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卓見|匯智聚能,北京致力打造國際仲裁中心

高效、可觀成本效益、保密性、一裁終局……仲裁的諸多裨益之處已無需累述。但對於著筆撰寫本系列文章的七家中國法律市場領先仲裁機構而言,僅僅依靠仲裁的自身優勢已不足以實現其更宏達的願景。這些仲裁機構的使命不止是與彼此競爭市場份額,亦在於全力推動國際仲裁持續發展,特別是讓在中國進行國際仲裁成為可行且受歡迎的爭議解決路徑,以滿足全球使用者的需求。本獨家專題系列中,該等領先機構分享了助其長久立足行業前沿的專業優勢與核心理念

際仲裁中心是對特定區域以國際仲裁與爭端解決為特色的宏觀業態描述,其以匯聚爭端解決領域的高階人才、豐富活動和知名機構,並提供保障和促進該業態可持續發展的執行機制、服務設施和制度環境等為目標。
國際仲裁中心的核心價值是透過對貿易、投資,乃至疆界、能源等國際爭端解決領域不同資源的匯聚,搭建國際規則制定、完善和適用的“平臺”;透過爭議解決過程積累全球治理的人才、規則與經驗,提升中心所在地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
作為連線世界各地商業活動的橋樑,國際仲裁中心代表和營造的是國際化、法治化、市場化的營商環境,並正以其全球化的服務能力和基礎設施,成為促進國際經貿交往的重要平臺和國際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指徵。
階段性成果
北京定位於建設“服務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與國際交往中心的國際商事仲裁中心”,近兩年累計出臺並落實了22類57項仲裁體制機制建設相關的具體任務。
基礎設施保障方面,北京國際爭議解決發展中心(BIDRC)作為中心發展依託的平臺機制,於2024年8月正式成立。
法律制度建設方面,北京透過制定地方立法,為國際仲裁中心建設提供製度支撐與法律保障。《北京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建設條例(草案)》已於2024年9月公開徵求意見,並於11月提請北京市第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進行了第一次審議。
仲裁機構建設方面,北京仲裁委員會/北京國際仲裁中心(下稱“北仲”)於2023年完成改革換屆,建立了國際化的委員會和現代化的法人治理機制,並於2024年將名稱正式變更為“北京仲裁委員會/北京國際仲裁院”,以配合國際仲裁中心建設,進一步打造“仲裁在北京”的國際化品牌。
在吸引國際爭議解決資源聚集方面,亞太區域仲裁組織(APRAG)第八屆大會在京召開並選舉北仲作為輪值主席單位,國際仲裁最新發展(WAU)大會等一系列具有國際仲裁影響力的活動在京舉辦,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北京代表處亦在京揭牌。在京機構管理的國際仲裁案件數量和標的持續增長且涉及的國家和法域越來越多樣化,彰顯了北京仲裁國際化發展的活力。
核心要素
先進的仲裁法律制度和友好的司法環境支援是中心建設的重要基礎保障。公正開明的司法環境為仲裁行業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北京因具備首都的特殊優勢,得到了從國家到地方立法、司法、執法機關的高度支援,有近70年的現代國際仲裁經驗積累,具備吸納國內外先進仲裁法律制度和國際仲裁優秀經驗的深厚底蘊。
2024年,北仲仲裁庭就一起國際案件作出的臨時措施決定得到北京法院的承認與執行,創造“首案”經驗,體現出北京對仲裁的司法支援。這為中心和地方立法探索積累了重要經驗,是司法賦能中心建設的直接體現。
優質法律服務資源是北京中心建設的有力後盾。據公開資訊,截至目前,在京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已達252家,涉外律師4000餘人,約佔全國涉外律師33%,國際企業和涉外法律服務資源豐富。包括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下簡稱“貿仲”)、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下稱“海仲”)、北仲在內的在京商事仲裁機構於2023年共辦結涉外仲裁案件978件,標的額達到592.9億元。近五年來三家機構涉外案件數量、標的平均佔比在全國分別達30%和50%,形成集聚效應,並轉化為國際聲譽與競爭力。2021年,北京在全球最受歡迎仲裁地排名中與紐約並列第六。
姜麗麗
北京仲裁委員會/北京國際仲裁院
秘書長
一流仲裁機構是北京中心建設的動力引擎。仲裁機構透過自身的國際化發展,最大限度推動中心建設程序。首先,一流仲裁機構不斷改革創新,探索與國際接軌的仲裁規則和最佳實踐,既可以為仲裁製度的完善提供經驗參考,也可以引領、最佳化仲裁行業生態格局,提高仲裁質效和公信力,更好地服務於國內外市場主體,推動中心建設與仲裁事業的整體發展。如北仲仲裁規則歷次修訂均對標國際仲裁先進實踐,得以不斷積累國際化執行能力和服務經驗。
此外,一流仲裁機構是中心建設的重要成果和顯著標志,也是中心建設的關鍵路徑和核心追求。透過明確培育國際一流仲裁機構的目標,可以系統地指導和推動相關配套法律制度的完善、支援政策的制定,以及機構治理與發展的深入研究。
矚目新平臺
BIDRC作為北京建設國際仲裁中心的實體平臺和運維主體,承擔著全面支援保障中心建設的重要職能,是中心建設的重要基礎設施。BIDRC旨在面向全球為國際爭議解決需求提供專業配套服務,實質助力建設國際友好營商環境。
如同Maxwell Chambers之於新加坡、國際爭議解決中心(IDRC)之於倫敦,BIDRC將對推動北京仲裁法律服務生態的發展、培養國際爭議解決人才、提升國際公信力都起到關鍵作用。貿仲、海仲、北仲作為共同發起BIDRC的副理事長單位,是國際爭議解決生態圈的重要支撐。目前,多家國際爭議解決機構及法律服務機構都在與BIDRC積極溝通中。
BIDRC將以“仲裁員之家”“國際仲裁會客廳”“國際共享庭審中心”“全鏈條商事爭議解決機制”“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基地”等功能性專業性服務板塊,為境內外商事主體、爭議解決機構、法律服務機構、爭議解決高階人才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與保障。
作者 | 北京仲裁委員會/北京國際仲裁院秘書長姜麗麗
本文刊載於《商法》2025年2月刊《宏圖遠志》主題報告。如欲閱讀電子版,歡迎瀏覽《商法》官網。
本系列文章以機構英文簡稱字母順序排列
往期專欄精選
長按掃碼關注我們

為了讓您第一時間獲取專業法律資源

請常點“在看”
並將CBLJ 商法設為星標
閱讀原文檢視更多商法專題的相關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