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為什麼要深入批評前代領導人政策?

作者 / 車英赫
2024年12月20日,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在“地方發展20X10政策”成川郡地方工業工廠竣工典禮上發表了重要講話。金正恩的這次講話對前代領導人的政策提出了非常尖銳的批評,振聾發聵。可以說,這是建國以來朝鮮政權第一次真正直面“朝鮮是一個國家,而不是一座平壤城”的問題。關於這次講話的詳細情況,@林海東老師在12月21日的文章中已經作了介紹分析,這裡不再贅述。今天的文章,主要是為大家分析兩個問題,即金正恩批評前代領導人政策,究竟是在批評什麼?其目的何為?
先談第一個問題,金正恩究竟是在批評什麼?儘管金正恩執政已經整整十三年了,但當前朝鮮官僚隊伍的中堅力量其實都是在金正日時代成長髮展起來的。蘇東劇變後,朝鮮把政權安全當作首要任務,堅持先軍政治,弱化了黨的領導,體制僵化,幹部隊伍逐漸滋生出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思想僵化、作風蠻橫和腐敗等諸多弊病,即金正恩所說的“逞威風、耍官僚、搞腐敗”。儘管先軍已成歷史,但這些問題延續至今。因此,金正恩批評的物件,實質上是當前整個朝鮮勞動黨幹部隊伍中普遍存在的、比較突出的作風問題、思想意識問題和工作方法問題。這些問題已成為金正恩施展其理想抱負、貫徹施政藍圖的最大掣肘。具體而言,這些問題主要有:
1、貪汙腐化,唯利是圖
在過去朝鮮的體制下,幹部權力極大,受到約束則較少。與此同時,國家幹部的一般工資卻僅有五六千元朝幣,政治局委員大約為8000-10000元朝幣(1人民幣≈2300朝幣),幾乎聊勝於無。因此,要維持日常的生活和開支、要為子女計,就必須利用手中的權力去牟利積累財富。發財必須當官,要麼就是依附寄生在官員下。這就導致了貪汙腐化的行為成了整個朝鮮官場的日常生態。尤其是苦難行軍後,可以說朝鮮上下都窮怕了,唯利是圖成為其社會主流風氣。一切熙熙攘攘均為利,一切來來往往都要錢。具體到實際生活中,那就是升遷要送錢、調動要送錢、謀出國常駐要送錢、回國述職考評要送錢、尋求出國務工要送錢、就業分配工作要送錢,更別提許多涉及商業活動的行為更需要金錢開道。在這樣一種風氣下,朝鮮的大部分幹部趨利性極強,有利可圖就做,無利可圖則不為。更有甚者,借國家專案工程之際偷工減料,中飽私囊。如此猖獗的腐敗生態,自然成為金正恩要開炮的第一物件。無論是保質保量完成地方發展政策還是貫徹“人民群眾第一主義”,都需要向根深蒂固的貪腐風氣作鬥爭。
2、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盛行
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解體的重要原因,便是其後期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盛行。龐大官僚體系催生嚴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機構運轉遲滯,行政效率低下。而其實早在金日成時代朝鮮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也已氾濫,到金正日時代進一步強化升級。許多所謂“里程碑”只不過是在形式主義的外表塗了幾層顏料罷了。金正恩在這次講話中提到地方自立的樣板昌城郡時,就直言不諱地指出,“一直把昌城郡推崇為樣板並推廣到全國,還透過紀錄片廣泛介紹,還創作昌城發生了變化的歌曲,可是,這樣的昌城郡實際惠及地方人民的好處有多少呢”。他批評政府部門面對這些明擺著的事實,“也只建立幾個樣板工廠,紙上談兵,空談逐年進行地方工業工廠的現代化改建,並在形勢與條件上找藉口”。可見,即使面對韓媒口中隨時要炮決別人的金正恩,朝鮮這些官員也都敢拿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糊弄。更別說在面對老百姓以及地方建設工程中,他們會以如何糊弄的態度去執行。許多勞動黨幹部調研工作時走馬觀花,執行政策中蜻蜓點水。這不是金正恩第一次批評朝鮮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了。2018年金正恩視察妙香山醫療器具廠時就嚴厲批評衛生部門在工作中“怠慢執行”“形式主義”。在其他現場指導及黨會議的場合也屢次批評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在當前朝鮮的體制下,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並不是容易戰勝的問題,但對實際工作的危害和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因此,金正恩勢必要同黨內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作鬥爭,以確保黨的工作在各個層面都能順利開展。
3、思想僵化,膽小避責
恩格斯曾說過,“歷史從哪裡開始,思想程序也應當從哪裡開始”。但是,從建國至今的相當一大部分時間內,朝鮮的歷史實際上是停滯的。制度固化,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上瞻前顧後,理論上遲滯凝固,工作上裹足不前,最終帶來的是幹部隊伍整體的思想僵化。一談改革,就等於褻瀆神聖的朝鮮式制度;一談開放,就要掉入到事大主義的框框裡;一談創新,就是質疑金日成和金正日的革命思想。因此,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此前朝鮮的幹部只能在這個框架裡轉圈,不敢創新,喪失了創新思維,缺乏工作中的主觀能動性。思想僵化了,被束縛了,遇事必然就膽小避責。許多朝鮮幹部在工作中,一談到問題就推脫。我們團隊在組織赴朝旅遊、從事對朝貿易時,就常常被朝鮮幹部的敷衍塞責所苦。原有景點的參觀行程可能會遇到一些突發情況,然而他們總是無法學會變通,被動消極對待消費者,一味以“這是國家規定”為由搪塞。當然,我們小旅行社被氣到實屬正常,沒想到元帥也會被他們氣到。金正恩在這次講話中提到,朝鮮幹部“以濫竽充數的方法完成生產計劃,避免問責”,思想狹隘又導致地方工業發展程序停滯不前。此外,“不是自己創造財富,而是依靠自然的惠澤被動地進行生產活動和經濟工作,這是以前我們地方工業的實況、幹部們缺乏革命精神的工作態度”。這裡所謂缺乏革命精神,就是思想僵化,消極貫徹黨中央指示。

如果沒有和朝鮮官僚打過交道,大部分人是根本無法在腦海中勾勒出一般朝鮮幹部的可惡形象。即使是“處理人物比魔鬼還要冷酷”的文學巨匠契訶夫,也無法用他的筆鮮活地表現出這些“裝在套子裡的人”。我有幸同朝鮮各級官員打過交道,他們的形象給當時愣頭青的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當然,在此我要強調,朝鮮幹部中也不乏能力過人、思維清晰且道德品質較好的人,但他們主要集中於年輕幹部群體,尚未成為幹部隊伍的主力軍。
言歸正傳,從上文大家可以看到,朝鮮幹部的種種問題,並不是因為其民族地域的原因,而是其長久以來僵化體制所造成的。可見,批評前代領導人政策,實質是批評過去的體制以及這個體制培養的幹部隊伍。批評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其真正的目的是從根本上滌清蕩濁,革新體制、整頓幹部隊伍,進而保證元帥的新發展理念得到貫徹執行。這就是本文的談論的第二個問題:其目的何為?
一是整頓幹部隊伍,把他們“行必曰利”的觀念徹底轉移到“人民群眾第一主義”上來。如我上文所言,朝鮮官員在靈魂深處裡壓根就沒有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在現行體制下,他們一方面是隻唯上,元帥說才去做,不說就不動;一方面只唯利,有利可圖才去幹,無利可圖則敷衍塞責。這樣的幹部隊伍是完全無法滿足元帥大刀闊斧的發展思路和實踐的,而不可能將所有幹部“決”了。這個問題元帥其實早就看到了,從他執政初期便著手釐清黨軍關係、加強黨的執政力和領導力的種種措施便可以證明。2022年,元帥還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五大路線,這是對其執政十年黨的建設實踐的理論歸納,也是對當代幹部的現實要求。當然,理論最終還是要回歸指導實踐。僅有理論宣傳,而不從事實上對體制進行改革是徒勞的。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的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元帥的這次講話,在尖銳批評了前代領導人政策後,就是一次小規模的思想解放。我在這裡做一個小預測,接下來元帥一定會對內部體制進行改革:
  1. 加強幹部隊伍教育,讓幹部徹底樹立“人民群眾第一主義”理念,以為人民服務為導向,而不是唯利是圖;
  2. 改革幹部升遷、考評獎懲機制,以政績為導向取代以領導人個人好惡為導線,即@Samhero老師所說,要解決朝鮮行政體系極其唯上的根本問題,把全體黨員幹部的思想都集中到發展上來;
  3. 從嚴加強紀律檢查,儘可能減少在關鍵領域(主要是惠及百姓的一些工程)的腐敗行為;
  4. 審慎緩步推進改革,加強意識形態管控和社會管制,同時革新政治體制中不適應經濟發展的部分。

二是最終目的,就是保證元帥的新發展思路得到貫徹落實。所謂元帥的新發展思路,就是社會主義全面發展。頂層設計是“我國第一主義”,一切以國家利益為優先,全體人民的力量集中在一起把國家搞好;主線是“人民群眾第一主義”,搞好國家建設,實際上就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一切以人民利益為先,各地方的住宅建設、惠民措施都是這個主線的具體體現;路徑是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設社會主義,重點就是實施地方發展20X10政策,夯實地方自立經濟體系,各地因地制宜發展經濟,便於國家統一調配資源,在根本上減少對國外的經濟依賴、提高各地方人民生活水平。儘管我們常說20X10政策是過去金日成地方經濟自立的翻版,但當前元帥的發展思路已和過去兩位領導人是不同的。無論是金日成還是金正日,在他們的時代背景下,守護體制安全、統一半島是國家發展的主線,因此當時朝鮮把國家更多的資源放在了軍事工業上,關係人民生活水平的工業部門背後並沒有一個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而今日之朝鮮,隨著核導能力顯著提升以及金正恩提出朝韓兩國論後,朝鮮在國家安全、北南關係問題上已沒有任何包袱,到了一心一意謀發展的時代,要在各個地區都實現人民生活水準的全面提高。這個新時代的新理念,不革新吏治和體制、不與過去的慣性和風氣作告別,就沒有辦法貫徹執行。所以,這才是金正恩向過去舊制度舊風氣開火的終極原因。
2018年我曾經在公眾號反駁了當時流行的朝鮮馬上要改革開放的觀點。因為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朝鮮沒有動機也沒有合適的條件去進行改革開放。事後也證明我的結論是正確的。但是,任何理論觀點都要隨時隨地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我認為當時的一個論據到了今天已經是錯誤的了。即我曾提出元帥有歷史包袱,不可能透過否定前代領導人去改革。現在看來,他有這個魄力,也選擇了更為巧妙的辦法來為國內的改革作準備。從2025年開始接下來的每一年,朝鮮國內都可能隨時給我們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變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