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經濟增長(1)—聊聊過去10年的世界經濟

文/老C
經濟增長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是一條艱難的跋涉之路。經濟停滯不增長才是常態。過去10年大部分國家並沒有什麼經濟增長。
1、
這段時間,經濟不太好,
狂飆突進的網際網路公司增長也慢了下來。
生活在中國的人們,總覺得增長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工資每年應該漲,房價永遠漲,GDP每年都要漲,低於5%就覺得出了大問題。
實際上,經濟增長並不是理所當然的。
從時間上,人類歷史上大部分時間經濟增長率都微乎其微。
1000年前,1021年中國是在北宋年間。應該是宋真宗在皇位上,那時候中國人口已經過億。
如果以每年2%的經濟增長率,增長1000年。經濟會是北宋期間的多少倍?
答案是3.98億倍。即使只有2%的增長率,增長1000年。複利的威力是讓人難以想象的。
即使經濟增長率只有1%,增長1000年,也有2.1萬倍。
今天我們的經濟有北宋年間的多少倍呢?肯定沒有2.1萬倍。英國經濟學家安格斯·麥迪遜(Angus Maddison)做了一個估算曆史GDP的研究。認為北宋年間中國的人均GDP差不多相當於400多美元。
今天,我們的GDP15萬億美元,GDP總量,漲了300多倍,人均漲了20多倍。按這個數字,GDP總量增長,年均0.6%。人均GDP年均增長0.3%。然而,中國人均GDP的有意義的增長都在1949年建國以後,根據麥迪遜的測算,1950年中國的人均GDP和北宋年間也沒啥大差別。
歐洲也是在十九世紀後才開始經濟的快速增長。
今天的時代,其實增長也不是一個理所當然的事情。大部分國家同樣沒有什麼經濟增長。
2、
今天的世界,美國2020年GDP總量20.9萬億美元,世界第一。中國14.7萬億美元(世界銀行資料),世界第二。我們關注的目光,總是集中在美國身上。中美兩國之外的世界,往往被中國人所忽視。我們沒有注意到,最近十年,中美兩國之外的世界經濟的增長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除了少數幾個國家之外,整個世界,都陷入了經濟零增長的泥潭之中。
二十一世紀頭一個十年,是個看上去充滿希望的十年。2000年到2010年,全球GDP幾乎翻了一倍(增長96%),從33.7萬億美元,增長到66.2萬億美元(名義價格,按市場匯率摺合成美元,下同)。世界名義GDP每年的增長率達到了7%。
2000-2010年,全球GDP增長(名義價格,摺合為美元)合計32.5萬億美元。其中,中國貢獻最多15.0%,美國貢獻14.6%,第3-10名分別是巴西、德國、法國、俄羅斯、印度、義大利、加拿大、西班牙。

這前十名裡面,有美國,有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這樣的歐洲國家,有中國、巴西、俄羅斯金磚四國中的三國。這32.5萬億美元的GDP增量,還是比較平均的分佈在很多國家裡面。前10名之外的國家,貢獻了41.3%的全球GDP增量。
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經濟增長卻和第一個十年截然不同。第二個十年,全球經濟從2010年的66.2萬億美元,增長到84.6萬億美元,只增長了18.4萬億美元。全球名義GDP增長從2010-20年的7%,下降到了2010-2020年的2.5%。
比全球經濟增長放慢更加糟糕的是,2010-2020年的經濟增長非常不平衡。全球GDP增長的18.4萬億美元中,中國貢獻8.6萬億美元,佔46.9%,美國貢獻5.9萬億美元,佔32.3%。中美之外的全部國家只貢獻了3.8萬億美元的增長,全球GDP增長接近80%集中在中美兩個國家。
2010-2020年,全球名義GDP增長率2.5%,中國9.2%,美國3.4%,而中美之外的國家的增長率只有0.8%。
2010-2020年,GDP增長貢獻前絕對值10名的國家是中國、美國、印度、韓國、德國、印尼、英國、孟加拉國、愛爾蘭、澳大利亞。前10名之外的國家只貢獻了4.5%的GDP增量。

2010年-2020年這十年,誰是世界經濟最大的贏家。可以說是中國,畢竟中國的GDP增長無論是增速還是絕對量都排名第一。
但我覺得,也許美國才是最大的贏家。2000-2010年,中國名義GDP(摺合美元)年均增長17.5%,2010-20年,下降到9.2%。而美國2000-2010年名義GDP年均增長3.9%,2010-2020年年均增長還能維持在3.4%。
美國幾乎是世界唯一的一個大型經濟體,在2010-2020年還能維持和2000-2010年類似的增長速度。

美國在2008年搞出了一個金融危機,把全世界拖入了增長泥潭。但美國最快走出了金融危機,成為2010-2020年這十年的全球最大贏家之一。
死道友不死貧道,有時候,也不得不佩服一下美國。美國確實是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
3、
在今天這個時點,我們看全世界的經濟,除了美國和中國等有限幾個國家之外,似乎都前途未卜。
我們先看之前的增長優等生東亞:
2020年,中國的人均GDP首次超過馬來西亞,昔日的亞洲四小虎,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和菲律賓的人均GDP已經都低於中國1998年,中國人均GDP超過印尼,2001年超過菲律賓,2011年超過泰國,2020年超過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這個亞洲四小虎的領跑者,2011年人均GDP就已經超過1萬美元(10399美元),那時中國的GDP只有5600美元。2020年,9年後,馬來西亞的人均GDP還是1萬美元(10402美元)。。印尼因為人口增加,GDP總量漲的還不錯,但人均GDP最近幾年也基本上原地踏步。泰國和菲律賓雖然有還有增長,增速也遠不如2000-10年這十年。
亞洲四小虎,沒有一個走出了中等收入陷阱。

我們再看看金磚四國。
2020年,另一個里程碑的事件,就是中國的人均GDP首次超過俄羅斯,這個昔日的蘇聯老大哥。
早在2008年,俄羅斯的人均GDP就突破了10000美元。那時中國只有3500美元。2013年,俄羅斯GDP達到1.6萬美元,中國只有7000美元。從2000-2010年,這十年俄羅斯的經濟增長的年均增長率高達19.6%,而中國只有17.5%。
然而,2013年以後,俄羅斯的經濟就掉頭向下,持續負增長。2020年,俄羅斯的人均GDP回到了10000美元,被中國超越。
巴西在2011年,人均GDP達到13000美元,隨後掉頭向下,2020年,只有6800美元。南非在2011年人均GDP達到8000美元,2013年,中國人均GDP才超過南非。到了2020年,南非人均GDP只有5000美元,只有中國的一半。
金磚四國,除了中國外,俄羅斯巴西南非,過去十年,GDP全部是負增長。金磚四國,一個是金,另外三個都變成了磚。

美國的最親密的盟友,世界經濟最發達的國家是G7。而G7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美國和G7剩下六個國家,就走出了完全不同的增長路徑。美國繼續人均上漲,屢創新高,人均GDP從4萬多美元,上漲到6萬多美元。
剩下G7六個國家就基本上是原地踏步,2008年是4萬多美元,2020年,還是4萬多美元。甚至義大利這樣的國家,已經跌到3萬多美元的區間。

2000-2010年,除了日本,G7剩下6個國家的經濟增長都不錯,都比美國高。
2010-2020年,美國變成一直獨秀,剩下6個國家都掉隊了,日本,義大利都是負增長。
無論歐洲還是日本,什麼招數都用過了,利率都變成負的了,還是無法扭轉經濟增長的頹勢。

4、
1900年的八國聯軍,是美英法德意奧俄日。今天除了俄羅斯,這些國家還是世界上最富裕,最強大的國家。人均GDP也排在世界前列。把當時屬於英國的加拿大,替換掉解體的奧匈帝國,當年的七國列強,就是現在的G7。
G7裡面,人均GDP最低的是義大利,大概在3萬美元出頭。
老牌強國之外,3000萬以上人口的國家,真正跨過中等收入陷阱,人均GDP達到G7標準,進入最發達國家行列的,我印象中只有一個國家,就是韓國。不出意外的話,韓國的人均GDP有望在2021年超過義大利。
我們可以想想,韓國為了做到今天的程度,發展了怎樣的一個產業規模。韓國的半導體、手機、汽車、造船、電器在全世界都有一席之地。
韓國在發展的同時,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人均GDP雖然高,但韓國人過得並不幸福,可以說是“內卷之王”。韓國出生率基本上算是全球倒數第一了。
趕超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對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尤其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
經濟增長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是一條艱難的跋涉之路。經濟停滯不增長才是常態。
我們經常會覺得美國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很拉,也會嘲笑美國的種種怪象。但是,美國在這個星球上,已經是遠超同儕的最牛的國家。美國搞出了08年金融危機,倒黴的卻是其他國家。
站在美國人的角度,除了美國以外,日德英法意加,G7剩下六個國家才是渣渣,10年經濟幾乎沒有任何增長,原地不動。
美國為什麼這麼牛,因為美國過去70年,都是全球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當之無愧的領導者。美元的儲備地位、全球教育、文化和潮流的領導者、多年積累的全球品牌,政治領域的統治地位,都是美國的本錢。舉個例子,美國網際網路的領先,和美國文化、教育、潮流在全球的統治地位,和英語在跨國交流中的支配地位,是分不開的。
美國積累下的老本,實在太深厚了。中國可是沒有這些老本的。
中國的經濟增長,未來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經濟增長率也可能會低於5%。但是,在過去二十年,中國已經創造了一個持續增長的奇蹟。未來,不管有什麼困難,GDP總量在10年內超過美國,應該會是一個大機率事件。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站在中國之外看中國,才能理解中國經濟走到今天,是怎樣的一種奇蹟。我們目前碰到的所謂經濟困難,對於其他國家來說,已經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
中國人均GDP要達到30000美元以上,成為G7這樣的發達國家,需要什麼樣的條件。下篇文章再聊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