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學費漲幅遠超通貨膨脹率,但選擇私立學校的維州家庭數量仍創下歷史新高。
澳大利亞統計局資料顯示,2024年,非公立學校入學人數增長2.6%,使維州私校學生佔比達到37%。
其中以獨立學校為主導的私立教育板塊增速(4.2%),是公立學校(1%)的兩倍有餘。
教育專家指出,這種趨勢折射出家長群體 — 尤其是遠郊地區家庭 — 對教育質量的新訴求。他們普遍認為私校更能滿足期望。
值得關注的是,中低收費獨立學校成為增長主力軍,而傳統高收費名校則保持穩定生源。
以 Mentone Grammar 為例,該校年費最高達3.6萬澳元,過去五年新增400名學生,2024年在讀人數達1915人。
本年度,維州頂級私校高年級學費已突破4.5萬澳元大關,平均較去年上調6.5%。
過去十年全維州新增約60所特色獨立學校,專門服務於不適應主流教育的學生群體,這類學校的註冊人數五年內翻倍增長。
全澳範圍內,
公校學生數量仍佔最大份額(63.4%)
其次為天主教學校(19.9%)、
獨立私校(16.8%)

(2006 – 2024 年維州的中學入學人數)
Independent Schools Australia預測,
到2033年,全澳私校佔比將達19.7%,需新建逾280所校區以滿足需求,主要集中在維州、新州和昆州三個州。
該協會執行長 Graham Catt 強調,即便面臨空前的生活成本壓力,家長們仍願為子女教育做出重大犧牲。
資料表明,選擇私立中學的維州家庭數量顯著攀升,去年該板塊入學率增長4.4%,遠超天主教學校(2.1%)和公立學校(1.9%)的增幅。
在墨爾本西郊的 Melton 和 Wyndham 等公立教育資源緊張區域,私校註冊量激增。
以 Melton 為例,這個地區有著 3.7萬學齡兒童,卻只有5所公立中學,私校入學人數自2021年以來增長36%,天主教學校增長16%。
為應對就學壓力,維州政府計劃2026年新建19所公校,其中 Cobblebank 中學等多數位於遠郊地區。

(2006 – 2024 年維州的小學入學人數)
墨爾本媽媽 Pooja Mathur 六年前從倫敦移居墨爾本東郊 ,最初為子女選擇公立小學,但在長子升中學時,最終選定 Ringwood East 的私校Tintern Grammar。
她表示,該校的價值觀、學術成就、師資印象及課程設定都是自己做決定的關鍵因素。
Mathur 說,她覺得自己孩子在公校沒有像現在在 Tintern 那樣的出類拔萃的機會。
在考慮了費用問題後,Mathur 讓 Rivaan 和哥哥一起在 Tintern 度過小學最後兩年。

(Tintern Grammar)
“我一生都可以賺錢,但這些是我想給我孩子的快樂和美好回憶。我認為除此之外什麼都不重要。”她說。
新英格蘭大學教育專家 Sally Larsen 表示,雖然私校並不一定意味著更好的學業成績,但公眾認為私校對學生的成績更好。
Larsen 說,家長們也會根據學校提供的課外活動來選擇學校,而公校沒有大筆廣告預算,來向家庭展示這些專案。
她說,私校入學人數增加的趨勢,可能會加劇社會不平等。

(墨爾本媽媽 Pooja Mathur)
而新聞的評論中,大家表達了不同的看法:
如果私校的學費 100% 抵稅就該鼓勵,但,不要提供一分錢的公共資金。

也許目前的公校沒有達到我們社群的期望???

私校在澳大利亞的普及證明了澳大利亞精神和民族認同已被扼殺,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令人厭惡的階級歧視模仿品。我們什麼時候不再是一個公平、平等、讓富有、時髦的貴族們自甘墮落的國家了?我希望有一天我們能有一個政府,不再將公校的資金轉移到私校,這樣我們就能回到一個公平、平等的社會。

我以為澳洲有生活成本危機呢。

“西郊私校入學人數激增”
我的孩子在西郊的私校上學。我沒有150萬到200萬的錢在東區買一套不錯的房子,進入一個好的公校的校區。而且,學校也不能保證適合我們的孩子和我們的家庭。
我們現在學校的許多家長朋友都有同樣的故事。

……
對這個問題,大家怎麼看呢?
(來源:時代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