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取自網站Pexels)
加州房地產經紀人協會(C.A.R.)9日釋出最新報告指出,2025年第一季度,儘管加州房價增速放緩,但高房貸利率持續壓制購房能力,全州住房可負擔性僅微幅改善,仍接近歷史低點。報告稱,當前市場呈現“矛盾格局”——房價漲幅收窄為部分家庭入場創造條件,但利率攀升與收入門檻高企仍構成主要障礙。
根據加州住房負擔能力指數,2025年第一季度,全州17%的家庭能夠負擔中位價單戶住宅,較2024年第四季的15%略有回升,但僅為2012年第一季56%峰值的三分之一。報告指出,房價增速放緩是改善主因:本季加州獨棟屋中位價環比下降3.1%至84.68萬美元,同比增長4.0%,增速連續第七個季度收窄。
然而,購房成本壓力依然顯著。以購買中位價房屋為例,家庭需滿足:
• 年收入門檻:21.8萬美元(公寓/聯排需17.24萬美元);
• 首付要求:20%首付(16.94萬美元);
• 月供負擔:含稅保後單戶住宅月供達5450美元(公寓4310美元)。
房貸利率成為關鍵變數。2025年第一季平均利率升至6.93%,較2024年底的6.76%進一步攀升,並於1月中旬突破7%創近三季新高。C.A.R.警告,受白宮新貿易政策引發的市場波動影響,未來一至兩季利率走勢仍存不確定性。
全州可負擔性呈現兩極分化:
• 最易負擔地區:拉森縣(Lassen)以51%的可負擔率居首,購房僅需年收入6.04萬美元;格蘭縣(40%)和杜倫姆縣(40%)緊隨其後。
• 最難負擔地區:莫諾縣(Mono)僅5%家庭可購房,聖塔芭芭拉(9%)和蒙特瑞(10%)位列其後。聖馬刁縣(San Mateo)購房需年收入56.16萬美元,高居全州第一,聖塔克拉拉(50萬)和舊金山(39.64萬)分列二三。
報告顯示,全州58縣中,26縣因房價增速放緩與收入增長實現可負擔性提升,但15縣出現惡化。北部內陸地區因房價較低成為“可負擔性綠洲”,而沿海科技中心與旅遊勝地則持續面臨嚴峻挑戰。
儘管春季購房季通常帶動需求回升,但C.A.R.預測,當前活躍房源量達近兩年高點,可能避免市場過熱。不過,報告同時指出,購房者仍需應對“雙重壓力”:
2. 利率高位盤整:即使未來利率小幅回落,月供成本仍將遠高於疫情前水平;
3. 收入追趕滯後:全州家庭收入中位數(約8.5萬美元)遠低於購房所需門檻,中低收入群體仍被擋在市場外。
C.A.R.首席經濟學家表示:“當前市場處於微妙平衡——房價增速放緩為部分買家創造視窗,但整體可負擔性仍接近歷史最差水平。政策端需關注如何增加中低價房源供應,而非僅依賴市場自行調節。”
公寓/聯排住宅市場可負擔性停滯於24%,與上季及去年同期持平。中位價公寓需年收入17.24萬美元,月供達4310美元。分析指出,公寓市場對首次購房者重要性上升,但高密度住宅供應不足與租金上漲壓力,正削弱其“替代性解決方案”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