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怎麼誇孩子時,就把這5句話背下來

點選上方藍字👆薩提亞實用心理學”關注我,加星標★
每天學點親子|婚姻|個人成長,每天成長·進步·幸福
預約心理諮詢(收費):請後臺回覆“心理諮詢”
近期課程諮詢(收費):請後臺回覆“課程”
真正的自信是真實自我的接納,是對自身感受的確認與信任,雖然很多讚美能帶來短暫的愉悅,但當孩子面臨真實挑戰時,浮於表面的信心往往不堪一擊。
——薩姐
作者:錢志亮
來源:錢志亮工作室(ID:qzlgzs)
如今的父母並不吝嗇誇獎,然而在具體的生活中卻發現:我們總是把“好孩子”掛在嘴邊,孩子依然表現得很糟糕。
到底是誇獎沒用,還是孩子難教?
無論哪個時代的孩子,都渴望獲得正向反饋。
只不過,大人使用的讚美方式和頻率,造成了效果的差異。
知道如何誇孩子最有效,我們首先需要明確:讚美的根本目的究竟是什麼?
是為了讓孩子自信?讓孩子對自己感到滿意?讓孩子感覺良好,擺脫種種失望?
事實上,真正的自信是來自真實自我的接納,是對自身感受的確認與信任。
這也是許多讚美無法讓孩子表現更好的根本原因——雖然好話能帶來短暫的愉悅,但當孩子面臨真實挑戰時,浮於表面的信心往往不堪一擊。
那些充滿誇張成分的讚美非但不能幫助孩子認識真實的自己,反而會讓他們形成對外界評價的依賴,甚至阻礙其對負面情緒的接納,評判式的誇獎因此收效甚微
幫助孩子從內部建立起對自己的認可,幫孩子看見成長的力量這才是我們想要鼓勵的東西
今天分享5種自帶“成長導航”的誇娃金句,讓每一次誇獎都成為孩子自信的源泉。
01
描述努力
在誇獎孩子時,重點應放在過程而非結果上。這樣做能讓孩子關注正在做的事,而非外界的評價。
例如:
看見過程:媽媽發現你背課文時會把長段拆成小段背。
命名品質:你反覆思考錯題的樣子,就是老師常說的鑽研精神。
描述努力是在教孩子關注做事過程中真正重要的部分。
當我們關注孩子的努力時,就是向他們傳達這樣的資訊——做好一件事,不需要太多的天賦,而是可以透過努力不斷提升能力。
這樣的誇獎能帶來什麼改變?
  • 更關注學習過程,而非僅僅追求結果
  • 更願意挑戰困難,因為知道能力可以提升
  • 減少對失敗的恐懼,把錯誤看作學習機會
有這種心態的孩子在面對新的困難和挑戰時,更有可能積極嘗試。
02
描述進步
有的父母誇孩子,喜歡孩子和其他人相比,比如“你比其他小朋友厲害多了,橫向的比較越多,孩子的壓力也會越大。
當我們不得不關注結果時,可以結合孩子的進步來誇獎:
你今天上臺時比上次放鬆多了!
比起上週,今天跳繩多堅持了2分鐘!
去年這時候你還害怕下水呢!
我們把關注點放在孩子自身的進步上,透過對比現在過去,讓孩子直觀看到自己的成長。
這種方法能培養三個重要認知:能力是可以不斷提升的進步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每個階段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如此一來,孩子看到自己不斷變化和成長的過程,方便確立正確的目標,找到前進的方向。
03
述所見
關注是鼓勵孩子的最好的方式之一。
描述你的所見便一種關注。
想象一個孩子將畫了很久的畫捧到你的面前,睜大眼睛看著你,眼神里寫滿了求點贊。
這時候,比起好聽的話,他更希望你能停下來,認真地看看這幅畫。
如果你能借助語言細緻地描述你所看到的內容,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付出被重視被關注:
  • 這些飛舞的花瓣讓我感覺春風撲面而來。
  • 你用了深淺不同的藍色來畫海浪,近處的顏色深,遠處的顏色淺,很有層次感。
這樣的描述雖然聽起來不像傳統意義上的誇獎,卻能讓孩子感受到被真正看見的喜悅,
這時候,你的關注就是自帶鼓勵色彩的。
愛的管教》的作者貝基·A.貝利曾說:
“孩子要求受關注,而不是被評判。但是成年人傾向於評判而非關注。”
積極關注是促進孩子成長的關鍵因素當我們用描述所見代替評判時,就是在給予孩子這種珍貴的關注。
04
描述感受
培養孩子的自信有時候我們也要教孩子信任自己的感覺。
當孩子糾結是否分享玩具時,比起說這才是乖孩子,不如告訴他:
捨不得分享對嗎?有這種感覺很正常。
但是你很喜歡弟弟,你也想和他一起玩。
這句話裡藏著關鍵資訊:你的感受被看見了你的感受不可恥,你有能力化解自己的負面感受。
我們將他們的感受描述出來,是在表達我們相信他們的感受是正常的並且可以應付的。
父母越是關注孩子們的內心世界,給予他們充分的情感支援和理解,孩子們也就越是能夠學會尊重自己的真實感受,正視自己的真實需求。
05
提問式讚美
什麼是提問式讚美?
比如:
“哇,這個主意真特別!你是怎麼想到的?”
“你是怎麼想到要畫這個的?”
“你是怎麼想到那道數學題的解法的?”
如此追問給孩子一個機會來詳細說明自己的想法,遠比一句你真棒更有力量。
當我們用“你是怎麼想到……”來替代對結果的讚美時,孩子會感受到:
大人真正關心的,不僅是他的成果,更是他思維的過程和細節。
這種提問式讚賞,能幫孩子學會回顧自己的思考路徑
真正的欣賞,好奇對方眼中的世界。
當孩子發現你對他如何思考感興趣時,他會相信:自己的靈感、邏輯甚至天馬行空,都是有價值的
這種內在認可,遠比外界的掌聲更能滋養成長。
誇孩子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以上話術僅供參考。
真正的誇讚應結合孩子的性格、具體行為及成長需求,才能發揮積極作用。
作為父母,我們需要細心觀察孩子的行為,並經常自問:我的方式對孩子的自我認知有何影響?
持續的反思能幫助我們學會具體、真實、恰到好處地表揚,讓孩子在鼓勵中培養自信、獨立和韌性。
文末點個在看,願我們都能學會正確地誇孩子,滋養他們的心靈。
-END-
來源:錢志亮工作室(ID: qzlgzs),致力於為家長提供專業、實用的育兒知識和理念。

我們的影片號會有導師分享心理學內容影片!
歡迎大家收看和關注,也請點在看和轉發支援
點選下列標題,檢視近期其他課程安排:
關注薩姐,檢視更多精彩內容▼
你的每一個在看,我都歡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