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車的天這回是真的塌了。
誰也沒想到,比亞迪蛇年伊始就放出了一個核彈級別的王炸。
最近比亞迪釋出了一個震撼訊息,宣佈旗下全系車型都將配備高階智駕技術。
比亞迪精心打造天神之眼技術矩陣,將會分為3個版本,神眼a\b\c,分別針對高、中、低端車型。
其中天神之眼C首批上市21款車型,價格覆蓋7萬級到20萬級,就連最親民的海鷗也位列其中,真正實現高階智駕人人可享,引領新能源汽車智慧化變革的浪潮。
於是全民智駕時代的大幕,正式拉開了。

這條新聞最轟動的地方在於,比亞迪將會實現智駕平權,全系車型都將擁有智駕,就連入門級,最便宜的七萬塊錢的車子,都會加裝高階智駕。
更關鍵的是智駕雖然給你裝上去了,成本增加了,但是車子的售價卻一分錢不漲,加量不加價。
你說這讓同級別那些七八萬,十萬塊以下的車子還怎麼活?
這些年雖然新能源不斷迭代升級,發展的很快,但是搭載智駕的車型都是30萬起步,普及了一年之後能搭載智駕的最低車型價格也在20萬以上。
因為光這個智駕的硬體和軟體,就要幾萬塊錢,如果車的總價不夠高,那很多時候是沒法忽視幾萬塊的。
即便是二三十萬的車型,有的都會出幾個版本,最低一個級別的版本是沒有智駕的,你需要花幾萬塊錢升級到高一個級別,才可以擁有智駕。
畢竟智駕也是需要成本的,雷射雷達,攝像頭,晶片,那都是要錢的,車企出於利潤的考慮,一般不會選擇在20萬以下車型上搭載智駕。
但這兩年,隨著各大車企之間加速內卷,有的車企已經開始逐漸將智駕下探到了20萬以下。
比如全新深藍S07,16.99萬的車子上面,就可以搭載深藍智駕AD,如果你選擇17.99萬的版本,還可以擁有華為的乾崑智駕。

但畢竟16.99萬,就是17萬,再算上保險啥的,落地也要接近18萬了,這和20萬也沒啥區別。
可是比亞迪這一次呢?
依靠強大的天神之眼的矩陣優勢,以及比亞迪自身強大的產業鏈,還有一年超過400萬輛的巨大銷量。
他們將成本壓縮,然後推出了三款天神之眼ABC,做到全系車型全部都可以搭載高階智駕。

對於20萬級別市場來說,這個訊息的衝擊力並不是很大。
但是對於10萬,甚至10萬以下的這個市場來說,那簡直就是核彈級別的重磅訊息啊。
很多購買10萬左右車型的消費者,雖然嘴上嚷嚷著智駕沒啥用,這也不重要,自己開車不比把性命交給機器要強?
可實際上,他們難道心裡面不想要擁有一款智駕車型嗎?
我可以不用,但不能沒有啊。
哪怕是最低階的智駕,只能在高速和城市環線上跑的,也可以極大提高駕駛舒適度,尤其是長途行車的時候。
但凡用過智駕的人,都會清晰的感知到汽車行業的未來一定是屬於智駕的。
而所有靠賣車賺錢的汽車廠商都在瘋狂研發智駕,也側面說明了這東西就是未來汽車的必然。
在高速上,智駕肯定比非智駕安全,智駕避不開的危險,人工肯定避不開。
正常人開車會認為市區是安全的,開高速是危險的,但智駕恰好相反,高速是最安全的,能在高速智駕是最簡單最基礎的,所謂高階智駕不是說能上高速進行智駕,而是能在市區低速環境進行智駕。
之前那些考慮在10萬元預算買車的使用者群體們,可能還不知道該怎麼挑。
到底是選國產好,還是按照過去十幾年的老眼光,選擇合資。
現在這一切都不用糾結了。
當比亞迪10萬塊的車子都開始搭載高階智駕之後,你的選擇就只有兩個字:國產。
別看比亞迪給的只是天神之眼C的智駕,成本可能只有幾千塊錢。
但是車子總價只有10萬塊,甚至還不到啊,你要買的是7萬塊的車子,這相當於給你額外贈送了超過15%的配置,你說這能不香嗎?
你要是買100萬的車子,給你加幾千塊的配置你根本看不上眼。
但是對於對於購買7萬-10萬元汽車的消費者們,這絕對是一個巨大的吸引力啊。
可能之前你買車的時候,為了一兩千的優惠,為了贈送拉桿箱水杯書包啥的,要和銷售磨一下午嘴皮子。
但現在人家直接給你送來了幾千塊的蛇年大禮包,而且還是非常好用的高階智駕。
你說這重不重要?
車子到底該怎麼選,還需要再說嗎?

這相當於就是比亞迪加量不加價之後,開啟的新一輪價格戰,如果同價位的友商們你們不跟進增配智駕系統的話,那這個級別的市場就別想要了,全部都會被比亞迪給一點一點吃掉。
而比亞迪暴擊的這個市場,日系車是絕對主力。
去年緊湊型轎車的銷量排行榜上,比亞迪一騎絕塵,後面日產的軒逸和大眾朗逸,速騰,然後又是比亞迪的驅逐艦05。

這些合資車,是不可能掏出智駕的,根本都沒辦法自研,甚至連電車技術都還沒玩轉呢。
以前只是油電之爭,大家爭論的是用電車能省多少油錢,這個爭論其實對電車很不利,因為油錢其實沒多少,而電車真正的優勢安全加速快反而很少被人提及。
但這次比亞迪拿出智駕後,電車的技術優勢再也無法被人忽視了。
以後就不是油電之爭了,而是智慧車和非智慧車之爭,但你搞電動化是搞智慧化的前提條件。
畢竟燃油車是一個機械產品,電車才能算是一個電子產品。
對於合資品牌的日系車和德系車來說,前一段時間還能和比亞迪打打價格戰,雖然利潤被全部打空了,但還能勉強保住銷量。
但如果比亞迪在7萬10萬的車上直接裝智駕,那可真的就是天塌了。
德系還稍微好一點,畢竟德繫上面還有賓士寶馬撐著,大眾雖然是崩了,但只能說是天塌了一半。
但是對於日系來說,原本20萬這個級別,就被比亞迪和一眾國產新能源們給殺得節節敗退,沒辦法只能大規模降價,原本20萬的車子賣15萬,15萬的賣10萬,10萬的再給你兩三萬的優惠。
退守10萬這個區間,依靠市場對日產固有的認知和信仰殘存,還算能勉強撐一撐。
可是現在呢?
智駕車對非智駕車屬於降維打擊,這個早已是定論,唯一的缺點是智駕車都很貴,光軟硬體系統就要好幾萬,總費用動輒30萬,普及到千家萬戶需要很長時間。
日產的車型和比亞迪的車型,其價格區間高度重疊,一旦這個區間被降維打擊了。。。
日產車當年爆紅市場,仰仗的優勢第一個是省油,第二個是便宜。這些優勢已經被比亞迪全部打掉了,日產車靠著多年來積累的供銷優勢開始打價格戰,已經打到極限了,日系三巨頭已經開始被迫合併求生存。
只要比亞迪再上幾根稻草,說不定日系車就徹底崩盤了,但沒想到比亞迪沒有給日系車上稻草,而是直接扔了一塊大石頭上去。
降維打擊啊,以前日系的相機就是這麼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