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媽媽崩潰時刻:在黑心擇校機構面前,我成了待宰的羔羊……

今年藤校上海錄取大爆發,平和有哈佛耶魯,星河灣有斯坦福MIT,低年級家長都在關注最新的錄取情況,想給自己家孩子挑一所升學好,又適合自己的國際化學校。
不過,國際化學校擇校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僅有各種課程體系,還要對應不同的留學目的地,再加上要匹配學生/家長身份、教育理念、經濟條件等等,選擇最匹配的學校實在不容易。
於是,各類幫助家長挑選國際學校的擇校機構應運而生,這其中,自然也有一些“黑心機構”,把家長當成了騙錢的“韭菜”。
最近有一位國際化學校的“圈內人”跟我們講了身邊的家長遭遇擇校“大忽悠”的經歷。以下,我們用第一人稱給大家分享他們的故事。
△電影《Mother》劇照

 故事一:“理科不好的女兒被建議學A Level
我感到自己進了一個‘韭菜局’”
我家女兒在讀高一的時候,我打算轉向國際路線,因為她的成績比較一般,很難考上好的國內大學。
於是,我開始在抖音、小紅書、影片號上關注講國際教育的博主。大資料是真厲害,一旦看過幾個,就能刷到大量的類似影片。我認認真真地比較過好多個後,選定了一個聽上去對國際學校很瞭解的博主,加了她的微信。
她先是詳細詢問了我女兒的情況,我告訴她,女兒有些偏科,語文英語還馬馬虎虎,數理化就不太行了。
博主還問了我們家的經濟狀況和留學目的地。我說:“去說英語的國家就可以,大學排名要好,最好不要太貴,我還是看重價效比的。”然後,她就發給我一個套餐,裡面有他們提供的一系列擇校服務和價目表。
△電影《Mother》劇照
比如,3600元的套餐裡包含一次學科評估,他們會根據結果為我們匹配適合的國際學校。我付了錢,她就讓我女兒填了一份調查問卷,像是初三和高一的期中期末成績、有沒有參加過社團、社會實踐等等。後來又發來幾份試卷,說是多所國際學校的入學考試試題,還有幾張英文名的考試卷子,具體是什麼我也記不清了。
其實我心裡還有點小嘀咕:這種國際學校的入學試題是真的嗎?他們是透過什麼途徑搞到的呢?合法嗎?還是說是學校故意透露給他們的呢?
我女兒做完後,他們根據成績和調查問卷,找我們談了一次話,列出了十所我市的國際學校,清一色的A-Level,旁邊還寫著這些學校的訪校時間。對我們說,這幾所就是最適合我女兒的學校了,要想去學校實地探訪的話,需要報名他們的訪校團。
我一下子就覺得不太對勁了。我畢竟也看過不少國際教育的影片的,國內A-Level怎麼看都不適合文科好、理科差的女兒啊!
很多博主都說,大部分國內的A-Level開更多理工科課程,適合理科強的學生讀,因為這個課程重點拼成績,適合刷題,所以很多A-Level學校刷題程度不比體制內學校差,據說都被稱為“洋高考”了。
聽到這裡,我已經產生了疑惑。再聽她的意思,跟他們去訪校還要再付錢,我問多少錢,她說,500一所,十所都去可以給我優惠,就算4800元。
這就讓我更困惑了,我看過不少學校自己發的影片,會寫明歡迎家長參加開放日,都是免費的啊?
她解釋道,因為他們辦的是專場,特意請了學校的校長另外安排一天接待他們的家長,人少就能好好聊,帶學生去還能直接參加入學考試和麵試,不用等。我突然想到一句網路流行語“emmmmm,這很難評。”
我問:“那付了4800元后,還有什麼錢要交嗎?”她說:“有些學校還有報名費、考試費和定金,這個是直接付給學校的。還有就是看你們要不要參加我們的入學考試輔導、面試輔導,進了學校以後需不需要我們幫忙規劃選課、大學升學。我們這裡還有一些適合初高中生的科研、遊學研學、公益專案,都是能給孩子最後的大學申請加分的。”
我又問:“那我女兒錄取這些高中的機率有多少?”她說:“只要參加了我們的入學考試和麵試輔導,那排在後面的那幾所的錄取,應該沒什麼問題。”我看了一眼,都是我沒聽過的。
我既覺得很失望,又覺得自己像“韭菜”,感覺他們想從我身上一茬又一茬地割。實在忍不了,我就敷衍了幾句,準備結束了。
結果,我的手機就被打爆了!
擇校博主天天來問,你們對學校滿不滿意?不滿意可以換;離訪校日很近了,再不報名就趕不上了;是不是錢的問題?也可以打折的,等等等等。我一開始還會接,後來就結束通話、拉黑了。
然後,你猜怎麼著?竟然接到了國際學校的招生老師直接打來的電話!一會兒這個打過來,一會兒那個打過來,兩天裡我收到七八所學校的輪番轟炸。
我問他們是怎麼拿到我手機號的?有的支支吾吾,有的說,“你在XX老師(博主)那裡報過名啊,她說你女兒很優秀,在某某中學讀高一,想出國留學,這很適合我們學校呀。”我說:“她也太‘熱心’吧。我報了名,你們就會給她返佣,是不是?”招生老師說:“哎呦,這就是我們和她之間的關係了。她這邊推薦的學生我們都會優先考慮的。手機號是您的微信吧,我待會兒加您哈……”
 故事二:交75萬就能“走後門”進名校? 
我家兒子已經在一所“高階大氣上檔次”的IB學校裡讀到Year 5了。
平心而論,這所學校的設施確實好,由外方校長和外教主導,教育理念先進,活動多姿多彩,在我們這兒小有名氣。但優點有時也是缺點,它太國際化了,學生活動多作業少,我兒子就在快樂佛系的教育裡一路躺平到現在,似乎沒有動力也沒有上進心,讓我很擔心。
還有,他們高中部的升學成績不算亮眼,但學費倒要30多萬,全國都算高的了,所以我一直覺得有點不划算。尤其在疫情後,他們流失了幾位優秀的外教,結果學費還漲了不少,而我的公司卻受大環境的影響,效益不比以往了。
於是,我一直在看新的雙語學校,希望能早點轉學吧。
△電影《成長教育》劇照
我把這個訊息告訴了原先在我們學校工作的招生老師,她現在自己出來創辦了一個擇校機構,認識很多很多國際學校。一上來,她就跟我說:
“我幫你推薦兩家可以保底的學校,都是升學成績非常優秀,學費還比我現在的便宜。”
我一聽名字,一所確實相當有名,我知道它非常難進。還有一所沒有她講得那麼好,開辦時間不長,但這兩所學校都勝在中式管理,抓得嚴管得緊,出分高offer好。
我問:“這麼難進的學校,你怎麼保證我兒子能進呢?”她說:
“我認識人,只是需要出一筆‘擇校費’,一所50萬,一所75萬。”
我表示這也太貴了!她不以為然道:
“以這兩所學校的檔次來說,這只是市場價而已,不能算貴。而且從Year 5到Year 12,還有7年半的時間,把擇校費平攤一下,就是每年7-10萬,再加上每年十幾萬的學費,一共也就20多萬。比起在你現在的學校讀完高中,還是有的省的。關鍵是,花更少的錢,升學成果更好了,不是嗎?”
△電影《成長教育》劇照
我心裡有點拿不定主意,問:“這兩所學校的老師就一定能把我孩子的上進心和學習能力培養起來嗎?”她說:
“那是一定啊。IB其實很適合你家孩子的,只是外方教得慢管得松,這個課程的實力沒有完全發揮出來。換成中國老師用雙語教,班上又都是好學生,相互一作用,保證一會兒就起來了。”
我還是感覺不太好,又問:“那這個擇校費,就一定能保證我們進去嗎?”她說:
“能啊。他們都有‘條子生’名額的,筆試面試就是走個過場。我跟你保證,這兩所學校裡至少肯定能進一所,要是不進的話,就當我免費為您服務。這樣總可以了吧?”
我想,這擇校費都可以讓兒子讀4年學了,況且,如果隨便找一家機構都能幫忙開後門,豈不是太容易了!
幸好兒子爭氣,插班考進了魔都一所老牌二梯隊的國際學校,現在適應得很不錯,成績單也開始有A+了。
怎樣才能避開“黑心機構”
找到適合自己的學校? 
其實,國際教育市場裡的很多“忽悠”,都是“黑心機構”的銷售人員利用了部分家長“既要又要還要”以及“彎道超車走捷徑”的心理,在家長們最焦慮、最茫然、最急切的時候“下套”,在騙取信任後,誘之以不切實際的許諾,順勢“收割”老母親/老父親們的血汗錢!
這年頭誰賺錢都不容易,就算家裡有礦,咱也得把錢花在刀刃上不是?不該花的錢別花,不該踩的“坑”一定要避開!
總結一下,如何避開“黑心機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校?
建議一
不要把決定權交給商業機構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很多家長之所以會被“黑心機構”忽悠去一所並不適合自己孩子的學校,其實是因為對國際教育不夠了解、對國際化學校不夠了解、對海外升學不夠了解。
一個既有消費能力又有升學需求的“小白”,從跨進“黑心機構”的第一步起,你不做羔羊誰做羔羊……
第一個故事裡,主人公之所以能夠警覺地發現:“理科不好的女兒被建議學A Level,我感到自己進了一個‘韭菜局’”,正是因為她起碼是對A Level課程有所瞭解的,這才對擇校顧問推薦的清一色的開設A Level課程的學校名單產生了懷疑。
試想一下,如果她不瞭解A Level課程在國內的開設情況(目前國內的A Level課程學校主要開設理科,開設的文科科目很少),不瞭解英國大學申請的要求,在選擇課程體系這個大方向上不就錯了?這可比選錯學校更嚴重!

除了對國際課程的特點要有基本的瞭解外,家長對所在城市的學校情況也得心裡有點“譜”,不瞭解的話就多像靠譜的朋友們打聽打聽,多去學校走一走、看一看,千萬別把網上一些營銷號、或者“黑心機構”說的話太當真。
要知道,很多擇校機構是家長端和學校端都收費的,所以很可能哪個學校給的返佣高,就優先給家長推哪個學校,至於是不是真的適合孩子,就很難說了。
家長的目標肯定是為孩子好,但是擇校機構作為營利性企業,目標卻是公司利潤的最大化,每個銷售人員都身負“業績”的重擔,出發點都不一樣,怎麼可能完全為孩子著想?
所以,千萬別把擇校的決定權交給機構,這事兒父母必須自己做好功課!

建議二
不要迷失在五花八門的VIP服務裡
“老闆,辦卡嗎?一次收割您幾十萬擇校費的那種喲~”
升學再讓人焦慮,也請大家入坑之前先冷靜一下!擇校的關鍵是合不合適,教育的關鍵是如何激發孩子的動力,真不是花錢就能辦成事兒的……
上文第一個故事是一環接一環的收費,把原本學校提供的免費的、常規的招生活動,硬是做成了小規模的收費諮詢服務,更有甚者,包裝一下就搖身一變成了價值大幾萬的VIP擇校升學服務!
第二個故事就更絕了,銷售人員一次性收50萬、75萬幫人“走後門”,“後門”是這麼容易走的嗎?如果隨便一個銷售都能幫你走後門,這個門也開的太大了吧!
擇校機構就像房產中介,一定程度上是起到了提高擇校效率,降低時間成本的作用,但家長們購買擇校機構的套餐時,一定要問清楚包含哪些服務,對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條款一定要仔細看清,掏錢之前要慎之又慎,小心連環套。
另外,對於選擇國際教育的家庭來說,除了要注意擇校路上的這些“坑”外,還有留學機構、標化培訓機構、素質教育機構、營地、遊學研學、外國大學預科、作品集機構等都“虎視眈眈”盯著呢,擇校機構只是這條路上的第一環。務必要擦亮雙眼!
建議三
不要過分高估金錢的力量
在人情社會里,擇校費和關係戶不僅國際學校裡有,外國知名大學也有,就連哈佛都被爆出過幾次特招“條子生”了。
家長們愛子心切,以為花幾十萬、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就能確保孩子穩穩進入頂尖學校,但事實是,所有聲稱“保錄取”的都是騙子!
哦對了,騙子會有一萬種理由說他不是騙子。這時候,你可以勸他去查查法條,廣告法裡明明白白的寫著,“保錄取”、“直通車”,“100%升學率”,都是違禁詞!
就擇校這件事來說,如果孩子水平到了,那透過正常招生流程就能進相應梯度的學校;如果孩子水平沒到,硬塞進一個牛娃遍地的學校,對孩子的成長真的好嗎?
花錢最多隻能買到文憑,卻很難買到孩子真正的學識和學習的快樂。這算是不公平的世界裡,最公平的一件事了。
最後,祝願大家都能找到理想的學校。
4月26日,真棒·國際高中盛典隆重開啟!
星河灣、平和、世外、領科等10位校長齊聚!
喜獲哈佛、MIT、斯坦福、牛劍等頂尖offer後,
線下分享普娃&牛娃的多元升學之路!
報名4月26日真棒國際高中盛典活動,免費贈送《2025上海國際化學校擇校指南》,含歷年搖號資料/國際高中資質列表/擇校避坑指南等實用資訊。
點贊&在看,及時收到推送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