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娃在一陣誇誇聲中迷失了自我……

最近我在家裡啟動了一個親子社會學實驗專案,專案靈感來源於大聖自己編的一個故事。
大聖自小就愛和他爸玩編故事的遊戲,書上看到一個情節,動畫片裡演的片段,隨意拼接後,就成了他們倆聊天的主角,並且沉溺於自己營造的虛擬世界不能自拔。
其實兩個人也沒什麼原創能力,上一秒編的情節,下一秒爺倆就接不上了,但這並不重要,主打一個隨性和開心。
前段時間,大聖把在某本書上看到的一個片段移花接木到了自己的虛擬帝國中,創作了一個“鼓勵國和批評國”的故事,大意是在鼓勵國裡,不管幹什麼事兒都會得到鼓勵,哪怕是犯了錯誤,也不會被懲罰和責罵,但是在批評國裡,不管幹什麼事兒都會得到一頓批評。
我一聽,這個鼓勵國不就是網上流行的“誇誇群”,“彩虹屁”麼?
我問他,那你喜歡生活在鼓勵國麼?
大聖頭點的像是啄米的雞,“那當然,能在鼓勵國生活簡直是天下最幸福的事”。
“ok,從今天開始,我們家實行鼓勵國制度,以後對你只鼓勵,不批評。”
大聖原本將信將疑,但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 ,這個小孩就接受了一場徹底迷失自我的考驗。
坦白講,毫無底線地表揚一個處於8歲年齡段的小男孩,是一個特別大的挑戰,即便是你已經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預設好立場準備大幹一番,他們總能不經意的用原始本能點燃你內心的怒火。
不過還要特別感激這兩個多月來備考教資過程中所培養出來的職業情操和專業素養,大大塑造了我的內心堅韌度,以及對小孩的包容程度,並能使我的怒火能靈活且隨機的轉移到老笨身上去。
對大聖的誇讚是從做手工開始的,大聖的動手能力是比較堪憂的,偏偏又虛榮心比較強,學校組織的活動他都有參加的意願,每次一回來先天馬行空的設計一番,到了動手環節直接over,最近一次的手工作業是要利用可回收材料設計一個玩具。
大聖按圖索驥的用紙杯和橡皮筋做了一個小火箭,沒想到竟然真的得到了個大獎狀。
回家後,我們對他吹捧了一個極其誇張的彩虹屁,美的大聖恍惚間覺得自己是千百年少有的手工奇才,非遺匠人附體。
這張獎狀也給予了他極大的虛榮心和自信心,同學都想體驗一下他製作的手工玩具,他給人家限量排號,每天只能3個人玩,剩下的要預約。
不過第二天同學們的新鮮勁兒就過去了,大聖也忘了自己的榮光,因為我們又給他續上了新的彩虹屁。
那天語文老師佈置了一篇作文,開始大聖並無頭緒,著急的頭頂冒火,我對他說,“你在文字上很有天賦的,你看你給同學們編的故事,大家都愛聽,你做閱讀題的時候,經常會有讓人眼前一亮的解答……”
大聖的眼神從一個字都憋不出來的悲傷絕望過渡到了靈感醍醐灌頂的恍然大悟,奮筆疾書……
相比起那些不好忽悠的早熟孩子,大聖特別吃這招,每次他憤怒、調皮或者心情不好的時候,幾句彩虹屁就讓他飄飄然起來,尤其是在和別人聊天的時候假裝不經意的誇,療效特別好。
他寫作業溜號的時候,我就假裝和老笨聊天,“老師說咱兒子現在專注力提升的特別明顯,學習溜號的次數明顯減少……”
耳聽八方的他立馬就坐的筆直,效率拉滿。
書包沒收拾利索的時候,假裝在門外聲音提高,“我聽XXX回家誇咱兒子,這學期的自理能力像是變了個人啊……”,間隔片刻推門而入,你保準能收穫一個整潔的書包。
但是夸人也真是挺考驗技術的,你得針對他的行為找到具體能誇的點,不能盲目尬誇,否則他自己都不信。
打個比方,考試得了80分,你非得說“考的太棒了,簡直是天才啊”,孩子肯定聽出來那是反諷!
但是你要說,“這次卷面比上一次要整潔,分數也提升了5分,看得出來你這段時間有在努力。”
孩子的接受度就很高了。
如果實在是不知道咋誇,去某寶買個誇誇群服務,體驗一下人家是如何服務客戶的,但他們肯定沒有咱這當媽的耐心和真誠。
試驗雖然只進行了一個多禮拜,大聖有了肉眼可見的變化,彩虹屁就像是啟動機器的開關,點火就著,冷卻時間稍長一點,他還會主動找個藉口,讓我們誇一誇他。

當然,在親媽濾鏡和硬著頭皮彩虹屁之間反覆橫跳也是很費媽的,有時候,家長只要負責提供充足的情緒價值,孩子就能靠自己打怪,那感覺也很有成就感。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