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李靜:歲數大了就該活得不好?這不對|HearHer

“我特別想消除這種對女性的誤判。”

巴芮
編輯薇薇子
來源|潮生TIDE(ID:chaoshengTIDE)
封面來源受訪者提供
主持人李靜是在52歲那年確認自己進入更年期的。當然,最顯著的徵兆是她停經了。但她對於自己的身體還會因此發生怎樣的變化並不十分清晰,甚至十分茫然。
醫生告訴她會潮熱出汗,這屬於更年期最廣為人知的症狀,但當時的李靜並沒有真切的經歷過,她不知道那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感受。直到有一天,她站在一場商業活動現場,面對著趙麗穎主持時,汗水瞬間從她頭上冒出並大顆滾過臉頰。她懵了,惶恐而無措,在趙麗穎和觀眾的注視下,她只能急中生智用一句“鄂爾多斯(活動品牌)的衣服太質量太好了,我太熱了”遮掩過去,然後將活動草草收場。
李靜曾在多個場合提起這件事,包括在她拍攝的紀錄片《看不見的更年期》中,對她來說,那應該算是她真切認知到更年期的一場經歷。
但其實,她對更年期這件事並非毫無防備,甚至比大多數人都重視。早在她48歲還未絕經時,就曾專門諮詢過醫生,“他說你挺逗的,你挺重視的,一般都是更年期的人來問,你沒到就來問。”但顯然那次的諮詢並未給李靜帶來太大幫助。
之後她的身體出現了各種不適,她不停地跑醫院,分別被確診為關節炎、過敏性哮喘以及心血管疾病等,開的藥她都快吃不過來了。同時,她還性情大變——曾經揪著眼皮也要去上班的她不想工作了;原來總是好友環繞,現在也不願社交了;否定自己,之前做過的現象級欄目,在當時的她看來“都是垃圾”。她感到太不快樂了。
再一次看診後,她終於得到了一個確切的答案,這一切都跟更年期有關,是由於體內雌激素的減少導致的,解決辦法也並不複雜,透過荷爾蒙治療,補充雌激素就可以了。而且國內幾乎二級以上醫院都可以診治,費用也不過每月百元左右。
果然,在做過相應治療後,李靜的關節炎、哮喘等症狀都消失了,連心態都變好了。在此後的不斷挖掘中,李靜發現,更年期的症狀多達50種,甚至包括有些人連續3個月治不好的頭痛。但這些,連她諮詢過的美國、日本、德國等多國專科醫生也都沒能完全地告知過她。
這讓在媒體工作了20年的李靜本能地覺得不對勁,“這件事兒其實它不難,它是一層窗戶紙”,但為什麼卻成為了一個全球範圍內的認知窪地?
嚴重的恥感是一方面,更年期一度都被當作一個對女性進行攻擊的詞語出現,它會和脾氣暴躁、衰老、性魅力下降、無法生育等負面詞彙聯絡在一起,多數女性並不主動談論這件事。
另一方面是則是整個社會對50歲女性的關注度的缺失。李靜覺得女性在50歲後便逐漸成為了社會上的邊緣群體,“我們把更多的焦點對對準了年輕人,青春期的人,職場的人,意氣風發的成功者……難道從50歲以後,她不是社會的主要角色?”
李靜才不願就這樣被掃入角落,她要一直處於“戰鬥”狀態。於是,她自費拍攝了一部名為《看不見的更年期》的紀錄片,講述女性在經歷更年期時會面臨的狀況,同時告訴大家相應的解決方法。在裡面她告訴大家“把汗擦乾,我們還是要上戰場的”。
3月8日起,紀錄片在全網上線,引發了大量討論。“我今天站出來是因為我尊重我這個個體,我有權利享受前面50年以及後面50年,我當然要站出來去了解自己,同時我要分享給所有的女性,未來50年你的人生會重啟。”李靜說。
以下為李靜的講述,經潮生Tide整理後釋出——
“我變弱了”
48歲,我還沒到更年期,我就主動地跟醫生交流,尋求幫助,我後面仍然遇到了很大的挫敗感,因為基本沒有這方面的科普,等我真到了更年期,我都無法劃分這些症狀。
關節疼我就去看關節,醫生告訴我是叫退行性關節炎,我就納悶,我說前一年還穿裙子,怎麼忽然就得了關節炎?開了一堆藥;又開始不斷的過敏,我就去變態反應科,醫生說我是過敏性哮喘,又給我開了一堆藥,要終身服藥;然後我血脂高,又去心血管科……包括心理上我什麼都不想幹,我也不想社交,我認為是我歲數大了。
我當時的感覺非常糟糕。我喜歡跟自己去提問,“你快樂嗎?你當下的感覺好嗎?”我覺得非常不好,特別的自我否定,當時有很多事情來找我,我都拒絕了,因為我覺得我可能勝任不了。但是我以前其實水平比現在可能差很多,我就先接招再去幹。
當時我覺得騎著馬特別勇敢的那個女孩不見了,坐在這兒的是一個特別憂慮的、躊躇不前的一個女人。我不喜歡自己,但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因為我覺得無法掌控自己,所以我就下了個咒,我做一個特別挑戰的事兒,我要做一個新的節目,因為我特別不想做以前的事,就做了《聽你這麼說》。採訪12個人,有作家劉震雲,歌者朱哲琴……每一個人都很厲害。
忽然這12期就把我給打倒了,可能難度也的確有點大。我要求都是外景,每一期是要拍4天,我跟劉震雲去他們老家,趕上一場大雪,然後特別多事兒……我拍完這節目,我覺得我人都散架了。因為我以前所有的節目都在演播室是非常安全的。做完這個節目,我覺得我就真別幹了,我太差了。
我印象特深,第一期我們開車去阿那亞採朱哲琴,我坐在車上,我在路上我就想調頭,我想跑。你想我做了20年,我怕誰?但那時我充滿著恐懼,因為朱哲琴當天是參加阿那亞的活動,我一想到她只留給我兩個小時,我就開始冒冷汗。萬一那兩個小時她很累,採訪一定效果不好,對吧?而且我們選了一個沒有頂的音樂廳,萬一要下雨我們就拍不成,我就焦慮冒汗。我以前從來沒有過,在現場放我們鴿子我都沒事兒,我就覺得我變弱了,我變慫了。
李靜採訪朱哲琴現場
我知道我更年期了,但沒有人告訴我這件事,就是對自己主持的這種能力的否定,是跟我的激素水平有關。後來回想,我才發現做《聽你這麼說》的時候是我更年期最嚴重的時候。
還有一次我採訪王潮歌,我們倆是特好的朋友,但我要非常使勁地聽她說話,你知道你在非常使勁地聽一個人說話的時候,其實你是非常緊張的,聽完了以後,你要使勁組織語言去給一個回饋。就那時候我會覺得可能我已經不能再主持了,因為它對我來講非常吃力。包括我在主持的時候,我提完問題,對方回答,我都是大腦空白的,特別的糟糕。
但還好這個節目叫《聽你這麼說》,反正我就一直在聽著,大家也不覺得我是變笨變傻了。很多人見了我說,李靜我特別喜歡你這個節目,包括我女兒也說,比你以前做的節目好看多了。你知道我內心怎麼想?我說天吶,難道我就只配去聽嗎?就是因為我沒有說話它才好,如果我一說多了,它就肯定沒那麼好,我就是沒用了。我所有的事情都往負面去想。
你知道更年期最大的感受就是,你不像以前針對那種特別混亂的事情有定力了。
當時我買了特別多的書,有一本《女性大腦》包括《更年期大腦》,它就講到了,其實是我們的大腦發生了很多的改變,在激素水平的影響下讓我們產生自我否定。後來我還看到更年期有一個特別典型的症狀叫處理複雜事務的能力變弱了,採訪(空白)是一個腦延遲特別重要的表現。我忽然釋然了。
一層窗戶紙
真正得到緩解是我又去找醫生了,把我這些情況都說了,然後醫生說我該開始做荷爾蒙治療了。做完以後我這些症狀都沒了,心理上變得很積極,關節也不疼了,哮喘也好了。我就發現這個科普是沒有的,如果別人知道這些症狀的根本原因在於雌激素,就不是每一個症狀孤立地去解決。
更年期的綜合症它有50來種,你只要科普做對了,大家就會覺得我這個症狀一直治不好,我是不是就要考慮更年期的綜合症?
事實上全世界的專科醫生,這個常識都不夠,我看《炙熱的你》裡有一個案例,提到了有一個人頭痛了好幾個月,反覆找醫生都治不好,她的一個朋友提醒她說你是不是更年期,她說更年期會頭疼嗎?她去補充了雌激素兩週就好了。
這件事兒其實它不難,它是一層窗戶紙對吧?所以我為什麼做這個紀錄片?它是媒體人的一種條件反射。
我這次科普其實是給大家做了一個非常系統的(梳理),我把我的感受、去求證等這些碎片的東西都兜進來了,因為醫生是你不問她不會給你講更年期有哪50種症狀的,哪有那麼閒著的。
我們其實是出於無知所以感到害怕,你看我片子裡面有打120的,有覺得自己得了絕症的,這就是因為我們不知道這個事情是更年期的症狀。當我知道了我自己的認知,我自己的情緒,我自己的很多東西是激素水平的震盪引起的,而且醫生明確的告訴我是會過去的,你會跟你的新的激素產生一種和諧共處,你會比現在更好,你仍然可以很快樂,很幸福,很自信,我覺得我一大半都好了。
《看不見的更年期》紀錄片的線下活動現場
所以這個片子是個提醒,絕對不是販賣焦慮。但你要不去解決,光用意念說I can,I do,這個不行,你必須要知道科學的路徑是什麼。
那我們如何讓別人去感同身受,只有我站出來告訴大家我的經歷,但這是不夠的,我還要採訪到很多像我一樣的人。我開始覺得如果我找不來合適的導演,就我來做導演,但是我碰到了一個女孩,她原來拍紀錄片的,雖然她不到更年期,但我跟她特別聊得來,那就我來策劃她做導演。
我們倆拿著小本到處找人。脫不花幫我介紹了協和醫院的陳蓉醫生(婦科內分泌與生殖中心副主任)。我當時還覺得人家肯定也不認識我們,結果一見面陳蓉就說,李靜我知道你我等了你們很久了,因為從來沒有名人願意幫我們做更年期的推廣,大家一提更年期,女明星就說乳腺癌什麼我們都願意,更年期就算了。
我在拍攝這個紀錄片的時候就感覺回到了做《超級訪問》做導演的時候親力親為,我覺得特別好。
我們這次用的形式應該叫中影片,5集,每集15分鐘。傳統的紀錄片大概一個小時或者一個半小時,我覺得肯定傳播沒有(那麼好),你的目的是什麼,讓更多的人看到對吧?你不能較勁。但是短影片又無法承載我這個選題,我們就用的是中影片。我們當時也討論過,我說你們一定要相信一個好的內容是值得看下去的。開始是10分鐘,大家老覺得15分鐘長,最後發現15分鐘還是能夠完整的講明白。
像我們做內容是先要找平臺,再要找贊助商對吧?但這個片子是我自費做的,我做20年內容,這也是唯一一個沒有找到平臺的。我印象特別深,我們拍的時候他們說在哪播,我說不知道。
我拍完了才同時問了幾個平臺,結果所有的平臺都給我播,免費。我很意外,我覺得這幾年平臺都很在意收入,以前我們跟平臺合作,平臺都希望我們帶著贊助商來,對吧?像這種沒有贊助商的節目,反正你要播就給你放在犄角旮旯。我會覺得大家都陷入了一種被商業化捆綁,凡事先談錢,沒辦法,生存對吧?但是這一次沒有人談錢。
我最擔心的就是紀錄片拍完了以後變成一種情緒的渲染。
但事實上我們關注有很多問題,我如何知道自己該去醫院了對吧?我如何知道自己這個症狀是怎麼回事?包括醫院到底叫什麼門診?我們不斷的讓專家在直播中承接,每一場的線上(人數)都非常高。現在醫院的更年期綜合門診很多排不上隊了。
這個是我前面完全沒想到的,我各種八百年不聯絡的朋友,她們就熱淚盈眶地說,為什麼雌激素治療我們海外華人的女性都不知道。她們主動要幫我翻譯成英文,說要讓更多的在國外的華人知道。
它不是隱私
它是我們的人生
這件事其實我沒有想到反響這麼大,大家說“你很勇敢”,我一點都沒有覺得我勇敢,我從來就沒有覺得需要藏著掖著,這(更年期)對於我來講它不是隱私。曾經我懷孕8個月還在臺上主持,我也不覺得醜,因為我展示的是我人生的一部分,今天我更年期的人,我沒有覺得這件事不能談。
我在螢幕上20年,大家就看著我長大的,結婚生孩子到更年期,這就是一個女人從興盛到衰落的過程,從緊繃繃的身體到鬆弛下來,這就是最真實的人,我要把我最得意的時候,我最失意的時候,我最自信的時候,最惶恐的時候展示給大家。
(作為)媒體人你會想到這是一個需要被知道的事,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選題。
我在講一個關於女人(的議題),李靜就是那個女人,她來北京北漂,然後靠著自己的努力成功,但是有一天她發現這種成功這種重複對她一點意義都沒有,觀眾可能很多人慢慢不認識她了,(在社會權利中)即將被邊緣化的女性,如果有100歲,她將如何面對未來的50年?難道不是所有中國女性到了這個時候要去談的嗎?
我說的邊緣化不是說你在單位那個位置被邊緣化,而是大家會覺得說你都這個歲數了,你就應該活得不好,我認為這是個不對的事情。
以前,我們覺得到了這個年紀,你就看孫子,別吭聲了,你就是該被邊緣化,你什麼都不懂,社會話題你就用不著參與了。
它是一個社會潛在的,雖然大家不去說,但是有幾個企業會去再去招50歲的女性對吧?無論是我們談論的話題,都不會去聚焦於50歲以上的女性對吧?它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男性主導以及年輕人主導對吧?
我們把更多的焦點對準了年輕人,青春期的人,職場的人,意氣風發的成功者,難道從50歲往後她們不是社會的主要角色?她當然是。
我特別想消除這種對女性的誤判,因為我也是其中一個人。如果我年輕時候媽媽家裡來個50歲的阿姨,我媽告訴我那50歲的阿姨離婚了正在談戀愛,我肯定還說,媽呀她要談戀愛。但事實上你到了這一天的時候,你會知道我們可以享受這世界上所有的東西,我們年輕都那麼奮鬥賺錢,我們幹嘛不花給自己,不讓自己的人生更好,幹嘛苦哈哈的對不對?
這件事為什麼這麼大的反響?我們現在人越來越注重自己的感受了,而且在整個中國女性社會地位變高了,女性要賺錢,很多都是男的在家女的掙錢,所以女的更年期不舒服,她當然不想忍了,我不高興我不舒服,這事就得聊一聊,這事背後是個社會話題。
我今天站出來是因為我尊重我這個個體,我愛我自己,我有權利享受前面50年以及後面50年。同時我感受到了這種力量,我要分享給所有的女性,就是未來50年你的人生會重啟。當你去用一個非常健康積極的心態面對更年期,過了之後一切就特別好。
為什麼很多女性50歲之後開始參加各種興趣班?大家說她就是閒的無聊,其實是女性重啟之後,她此前因為工作照顧家庭被壓抑的童年的那種對藝術嚮往,現在被喚起了,她決定開始過新的人生。女性在更年期之後有一個特別重要的轉變,就是她會把自己的排位往前,把別人的排位往後。但我不太明顯,我一直愛著自己。
最近好多人見著我都說,靜姐你比10年前好看,你的眼睛是發光的。因為我現在身材狀態特別好,我是每週三次鍛鍊,一次普拉提,一次力量,一次有氧。
其實我這個紀錄片也是在講一個你跟自己身體的關係,有很多人直到生病的那一刻,才大概知道自己的心肝肺在哪兒,平時是完全不關心自己的身體的。
我現在基本每天都會跟自己的身體有個交談,如果今天我狀態很好,我就會知道我昨天睡得早,我會有一個結論,類似的我每天都會大概花一分鐘想一下,但我以前是從來沒有想這些的,我覺得我的身體好著,使勁用。
接下來我告訴你會發生什麼。現在很多醫院都開始成立更年期綜合門診,因為有錢賺了,這一批女性非常有錢大家走進醫院,覺得你醫生不靠譜,我就不來你醫院了,醫院就會送醫生去學習,然後這成為了一個新的非常賺錢的門診。
另外,有一些優秀的女性,因為更年期期間的自我否定而遠離職場,我覺得非常可惜。所以我現在在號召做更年期關懷企業,有很多家企業跟我們籤承諾書,給企業的更年期女性提供一些自由的福利權。我會請專家免費給這些企業做培訓,他要知道他公司的這些女性在面臨什麼。其實並不讓企業提高更多的預算,我們需要的是被看見和關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