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常說這3句口頭禪,孩子更自信

直播預告
點選下方預約按鈕,觀看直播↓
作者:魚爸
來源:公眾號養育男孩,ID:breedboy

常常有媽媽感嘆,為什麼跟男孩子們溝通這麼費勁。
你看女孩們乖巧懂事,就是不說,也能明白媽媽的心。可是那個傻小子,怎麼說都不開竅,而且不長記性。
的確如此,小小魚就常常被媽媽數落。
比如他總是把自己的衣服弄得髒兮兮的,或者直接弄破。
還有不整理東西,整個屋子都是他的書。有時進書房幾分鐘,倘若沒有人管,他能把書架的書搬下來,然後全部鋪在床上,七零八落的,讓你以為遭賊了呢。
家有男孩,媽媽們的耐心幾乎每時每秒都要遭遇挑戰:“為什麼,你就是不聽呢!
每次我就在旁周旋,因為作為一個過來人,我比老婆懂男孩的心呀。
等她冷靜下來,我就寬慰她:
“親愛的,別太緊張。
也許換種方式說,男孩會更愛聽。
而且,經常的數落,只會打擊他們,讓他們遠離你,甚至變得自卑起來。
到時又要擔憂,我的孩子為什麼沒有自信。”
面對父母的禁止指令,男孩們更渴望去挑戰。
所以,當你苦口婆心地跟他們講道理,說不要做哪件事的時候,他們的耳朵可能已經閉上了。
這時不妨來換一種方式,給他們一些正面的指令,然後記得加一句,“你能做到嗎?”
幾乎沒有哪個小男孩面對這句話時會說不。因為他們不服輸,骨子裡就不安分,天生就喜歡挑戰。
比如提醒他們不能把房間弄得亂糟糟的,他們內心可能想我就是要這樣,我就喜歡這樣。
所以家長可以換成:“我覺得房間應該要更整潔一點,你可以做到嗎?
把禁止孩子的話,改成勉勵的話:
“在10分鐘內把客廳的沙發整理好,你能做到嗎?”
“我能!”
“跟爸爸玩打架遊戲的時候,不能打頭部和肚子,你能做到嗎?”
“我能!”
“今天晚飯由你來淘米煮飯,你能做到嗎?”
“我能!”
在這樣的對話,不僅僅能激發孩子做事的興趣。也能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力量,然後建立自信。
小小魚在幼兒園時,不僅跟同學們說自己在家裡能做飯,還跟老師透露了自己的這門技能。這就是孩子肯定自己,並且尋求認同的方式。
父母只需要幫助孩子多一些這樣“我能!”鼓勵孩子學做飯,學習整理,然後一起享受孩子勞動成果。這樣的自我認同,會讓我們的小男孩變得越來越自信的。
比如說,你對家裡的小男孩說:“你能把你碗裡面的蔬菜乾光光嗎?”
如果孩子回答“我能!”那當然是最好的。即使他並不愛吃蔬菜,但接了這個話,也會完成。
當然,有媽媽會說孩子很犟,你就算激他,也不會中招。
怎麼辦?那就記得常跟孩子說另一句話。
“我們來試試看!”
你有沒有經常這樣鼓勵孩子呢?
也許有媽媽會說,如果讓孩子什麼都做,會不會失控,管不住。
事實上,有很多媽媽害怕自己的小男孩變得調皮,而喜歡孩子安安靜靜的。
因為很有可能,早上出門打扮得乾淨整潔的孩子,放學回家後卻是髒兮兮的,甚至還把褲子衣服掛出洞洞來。媽媽們會為此大為光火,責備孩子不講衛生。
小小魚為此也沒少挨訓。儘管我們說過很多次,他還是會把抽屜弄得一團糟。但我儘量理解他,幫他跟媽媽解釋。
因為我自己小時候,有一個抽屜專門收納我從外邊撿來的小玩意,而且我也喜歡拆東西。
男孩們本來就喜歡把東西拆散開,然後再重新組合或重建,或者試著去搞很多的破壞。這些都是正常的,父母要接納,而不是禁止。
需要注意的是,如今我們很多的孩子,往往是管的太多,變得不敢嘗試了。
只要隨便往那個孩子多的廣場一站,就會發現很多“聽話”的孩子。蹦跳高了,快了,馬上就有大人在後邊追趕著,說太危險太危險。
其實孩子沒有問題,問題出在大人身上。倘若看到一個男孩畏畏縮縮,一點也不調皮,那也真是讓人心疼。
還記得有一次,一個4歲多的男孩,他想加入我們的你追我趕遊戲中。
可是奶奶說:“他體質不好,跑多了出汗,會感冒,他經常感冒啊!”孩子一聽,只能作罷,最後只能在奶奶的身邊轉圈兒,眼睛卻一直看著我們。
長期這樣,他會覺得自己真的體質不好,不適合運動。教養者的暗示對孩子的影響最大。
如果父母怕孩子摔著而不敢讓孩子奔跑起來。我想,孩子在父母看不見的地方,反而會摔更多跤。
因為只有自己去獲取了怎麼平衡,怎麼急停,怎麼轉彎的經驗,才能避免少摔跤。
孩子想做的時候,為什麼不讓他去試試呢?不敢嘗試的孩子,遇到一丁點兒困難的時候,就會想放棄。
父母如果經常跟孩子說“我們試試看!”就會發現它神奇的效果。
還記得有一次跟小小魚做顏色實驗。
需要他將黑枸杞放進小瓶子裡攪拌。他把黑枸杞放進去後沒有變色,攪拌了很久也沒有變化。
他說不想做了,我跟他說“再試試看!他勉強地堅持做。後來要他將液體裝進噴霧的小瓶了,倒了幾次,都倒在了外邊。
我看得都急,但他不想繼續了,想要我幫他完成。我當時心裡真的想發火了,但我知道責備他沒有意義。
因為對他來說,小小的手還不夠穩,擰蓋子的力氣也不足。所以我還是選擇鼓勵他,“再試試看!看到我沒有發脾氣,他便繼續嘗試。
最後當他看到紙花真的變了顏色時,緊縮的眉頭舒展了。我笑說:“是不是多試試,還是找到了辦法!
也許在等待孩子慢慢前行地過程中,我們會焦急。但不要急著去替代孩子,不妨鼓勵他們試試看。
有很多的父母,會覺得打擊孩子最能激勵孩子。
但我卻一直覺得,正面的激勵要更管用一些。
“我相信你!”
這句話在孩子遇到困難時,遠比那句“你為什麼這麼笨”式的打擊管用。
每個人都有表現自我的強烈衝動,孩子和成年人都一樣。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一直在找尋自己的優勢,獲得父母和周邊人的認同。
比如一個孩子學會了吹口哨,或者堆砌了一個超級棒的積木房子,或者自己想到了一個好聽的故事。
每一個正常的孩子都會努力去獲取認同,追求卓越,所以,父母要想辦法來喚醒並且保持孩子這種心理。
如果你對孩子夠了解,肯定能發現他身上的閃光點,父母就可以充分利用這個閃光點來幫孩子獲取信心。
相信的背後,是尊重和理解。請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的內心,接納他的選擇。
比如和女孩的大腦相比,男孩們的大腦趨向於空間思維。
我發現,小小魚對連線迷宮,連線數字就非常感興趣。他會經常開啟我手機上的測量工具,測量家中各種物品的長短,喜歡畫地圖,對距離、大小、方位和方向非常敏感。
而且,男孩們喜歡把東西都鋪開,比如間往往都亂糟糟的,但並不代表他們不愛衛生,不喜歡整理,而是因為他們大腦的學習方式就是如此。
如果我們瞭解男孩成長過程中的這個特點,就很容易理解他們的這些行為。
打擊一個孩子,很多人都會做,只需要瘋狂地去責備,可以不管不顧,只要一句話就行。
可如何去鼓勵一個孩子,培養孩子的自信,卻並非一件易事。
所以,不妨先試著發自心底地跟孩子說說這三句話。
推薦學堂總編老狼的聊天局:
成長、挑戰、教育
揭開教育的真相
用大量真實案例、可實操的方法
幫你提高認知、升級思維、實踐覆盤
第三輯已釋出
10+個小時乾貨滿滿
緊跟教育發展趨勢
例項剖析 深入淺出 
聊天局到底多超值,往下看看☟☟☟
點選下方小程式
即可購買,反覆暢聽
第一輯第二也給大家準備好啦
想入手的朋友,點選下方小程式即可
(廣告)
作者介紹
魚爸,家有小子一枚,立志做一名合格的80後奶爸,童書編輯,閱讀推廣人。公眾號:養育男孩(ID:breedboy) (一個最有愛的公眾號,面向家長群體,每天原創分享親子養育常識、親子閱讀推廣、家庭關係建造知識,已出版新書《和孩子一起成長,是最好的教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