履歷、技能專長細分人才梯隊,併為其提供各類投研與營銷資源,投顧可以在三級體系中提升自我,逐級進階。產品體系方面,長江證券結合市場趨勢與客戶需求變化,打造了由兩大業務方向、八類特色產品組成的“2+8”產品體系,以滿足不同客戶的多樣化需求;其中主動型投顧方向,以專業人工投顧為主,向客戶提供投資建議的服務;被動型投顧方向,基於軟體、工具或智慧策略,為客戶提供參考指標或策略模型,由客戶自行根據這些資訊作出投資決策的輔助服務。服務平臺方面,長江證券已構建了由“財富管理平臺”作為中樞,長江e號APP、“長投常顧”直播專欄、長江證券企業微信作為服務平臺的“1+3”平臺體系,為客戶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體驗;透過“1+3”平臺體系,長江證券目前已經服務客戶超20萬人,服務資產超800億元。
基金行業
12月公募基金新發規模已破千億
【點評】根據最新資料,截至12月20日,12月以來新基金共成立60只,募集規模為1056.37億元;今年以來共成立1053只基金,募集規模為10973億元。近期公募基金髮行提速,僅12月20日就有4只基金公告成立,募集規模合計近百億元。從12月新成立基金型別來看,債券型基金依然是主力,23只債券型基金規模合計為943億元,其中13只債券基金募集規模超過50億元;權益類基金主要以中證A500指數相關產品為主,其中匯添富中證A500ETF聯接基金、國泰君安中證A500指數增強基金募集規模均超過20億元。
年內超1400傢俬募管理人登出
【點評】截至12月3日,2024年以來已有1407傢俬募基金管理人登出,登出原因包括被協會登出、主動登出以及依公告登出等,從登出機構型別方面看,包括477傢俬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880傢俬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49家其他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以及1傢俬募資產配置類管理人。11月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人登出了66家,主動登出佔59%,較上月大幅減少,協會登出(27.2%)較上月有所提升,另外依次為12月無在管登出(10.6%)、依公告登出(3%)。自2023年1月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人大批次登出760家以來,每月均有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人登出,今年協會進一步加強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經營異常自律管理,今年以來累計登出數量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
多隻債券ETF規模創歷史新高
【點評】近期伴隨資金積極湧入債券型ETF,已有海富通上證城投債ETF、博時中證可轉債及可交換債券ETF等多隻債券型ETF規模創下歷史新高。根據Wind資料,截至12月23日,海富通上證城投債ETF今年以來份額增加10.47億份至13.37億份,規模增長超100億元,最新規模達138.10億元,創歷史新高。此外,博時中證可轉債及可交換債券ETF最新規模為378.55億元, 11月以來,該產品的規模增長約60億元。近兩年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偏好配置風險等級相對較低的債基,推動了債券ETF規模持續擴大,同時債券ETF憑藉投資門檻較低、操作簡便較為突出等屬性,成為投資者投資佈局的重要工具。
境外動態
【主要內容】近日,高盛集團面向私人財富客戶推出家族理財辦公室平臺,為其提供靈活性、選擇性和簡單性。該平臺整合了Ayco公司和私人財富管理(PWM)家族辦公室產品,利用了數十年來提供顧問主導的外包家族辦公室的經驗,提供單點服務或顧問主導的整體解決方案,旨在滿足目標客戶的需求和偏好。當前客戶對根據其特定需求定製的更廣泛服務的偏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客戶希望進行全面的財富管理,以及隨著需求的變化靈活利用不同服務的能力。新增強的高盛家族辦公室將為客戶提供全面、可定製的財富管理方法。
英國金管局:提議設立新交易系統以鼓勵投資私營公司
【主要內容】12月17日,英國金融監管委員會(FCA)提議設立一個全新的“私人間歇證券和資本交易系統”(Private Intermittent Securities and Capital Exchange System,簡稱PISCES),為投資者參股私營公司提供更多機會,多元化投資回報渠道。此前,FCA曾出臺一系列舉措改革市場機制,包括1)改革招股說明書制度,使公司在英國融資更便宜、更容易;2給予資產管理公司更大的自由度,讓他們可以自由選擇如何支付投資研究費用,並提出擴大這種靈活性的建議;3)開放“數字證券沙盒”,允許公司測試交易和結算資產的創新技術;4)制定加密貨幣監管路線圖等。未來,FCA將與市場參與者、行業領導者、貿易機構和平臺運營商合作,制定一個相稱的監管框架,支援增長,促進創新。
深入分析詳見內參版,如需訂閱,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