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的時候覺得這個牛角很有特色
前言
這篇文章談不上專業,只能說是我作為一個注意力缺陷者的體驗。
僅以此文送給同樣有ADHD的大朋友和小朋友。
如果我自己的經歷對大家能有一點點幫助,這篇文章就寫得超值了。
一. 體驗專注達
2022年的冬天,我終於下定決心,我要把美國的律師資格考出來(俗稱叫考BAR)。學習了一兩個月以後,發現自己聽課尚可,但完全無法靜下心來學習。面對幾本厚厚的習題集,我甚至無法持續專注看2頁紙。
我一直知道我有注意力缺陷的問題,打小上課就走神,但是這件事之前不算困擾我,哪怕是人家說“中國第一考”的司法考試,我也就是在三四個月半開小差半刷題複習後400+的高分通過了。
所以啊,過去那麼多年怎麼過來的?不謙虛地說一句,四個字:
就是聰明。
但是考美國BAR這件事就不一樣了,看英文的。考試題目的英文並不算難,所以不是我看不懂英文,是而我真的要花比平時更多的注意力去集中思想閱讀。有時候讀了三行字,也不是不懂,就是注意力的問題,讀完也茫然不知自己在讀什麼,就三行字可能就要反覆讀三遍——這種感覺讓我很抓狂。
就這樣到了2023年年頭,我決定試一試“專注達”。專注達是一種治療注意力缺陷症的藥品,有人說有效果,有人說沒有。當時我因為自己無法專注學習,已經抓狂到有點抑鬱的狀態,就想試上一試。
我也擔心吃了專注達會不會成癮,但是我去看的那個醫生覺得專注達只要按照說明服藥,短期不太會有成癮的問題。於是我就開試了。
我的劑量是上午一片,中午一片。這裡再科普一下。很多人以為專注達是一種“鎮靜劑”,可以讓孩子“安靜下來”來學習。但事實上,專注達是一種興奮劑,是讓孩子在面對不感興趣的東西的時候,也可以提起精神來。
(寫到這裡的時候,我其實很為那些和我一樣有專注力問題的孩子感到難過。難過的不是問題本身,而是父母根本就不瞭解他們。很多父母只想著“怎麼解決問題”,卻不曾想過真正去了解自己的孩子。)
吃了專注達幾天以後,我就發現問題了。
專注達對我來說算是有用的。我發現我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是有“生理性走神”和“心理性走神”(這名字是我自己發明的哈哈哈)。
我指的生理性走神,就是自己也控制不了自己的那種走神,我也不想走神,但是我就是走神了。這種走神從小到大一直伴隨著我,甚至誇張到參加嚴肅考試的時候,我也要走幾下神。
而心理性走神,是我可以控制的。舉幾個例子。比如說,我在學習的時候,可能由“生理性走神”引起的我忽然想到了一件毫不相干、莫名其妙、八竿子打不著的其他事:
-
把桌子擦一下吧。 -
我有一本很好看的本子找出來。 -
照相機忘記充電了。 -
看一下誰誰誰的朋友圈
……
這些事可能是我走神的時候一閃而過的念頭,但是我到底是要把這些念頭扼殺在萌芽裡,還是說我要去把這些念頭給付諸實踐,就完全是我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的範圍了。
專注達在一定程度上,是能解決我的“生理性走神”的,也就是說,它讓我生理性走神變少了。但是,它並不解決我的“心理性走神”,當我“生理性走神”的時候,那些念頭冒出來的時候,我是不是要離開現在的任務,去做其他事呢?這仍然是我的糾結。
也就是說,專注達本身並不解決“學習習慣”的問題。
學習習慣是什麼?就是我現在打算學習3個小時,那這三個小時我就心無旁騖,我就趕緊學習,我就別想有的沒的,我就儘量要把這段時間的效率最大化。就算我想到了很好玩的事情,我也不要去多想,我就還是要把專注力放回學習上來,我的屁股也不要挪窩,我也不要去拿我的手機。
說起來容易,做來是難的。所以我那個心理醫生說:“專注力是一種奢侈品。”
很多人把專注達當成是神藥,甚至覺得ADHD只要吃藥就可以好了——我覺得這是對專注達極大的誤解。
我吃專注達吃了一個月,就沒有再繼續。後來也沒有再吃過。
原因如下:
-
專注達因為是興奮劑,一定程度上引起我的睡眠問題。 -
我發現專注達並不能幫助我建立好的學習習慣——但對我而言,如何不讓“我自己”來打擾我自己的學習,才是我當下最重要的命題。 -
我又懷孕了,老五在2023年9月出生。
懷孕肯定是不能吃這個藥了。但是我的學習還要繼續。所以我開始探索其他辦法。
這時候,我已經38歲了。經歷了上海疫情,國際搬家,我對自己整個人生都充滿了失控感。
二. 學習動機
到了米國以後,我仍然無法專心學習。因為全家空降到一個新的環境,真的不是我推諉,事情實在是太多了。這裡省略掉中間的心路歷程幾千字,就談談關於學習的幾個里程碑式的事件。
-
事件一:
我當時考慮要不要買個蘋果手錶,問了我的好朋友。他問我,想買手錶的原因是什麼?我說,我就想少看點手機。他和我說,那蘋果手錶不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想要好好學習,那就要挖掘自己學習的動機:確定這是自己想要做的事,就自然不會去看手機了。
他的說法讓我大受啟發,我後來一直提醒自己:這件事確實是我自己想要做的,我要把這件事做好。
-
事件二:
我在2023年8月參加了美國律師考試的職業道德部分(MPRE)。這個考試並不難,但是好像考駕照的交規一樣,它的透過分數非常高,也就是說,對這個考試的知識,不能只追求60分及格,而是要追求考到86分以上。我在這個複習的過程中,也是仍然不斷走神,直到考試那一天,離自己的複習計劃還差了一口氣沒完成。一直到考試前的半小時,我還在看書。直到我關上書,還有40多頁沒看完(真是絕望)。考試的時候我肚子已經很大了,坐在那裡一小時都讓我覺得很不舒服,但是我竟然一次性通過了。
這個經歷讓我明白了:雖然我可能沒有辦法完成我的學習計劃,但是完不成學習計劃,並不表示我就達不到我的目標了。
-
事件三:
我聽了一個培訓機構的一個考前突擊課程。課程說是說7天,實際上要14天,培訓機構大概就是用中文以飛快的速度把整個bar的七門大法總結概述一下。那次聽完課以後參加考試我並沒有考過,但是,聽完課以後,我忽然感覺我對這個考試的大框架有了一個概念,我有一種“開竅”了的感覺。
我覺得對於ADHD來說,對學習(包括任何其他事)有一種掌控感是很重要的。就是自己內心要相信這件事我能做好。我們其實不介意重複做一件事,但是如果覺得這件事做得沒有意義,我們可能就會完全不做。
以前我想考BAR,我自己也不知道我自己為什麼想要考。在國內做刑事,考BAR感覺毫無用處。另一方面,我感覺自己的英語水平也不足以支撐我來考bar。我是在英國讀過書,但是翻一翻考試的題目,還是有很多很多單詞看不懂,我也很怕自己付出沒回報,虎頭蛇尾,浪費時光。所以我在最開始的時候,就是什麼也沒幹,每天都在干與不幹之間糾結,純心理內耗。
但在經歷了以上三件事以後,我開始認定,這個考試我是要考的。原因如下:
-
我覺得美國法蠻系統的,挺有趣的。 -
我想在40歲前再學一點東西,複習這個考試真的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
我覺得我是具備可以考出來的能力的。
但我現在回頭看的時候,我覺得這個“心理內耗”也是一個必要過程。人想要學習,最後都必須自己建立一個目標,然後下定決心,努力追求。但是這個下決心到開始努力的過程,有的人可能花三天,而有的人可能要花三年。
我知道很多父母對孩子的吊兒郎當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但是實際上,人下定決心,決定開始吃苦,這是很難的一件事。甚至連主上十字架前,祂也是求父可以挪去這杯——很感恩我老公在這個過程裡,看著我不斷糾結,啥也沒做,並沒有催我,而是一直鼓勵我,告訴我,我是可以做到的。
到了這時候,我感覺我的複習之旅算是“入門”了。這時候離我最開始下決心考這個考試,已經過去了一年了——是的,單單從下決心,到複習“入門”,啥啥也沒幹,我就花了一年。
我特地把上面這段寫下來,是因為我發現“學習動機”對於專注力其實是很重要的一件事——這恰恰是現在的國內教育最最缺乏的。在後來的學習中,我領悟到:一個人只有自己真的想要做一件事,才會付上全力去做。被推著走,都是走不長遠的。
三. 開始學習
囉嗦的話就不說了,我覺得對於我來說,開始學習需要兩件事:
-
一張舒服的書桌。 -
一個可行的計劃。
先聊聊書桌。
我知道書桌這件事看起來很扯淡,但是書桌對我真的很重要。就像我前面說的,我學習的時候喜歡東摸西摸,一張大書桌,所有的東西都觸手可及,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個學習環境。
我非常喜歡宜家的高低可調節的書桌。有時候坐著扭來扭去不舒服了,就可以按個按鈕,把桌子調高調低。而且宜家的書桌的寬度是80公分,寬的書桌可以把書,文具,小抽屜,把各種東西放在前面。要看書的時候還可以把電腦一推,就把書本放在面前,非常方便。我自己用下來,60公分的書桌完全不夠我用——但這是大部分書桌的標準尺寸。
補充一句,大家知道我的,我這個公號不搞商務,我完全沒收宜家的錢,是他們收了我很多錢。我們城市沒有宜家,我在網上買的桌子,讓宜家從幾百公里以外的城市送過來,為此宜家還惡狠狠收了我一筆運費。
但是,毫不誇張地說,我嘗試過很多書桌,最後,只有宜家的書桌能讓我靜下心來好好學習。
再聊聊計劃。
我從來不是那種制定一個計劃,就可以把計劃從頭到底完成的人。
所以在開始學習以後,我不停修正我的計劃,這個過程讓我很沮喪,但是我在中間也學到了很多:
我知道了自己的學習的模式:我在開始的2小時比較有效率,隨後效率就一路遞減。一天學習5小時相對還是有價效比,如果一天學習8小時,實際上後面3小時的有效工作時間可能只相當於第二天的1小時了。
我還發現,雖然晚上工作確實非常有效率,但是如果想要長久完成自己的計劃,就還是要節制生活,要把睡覺也當成一件重要的事情來對待。因為不論今天完成了多少事,有多麼有效率,第二天如果渾渾噩噩幾乎沒幹什麼,那再有效率的一天也會被第二天抵消——如此,倒還不如就不好不壞地堅持。
我覺得最開始的計劃不需要詳細到每天要幹嘛,有一個大的方向就可以了。比如,我想要把這兩本書看完——這就是一個計劃了。
在這裡我要特別提一句 ,我發現對我來說:如果學習“時間特別緊迫”,我反而無法專注讀書。因為我總是被那個結果打攪,感覺心裡緊張。我反而喜歡從從容容地學習,這樣我有時間來把每個我不理解的概念都搞清楚,我覺得這個過程對我建立學習自信很重要。
所以也請各位家長不要催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坦白說,催是沒有用的。給更多時間可能才是對的方法。
四.學習過程
具體學習的過程在《還有三天就要考Bar了》一文中也有提到。
最開始的幾個月大概就是不停走神不停逼自己要繼續學習。但是我慢慢感恩,我發現上面那位,是在幫助我的。我發現我走神沒有以前那麼厲害了,有時候甚至可以持續學習幾個小時。
並且,經過幾個月的學習以後,我領悟到了:
對學習來說,所有的捷徑,全部都是彎路。
學習沒有捷徑好走,就是踏踏實實把每個問題都搞懂。
就是這樣。
2024年2月的考試,我的分數沒有到加州的及格線,但是我覺得這個過程很珍貴,因為我已經渡過了學習最困難的“開荒”階段,進入了一個更高的層級。
2024年3月,人家考完決定休息,而我決定我要繼續學習。這時候我已經不是很在乎是不是能在7月考出考試,我更在意的事情是,我到底是不是真的把這些知識搞懂了。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把幾乎每門課都重新學習了一遍。其中民事訴訟法學習了我幾乎整整一個月,學到看到民事訴訟的題目就想要吐的感覺。
這一遍結束以後,我的感覺是,喪氣。
我原來以為這樣又來了一遍,我的水平會直線上升,但實際上,我發現我邊學邊忘,學再全,忘得快,又有什麼用呢?
這時候有一個影片鼓勵到了我。它說學習的水平提高,總體來說,是學的時間越長,分數就提高越快。但是它的過程並不是這樣的一根直線。相反,它是一個曲線上升的過程。在某個階段,感覺學習很多都沒有進步,但是一旦過了那個階段,就會看到自己的顯著進步了。

這個曲線圖鼓勵了我很長時間。
2024年7月,還有最後一個月複習。我仍然感覺毫無把握,灰頭土臉,灰心喪氣。但回頭看,7月的效率其實是最高的。整個7月,我咬著牙把所有的課又從頭到底過了兩遍。
這一次考試,感覺就完全不同了。考試完了以後,我和楊先生說,我覺得我不再是以前的那個我了。
我把這些過程寫下來,是因為我發現考bar真的還是很有意思的學習過程。就我在這個中間,是能夠感覺到自己的提升的。
我講笑話,就感覺自己在練九陽神功一樣,第一層,第二層……一層層的上去,你都能感受到。這個考試的學習你可以學到九層,但是實際上,大概到達第四、第五層左右,你就已經可以透過考試了。
如果把眼光放在第四第五層上,就會有很多應試的學習方法,但是你的水平也就那樣了
而你如果把眼光放在第九層上,那就可以學得很紮實,也不會覺得枯燥——因為新鮮可學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雖然說得很虛無縹緲,但是這就是我的真實體會。
所以我的另一個啟發是,在讓孩子立學習目標的時候,也要立意高遠。不是說學習就是應試複習,透過中考,透過高考就好了,而是要想到,高考的學科是基礎,大學還要繼續學習,以後都要用的,所以就要把這些東西都踏踏實實地搞懂。
五.高齡學習者
我在沮喪我為什麼總是記不住的時候,楊先生和我爸媽總是安慰我,說我年紀大了,也不太可能記憶如20多歲那麼好了。
但是對於這種說法,我是不服氣的。
十幾二十多歲的時候,或許記憶是好一點,但是那時候因為沒有學習動力也沒有專注力,我整天整天都不知道自己在幹嘛。我現在看我的孩子也是這樣,成天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浪費。
以前我很著急,但是我現在沒有很著急了。
因為一個人到底要什麼,只有自己才能發掘。別人說什麼都是無用的。
所以我現在鼓勵孩子也要去深挖自己學習的真正動機。
我現在的理解能力比20多歲的時候要高出了一大截。耐心,堅持,都比那時候要好得多。我從2024年4月到7月,四個月的時間,除了主日以外,每天都專心學習——這在以前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我開始接納自己,就是看了會忘記,但那又如何。這不是我的缺點,而是我的特色:我就是這樣一個人,我就是這樣學習的,我也是這樣一路過來的。甚至到考場上考試的時候,我還是一直走神,但是我時間也沒有來不及——只是憑感覺做,少了一點思考的時間。
考完以後,我感覺我考得一般。我爸問我,大概幾成希望能透過,我說7成吧。
選擇題感覺還行,雖然出來就發現做錯了好幾題。但是作文的發揮就很一般了,憲法和公司法的作文寫得像狗屎一樣。完以後一直在後悔,那篇憲法作文,就是那種一齣考場我就意識到問題在哪裡了……
我朋友問我考得怎麼樣,我回復了她三個字:
離大譜。
不過,這離大譜的考試,昨天出了成績,我考了283分。
美國統一律師考試,成績在41個州通用。各州的及格分不同,最低260分,紐約州266分,夏威夷270分,最高的是阿拉斯加州要280分——但不論怎麼樣,283分到哪裡都夠用了。我開玩笑說,也算保留了以後給愛斯基摩人做律師的可能性了。
結尾
關於考試的具體複習過程,我會另開一篇文章。
這一篇文章只是想分享自己和“走神”這件事的鬥爭過程。
我打算明年2月再去考加州的律師考試,我仍然是對自己沒有什麼信心。我還是有很多不懂的地方,這次考試還暴露了我很多寫作的問題。我希望自己可以好好利用後面的150天再學習幾輪。
所以本來明年3月前不想寫公號的,寫公號真的好麻煩的,除了碼字,還要調整格式,還要配圖,每次還要冒出幾個思路很奇怪的留言,哈哈哈。
但是我知道開學對於很多ADHD的同學來說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所以還是想把以上經歷寫出來,與各位共勉,希望給大家一點鼓勵。
願我們一起努力,共同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