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十三姐
現在我在國外參加一個公益活動,昨晚有記者打了個漂洋過海的電話過來,問我:“你上次和《北轍南轅》的官司有結果了嗎?”
我還納悶,好幾年了,怎麼突然有人惦記起這事了。
一問才知道,同一個編劇,陳枰,最近又被控訴“抄襲洗搞”,這次是關於最近的新劇《漂白》,被指和2012年發表於《南方都市報》的深度調查報告《漂白》出現“高度雷同”,原文作者是王猛。
我稍微瞭解了一下,跟我三年多前的經歷如出一轍,我們都是被讀者問了才知道自己的東西被陳枰直接“拿”去用了。
三年前的故事,可以戳這裡詳細瞭解內容和證據——想問問馮小剛:「北轍南轅」乾的這種事您知道嗎?
更如出一轍的是,陳枰也出了《漂白》同名書。三年多之前,在《北轍南轅》劇上線之前,她也出了同名書。包括之前陳枰編劇並被起訴抄襲的《推拿》,她也是出了同名小說。
看來套路差不多:出一本“高度雷同”的小說——根據小說改編劇本——拍出電視劇——然後被原創作者發現……



以上是對比證據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北轍南轅》電視劇的部分臺詞和《北轍南轅》小說的部分文字,和我的公眾號文章以及我的書《了不起的中年婦女》部分內容高度重合。
三年多前,關於這件事也有很多記者來問我,媒體相關報道也不少。

為什麼後來我幾乎沒再提這件事?
因為正如一些人的慣用說法:不要網路升堂,你既然覺得有問題,有本事你去告他們啊;還有人說“劇一火,你們就跳出來說抄襲” …….


後來我沒在網上說這事,但這個故事其實一直沒停。
第一,我起訴了。在2021年。
我在上海的法院起訴,法院也受理了。在庭前會議期間,被告方突然提出“管轄權異議”,也就是要把案子轉到被告方之一所在地“北京”,然後這個案子就真的轉到北京去了。
第二,官司持續近3年。2024年,一審判決出來了,法院認為被告的引用屬於“合理使用”,因此駁回我所有的訴求,所以,意思就是我輸了。
好哇塞是不是,OK,被告既沒有經過我同意,也沒有註明引用來源,但人家就算“合理使用”了。
第三,我提出上訴。然後就在上個月,我收到了二審判決。
簡單說:二審否定了一審的判決結果,不認為這屬於“合理使用”。但我還是敗訴,理由是二審認為我的作品在法律上不構成“作品”。

我就是個小老百姓,本來沒必要學習這些東西的。
人在家中坐,蒼蠅天上來,給了我機會我學習新的法律知識,我現在終於知道:像我這樣的情況,要麼是“人家合理使用”,要麼是“我不構成作品所以人家可以隨便使用”……
經歷了這麼漫長的撕扯,我沒有心力再跟大家嘮這種爛嗑了。
心累,失望,甚至是絕望。
這些結果,對無關的人來說可能就是一個“瓜”,隨便吃吃而已。但對於我,以及所有和我一樣默默耗時耗命來搞創作的作者來說,意味著我們必須要產生一個嚴峻的思考——
我們的文字以後遭遇這些從天而降的蒼蠅時,我們還要不要去打蒼蠅?
以前我也認為:你不打,我不打,難道任由它們肆意妄為?
現在我發現了:打蒼蠅不但勞命傷財,而且會讓我們更噁心。蒼蠅沒拍死,還粘了一手屎。
惡臭難聞,無奈憋屈。抬頭看看天吧,還發現竟然沒有任何人or神能保護或幫助我們。
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蒼蠅們如此無所顧忌地反覆來噁心別人。
原因可能有很多。但經歷了這一遭,我只能說不是“勝利者”,因為我輸了官司,我還有什麼立場說話呢。也許別人以後罵我們“碰瓷”,我們連反擊的資格都沒有,畢竟“法律也判你輸了呀”。

怎麼說呢,有時想想也只能怪自己,我只不過是個精力有限的普通人,普通敗訴者,只能這樣,無能為力,雖然我還是申請了“再訴”。
向法院提出“再訴”,是我關於這件事能走的最後一步,也是法律允許的最後一步。
我沒有太多期待再審可以推翻前面兩次的判決,但這是我對自己的一個交代。我必須要堅持走完這一步,才會覺得對得起自己。

這次又是陳枰擔任編劇的《漂白》被指抄襲,很多人第一反應可能又是“不可能吧,這麼大的編劇,這麼大的劇,怎麼敢如此明目張膽呢?”
有什麼不可能,有什麼不敢。
沒有經歷過的人覺得不可思議,但我這個當事人這三年多的日子可不是白過的。我非常瞭解版權方的姿態,也非常明白他們到底哪來的底氣。
所以對於和我有同樣遭遇的朋友,我首先表示同情和支援,但同時我也有點矛盾,我一邊非常希望你們不要退縮,去告,去給自己找回尊嚴;另一方面我其實又擔心,因為這條路我走過,如果再多一個“敗訴者”,那我只會更悲觀。

搞創作的人,其實心裡都非常非常清楚自己的東西是怎麼來的,是不是自己花了時間、精力、天賦和才華甚至吃了體力上的大苦才能創作出來的。
剽竊者們不費吹灰之力東拼西湊,略加改動,就成了自己變現的工具。這不是不尊重版權,這是完全不想做個人。
小時候學到了“人都是應該具備基本節操的,也是有是非判斷能力的”,我也是長這麼大才真的明白:還真不一定。
法律是道德的底線,如果總是倒逼辛勤創作者必須動用法律武器才能守住自己的作品,那道德這個東西就成了專門用來餵養蒼蠅的乳酪。


十三姐
魔都高影響力KOL
公眾號「格十三」「十三姐夫」「十三姐的下午茶」
著有《了不起的中年婦女》《了不起的中國媽媽》《帶夫修行》
微博@格十三
影片號「格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