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仲
裁裁決的質量直接影響當事人對仲裁程式的信任和結果的接受度。在國際仲裁實踐中,如何確保裁決既符合法律要求,又具有可執行性,是國際仲裁機構關注的核心問題。國際商會(ICC)獨特的核閱機制在提升裁決質量、保障仲裁權威性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ICC國際仲裁院早在1927年仲裁規則中便引入了核閱機制。在百年的發展過程中,仲裁規則經歷了14次修訂,但核閱制度始終得以保留。
核閱的意義
核閱是確保仲裁裁決獲得承認和執行的保障機制。承認和執行是國際仲裁的基石,確保裁決結果具有實際法律效力並能跨越國界得以執行是國際仲裁的最重要吸引力所在。
仲裁的特點是“一裁終局”,這在效率上明顯優於訴訟程式。不過,這一特點也令當事人有所顧忌,比如擔憂裁決結果不公正、害怕仲裁裁決不被執行、擔心仲裁員或仲裁機構有偏袒等。國際仲裁中的法律費用和時間成本遠高於境內仲裁,因此仲裁裁決被撤銷或無法執行等後果更令人難以承受。

黃志瑾
國際商會
爭議解決北亞地區主任兼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
高質量的仲裁裁決書,不僅是仲裁裁決執行力的保障,亦是仲裁機構專業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體現,最終影響的是當事人選擇仲裁作為爭議解決手段的信心。在仲裁庭完成裁決書草稿之後、正式下達裁決書之前,由“外腦”助力,從仲裁庭成員之外的“第三人”視角,更易於幫助裁決書起草者發現其由於思維定式或者認知疲勞等導致的錯誤。當這一程式被固定下來時,就逐步完善為“核閱制度”。
平衡當事人意思自治
核閱機制表面上體現為仲裁機構對仲裁庭裁決的審查,背後所涉及的核心問題則是仲裁庭權力來源的理論基礎。作為一種爭議解決機制,仲裁的本質是合同的產物,其權力直接且核心地來源於當事人之間的仲裁協議,體現了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則。仲裁機構如何在裁決核閱過程中平衡仲裁庭的獨立性與機構的監督職能,成為核閱機制設計中極具挑戰性的關鍵議題。
首先,核閱並非對當事人意思自治的破壞。以ICC為例,其核閱程式屬強制性。《ICC仲裁規則》第34條規定,“裁決書形式未經仲裁院批准,仲裁庭不得作出裁決”,即當仲裁協議約定排除適用ICC核閱程式時,ICC有權拒絕管理該案件。ICC拒絕管理此類案件的權利也透過三星訴奇夢達案得到了法國法院的支援。
其次,核閱制度的設計需要兼顧仲裁庭的權力邊界與仲裁機構職責的合理界定,以確保仲裁的效率、公正與權威性。基於上述考慮,由誰進行核閱、對仲裁裁決的什麼內容進行核閱,以及核閱的性質是什麼就成為三個必須回答的問題。
核閱的主體和內容
ICC的核閱共有三個層級,旨在保障程式上的完整性、主體上的廣泛性和內容上的全面性。仲裁庭將其所做的仲裁裁決草稿提交到秘書處,分管本案的秘書處顧問會對草稿進行核閱,然後提交到秘書處的管理層,最後提交到仲裁院進行核閱。
尤其是,在仲裁院委員核閱階段,核閱主體並非是仲裁機構的工作人員,而是來自全球120餘個司法管轄區的200名具有法律職業背景的頂尖專業人士。他們在仲裁庭裁決的核閱中,提供了案涉仲裁地、適用法所在地的司法管轄區的法律經驗。

張然
國際商會一帶一路委員會副主席
海隆石油工業集團法務總監
核閱可以針對程式性事項和實體性事項。但是,針對實體性事項的裁決部分,核閱只能提出意見而不能直接修改,而程式性事項則可以直接修改。這是因為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則不能被核閱突破。所以核閱的主體只能針對實體問題提出意見,而不能越俎代庖地代替仲裁庭作出裁決。
核閱關注的主要方面在於:
-
是否超裁或漏裁。ICC仲裁院透過預先批准“審理範圍書”的方式,確定仲裁庭須進行裁決的當事人爭議範疇,並確保仲裁請求沒有被遺漏或超越,而可能導致後續追加、發還,甚至撤銷裁決書的後果; -
說服力。裁決書的說理,關鍵是看原因部分是否能夠有邏輯地認定與分析事實,再根據這些事實恰當地適用有關的法律; -
肯定性。裁決書的內容必須是肯定的,從具有平均和普通智力的讀者角度來看,其內容應不存在前後矛盾、不合理或含糊的地方; -
終局性。最後裁決書最重要的一點莫過於看雙方提交的所有爭議是否已經做出了“一事不能再審(res judicata)”的裁決;及 -
裁決書的可執行性。
核閱的結果與效率
核閱產生三類結果:透過、不透過和附意見。2023年,在提交給ICC仲裁院核閱的裁決草稿中,8.01%未獲得透過,98.5%以“附意見”的方式透過。鮮有無意見透過的情況。
自2021年開始可以透過線上會議的方式進行核閱後,每次參與核閱的委員人數變多。此年前委員只能從ICC六個全球辦公室(巴黎、香港、新加坡、紐約、阿布扎比、聖保羅)接入專線網路參與核閱,而現在的核閱會議已經發展成每週一次,經常會有多達30位委員參與。由於參與人更多,沒有意見的情況則更加少見了。
在正義的理論中,平等和效率是兩個核心概念。核閱程式在有效提高仲裁裁決質量的同時,也帶來了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下達時間的延長和增加仲裁費用的擔憂。
ICC仲裁院自秘書處收到仲裁庭裁決草稿起二到三週內可以向仲裁庭反饋核閱意見。隨後,仲裁庭通常在一週之內提交完善後的裁決草稿。如該草稿被批准,裁決書將在隨後的幾天通知當事人。另外,效率問題不僅受仲裁庭和仲裁機構的控制,如果當事人沒有及時支付仲裁預付金,核閱程式可能會暫停進行,進而影響仲裁的程序。
如果在效率問題上,確實是因核閱程式而非案件本身的原因造成延誤,仲裁院將減少收取仲裁院的案件管理費,並對仲裁院的收費予以扣減。
保密性
仲裁的保密性作為原則性特徵也需得到充分尊重。核閱過程是保密的,當事方在核閱期間不被納入其中。
ICC的核閱會議每次核閱三至十件案件。秘書處會嚴格地對每一位參加核閱會議的委員進行利衝檢查,並在會議中要求在下一個案件中有利衝的委員離席。所以在核閱會議中,尤其是人數眾多的會議召開時,經常會看到有些國際大所的律師頻繁出入會議室,也是頗有趣的場面。
作者 | 國際商會爭議解決北亞地區主任兼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黃志瑾,國際商會一帶一路委員會副主席、海隆石油工業集團法務總監張然。國際商會上海代表處實習生劉聞濤對本文亦有貢獻
本文刊載於《商法》2024年12月/2025年1月雙月刊《宏圖遠志》主題報告。如欲閱讀電子版,歡迎瀏覽《商法》官網。
本系列文章以機構英文簡稱字母順序排列
系列回顧







長按掃碼關注我們
為了讓您第一時間獲取專業法律資源
請常點“在看”
並將“CBLJ 商法”設為星標


閱讀原文檢視更多商法專題的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