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024年人均GDP又被這個鄰國超越

韓國政府於2月2日估算,韓國2024年每人平均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3.6萬美元以上,這一數值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去年10月釋出的預期值3.6132萬美元相似,高於IMF對日本(3.2859萬美元)每人平均GDP的預期。若今年經濟按照政府預期擴張,2025年每人平均GDP有望超過3.7萬美元。IMF預測韓國人均GDP將在2027年首次突破4萬美元。
這是韓國人均GDP自1980年開始有統計以來首次連續兩年超過日本。據悉,2023年,韓國人均名義國民生產總值(GDP)達到3.55萬美元,日本同期為3.38萬美元。
回顧過去,韓國人均GDP在2016年突破3萬美元大關,2018年升至3.5359萬美元,2020年因新冠疫情等影響降至3.3503萬美元。之後,人均GDP於2021年達到3.7503萬美元,2022年再降至3.481萬美元,2023年和2024年連續兩年增長,但增幅由2023年的2.18%收窄至2024年的1.28%。
分析人士認為,韓國經貿環境好轉和物價上漲帶動經濟擴張,人口成長放緩也讓人均GDP隨之成長。
據經合組織此前報告,2021年韓國研發經費投入佔GDP的4.93%,在經合組織國家中位居第二。韓國科學技術資訊通訊部在2024年12月29日釋出最新統計結果,2023年韓國研發經費達到119.074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951.91億元),同比增長6.428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21.3億元),佔GDP的比重為4.96%,在全球排名第二。
持續的研發投入為韓國在高科技和製造業領域的競爭力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撐。韓國的半導體、汽車、船舶製造和資訊通訊技術等核心產業的持續發展,為韓國經濟注入強勁動力,並推動人均GDP穩步提升。
相比之下,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指出,日本經濟增長放緩受到多重因素制約,包括因日本和美國貨幣政策差異造成息差引發的日元持續貶值,以及人口老齡化導致的勞動生產率低下等。儘管日本在高階製造業領域依然具有競爭優勢,但其經濟增速放緩使其在全球市場中面臨更大挑戰。
不過,韓元貶值、高房價、低生育率及勞動力市場結構性問題也是韓國不得不面對的挑戰。
2025年1月2日,韓國企劃財政部發布《2025年經濟政策方向》報告指出,韓國經濟將在2025年正式進入“1%低增長”階段。作為經濟支柱的出口增長率預計將從2024年的8.2%大幅降至2025年1.5%;建築投資也預計將連續兩年出現負增長。根據該報告,2025年韓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預測值為1.8%,低於2024年的2.1%。這是繼2023年(1.4%)之後,韓國再次出現1%水平的經濟增長率預測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