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孫玲。作為曾經高考英語89分以及幸運地用自考本科申請到美國留學的人,我經常被問到如何學習英語、如何自我提升。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我一直在堅持的事情——輸入,然後找人一起學習和分享。這不僅是我學習英語和自我提升的方式,也成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透過這篇文章,我想詳細講述我的學習系統、心路歷程。
早期英語學習:從BBC和VOA開始
關於英語學習,我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就利用業餘時間聽了一些來自BBC和VOA這兩個網站提供的音訊教學資料。這些資料很多都是以主持人對話的形式呈現的。我將大量音訊資料下載到MP3裡,在上下班路上聽。也因此,在2014年6月,公眾號剛剛興起的時候,我站在了風口,建立了我的第一個公眾號(名稱:啟發星球筆記,期間改過幾次名字)。公眾號剛建立時,我推送了音訊對應的指令碼,再加上一些簡單粗暴的筆記,相當於將自己的學習過程公開分享。
後來在美國期間,我不再需要花太多時間系統地學習英語,聽播客更多是為了關注我感興趣的內容。我的英語水平也讓我能夠聽懂更多正常語速的播客,例如NPR下的Life Kit、TED Radio Hour,甚至Hidden Brain。
2020-2022年:精聽NPR Life Kit
2020年8月,我發現如果不去精聽一些內容,英語提升會比較有限。所以,我決定找人一起學習。我曾嘗試過一起閱讀原版書,但沒有堅持下來。最終,我選擇了NPR下的Life Kit,主要是因為它的時長較短,內容貼近生活,語速適中,話題涵蓋健康、心理、職業發展等多個領域,非常適合英語學習者。我想,用一週的碎片時間去學習一集內容,比較容易堅持。每週開始時,我會將音訊和指令碼PDF分享到群裡,到了週末,就透過線上會議與大家分享我的學習過程,並鼓勵參與者分享他們的學習心得。
我的學習步驟是:
-
• 第一步:盲聽——先完整聽一遍,瞭解大意,記錄聽不懂的部分。 -
• 第二步:精聽——下載播客指令碼PDF,邊聽邊做筆記,標註生詞、短語和句型。 -
• 第三步:總結——整理筆記,提煉出這集播客的核心觀點和對我有啟發的部分。 -
• 第四步:分享——每週透過線上會議,將我的學習過程和收穫分享給朋友們。
堅持一段時間後,我的朋友李影加入了我。她也被這種學習方式吸引,我們倆開始一起學習、一起分享。她的加入讓我更加有動力,也讓我意識到,學習並不是孤獨的旅程,分享和合作可以讓學習變得更高效、更有趣。

我們告訴自己,先行動起來,即使沒有其他人參與,我們倆也可以分享。我們堅持到了2022年底。雖然我不確定我的英語水平是否有顯著提升,但Life Kit的內容無形中影響了我的生活,甚至改變了我的一些行為。例如,有一集關於如何面對艱難選擇的內容讓我意識到,更重要的是選擇之後的行動,沒有任何一個選擇是完美的。
2023年:轉向TED演講
2023年,我和李影繼續以類似的方式學習TED演講。我們一開始提前選好一些非常經典且受歡迎的TED影片,每週一個影片。每星期開始時,我們會在群裡發放TED影片連結以及對應的指令碼。利用碎片時間學習,週末線上分享。
我的學習步驟和Life Kit時期一樣:
-
• 首先完整觀看一遍影片,遇到不懂的地方也不暫停。 -
• 再看第二遍,如果遇到生詞或不懂的地方,就去查閱資料並做好筆記。 -
• 如果有時間,我會將一些有啟發性的觀點抽取出來並整理好,最後在線上分享我的學習過程和想法。
這一年,我們總共看了44個TED演講(我從44個TED影片中學到了什麼?)。雖然我不確定這件事是否直接提升了我的英語水平,但我更多是享受這樣的學習過程。我關注的是內容本身,它們讓我對世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比如Brene Brown的《The Power of Vulnerability》讓我學會了脆弱的力量,跟人分享脆弱是需要勇氣的。
2024年:啟發星球
到了2024年,我和李影覺得需要一種更靈活的學習方式。於是,我們啟動了“啟發星球”專案。這個專案的主題更加寬泛,主要是分享過去一週中覺得有啟發的、有意思的內容。
內容可以包括:
-
• 閱讀分享——一本書、一篇文章,甚至是一段話。 -
• 生活啟發——生活中的小發現、小感悟。 -
• 工具推薦——讓學習更高效的工具或方法。 -
• 任何你覺得有意思的、讓你感到舒服可分享的內容都歡迎分享。
我還利用類似的想法舉辦過線下活動。2024年1月的最後一天,我在西雅圖舉辦了一次,大家聚在一起聊天。2024年2月,我恰好回國,在北京也舉辦了一次。後來,我又在西雅圖舉辦了兩次。但由於場地不太好找,加上夏天好玩的事情比較多,我沒有找到繼續堅持的動力,活動就此擱置了。

2025年:啟發星球的升級
2025年,啟發星球繼續運作,今年我們還做了一些升級,例如引入了co-host模式,還有投稿機制,未來甚至可能加入相親模組(哈哈)。3月份以來的幾次會議參與人數都接近30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發言的人也越來越多。每次跟人分享我在做的事情,我都感到驕傲。我始終告訴自己,先show up(出現),剩下的順其自然。
總結
總結一下,我的學習方式就是:輸入、輸出,然後倒逼輸入。這些年的經歷讓我收穫滿滿,不僅僅是在資訊的拓展,更多是與人的連線,偶爾成為他人故事裡的一部分。這也讓我找到了自己擅長的事情——分享和組織學習過程。如果你也在尋找學習英語或自我提升的方法,不妨試試找一個學習夥伴,一起分享、一起成長。
希望我的經歷能給你帶來一些啟發。如果你有任何問題或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