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授權轉自:普象工業設計小站
ID:iamdesign
藏不住了。
狠狠炫耀一下我的“網際網路新閨女”:牛牛。
又名“人間清醒 · 金句製造機 · 牛”。
3歲寶寶自有一股“頂牛”氣質,一張小嘴咔咔亂殺。
“舒適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即使你喜歡我,你也不能為難我。”

從樹上掉下來的花美美地戴在頭上:
“這叫,免費的美麗。”

人生中第一次自助餐:
“這真是物質極大豐富,人們為所欲為。”

夜裡被拉去賞月,眨著惺忪的睡眼,
小手一揮便化作大詩人,形容夜幕裡皎潔的月光是:
“月亮在倒牛奶。”

哪怕語文老師來了,高低都得打滿分。
這信手拈來的語言能力,給螢幕前的叔叔姨姨們都驚出了羨慕的淚花。
嘩嘩漲粉600W+,獲贊超7000W。
“哼,又是被小小萌娃治癒的一天~”


反內耗的小老師
誰懂?
很多內耗十幾年的年輕人,在牛牛的影片裡找到了極大的安慰。
當社恐i人因為一場失敗的社交而輕輕碎掉時:
“你只是還沒有準備好一場盛大的社交。”

“與其怪自己狀態不好,不如說是對方運氣太差!”

若是運氣不好,碰上對方指責你脾氣差:
“你不是一上來就著急的,
你的耐心像一杯水一樣被慢慢倒掉了。
是因為對方一直沒有理解你。”

聽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每個在人際交往上悄悄難過的年輕人,都會笑著走出牛牛的影片。
比如當你抹不開面子拒絕朋友的請求時:
“別讓不好意思給耽誤了。”

當你苦惱怎麼跟陌生人聊天時:
“說話怎麼會害怕呢?說錯了就說錯了,也沒事的。”

當你做錯事向朋友道歉後,沒收到理想的回應:
“你惹人生氣了,道個歉就希望對方呲著大牙給你笑,
這叫,不合理預期。”

“與其怪對方緩得太慢,不如以後少惹對方生氣。”

不少人眼裡,牛牛簡直活成了理想中的模樣:自信大方,拒絕內耗。
遇上別人嘲笑自己長得不好看
,第一反應是:
“(說我不好看)
有幾種原因,第一種是他們不懂審美,
第二種是他們的眼睛近視了,
第三種是他們沒看清楚。”

由於個子矮不用買景點門票,小小驕傲一下:
“這就是,矮人的優勢。”

不小心摔了鼻子,哭得稀里嘩啦,變成了小花貓,
事後又不好意思,替自己小小挽尊一下:
“一滴眼淚都不流,鼻子會怎麼想。”

給媽媽表演節目搞砸了,提前打好“預防針”:
“媽媽,你要是不會誇,就祝福。”

戴了一星期的牙套,牙齒變得漂漂亮亮,
第一件事是不忘表揚自己:
“最酷的是我的毅力,牙好了就算順路白送。”

當牛牛的“名言警句”傳遍全網時,誰又能想到——
有朝一日,自己的人生導師
竟然還沒上幼兒園

。


暖心小棉襖
不僅能說會道,
私底下,牛牛還是個不折不扣的“媽寶女”。
當媽媽抱怨工作太累時,立馬送上愛的親親:
“kiss is coming(一個親親在路上)~”

媽媽即將出門旅行時,貼心囑咐:
“要照顧好自己哦~”

媽媽回憶小時候被欺負的事,暖心安慰:
“媽媽,你不用難過,當時你只有一個人哦,
如果我很久以前就認識你的話,
我會跟你站在一起。”

媽媽生日時,獻上深情的告白:
“謝謝你出生以後,一直在等我,媽媽!”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小棉襖,
他們的世界裡,是絕對不允許任何人說父母不好的。
知道有人嘲笑媽媽笑聲難聽,小嘴一嘟:
“笑聲有什麼好聽難聽的,笑起來的人永遠都不會難看!”

哪怕是媽媽本人也不行。
聽見媽媽指著照片說自己老得很快,急得直拍小手:
“不是你很快變老,是你照片拍得太少。”

偶爾還能給媽媽上一課。
因為爸媽出門時有事耽誤了,導致錯過了公園的售票時間,來不及進去。
明明提前期待了很多天,可牛牛卻反過來安慰媽媽:
“我有個好主意,我們可以去別的地方玩。”

劃重點的是,媽媽並沒有說,錯過了就算了,
而是和牛牛約定好,隔天再來,而且真的早早就到了公園。
滿足心願的牛牛也十分配合地給足了情緒價值,
不僅比了大拇指,還誇誇說:
“媽媽,你真棒啊。”

最後更說出了一番出乎預料的金句:
“因為你贏得了我的信任,
所以當你想用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來花哦。”

嗚嗚給叔叔姨姨們都感動壞了。
就是說,小小年紀怎麼能做到這麼懂事的呢?
由於狗毛過敏(疑似)全身腫得紅彤彤的,還奶聲奶氣說:
“你可能得花點錢了,我廢了。”

看病期間,媽媽忘記了答應過牛牛“問有沒有甜的藥”的事情,
第一時間不是耍小脾氣,而是提醒媽媽“要甜的”。

等媽媽因為忘拿藥的事而過來道歉時,體貼說:
“人總是會忘記的,所以才要時常提醒。”

過3歲生日時,當媽媽問起,
同樣的蛋糕,為什麼這次格外高興時,給出了超暖的回答:
“2歲的時候,我不知不覺把快樂吃掉了;
3歲的時候,我已經知道自己現在特別幸福了。”

小小年紀,牛牛就像個小大人一樣,
可愛又懂事,叫人心軟軟~

陪孩子一起成長
俗話說得好,
每個可愛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對“懂事”的父母。
“懂事”要素之一,是要經常誇誇。
抽血時沒有大吵大鬧,要誇誇:
“你太棒了吧!”

完整地背誦了一首古詩,要誇誇:
“哇哦,你太厲害了吧。”

拒絕了別人不合理的請求時,也要誇誇:
“媽媽太為你驕傲了!你真的很厲害!”

不只是“嘴甜”,
“懂事”的父母還要學會敢於“彎腰”,
忘記了答應過孩子的事情,要及時道歉:
“Sorry,請你原諒我,可以嗎?”

不小心做錯事把孩子惹哭了,怎麼辦?
付出100%的真心向孩子道歉:
“你那麼難過,我還笑了,十分對不起。”

接著要知錯能改:
“這個我覺得有希望改正,你願意給我機會嗎?”

當然作為“懂事”的父母,最重要的一件事是——
不論何時何地,永遠都不要忘記,告訴孩子自己有多麼多麼愛Ta。
哪怕孩子做錯事,惹自己生氣了,也不能說狠話哦。
“剛才我發脾氣,你還愛我嗎?”
“當然了,寶貝。”

“你高興的時候,我愛你,
你笑的時候,我愛你,
你哭的時候,我愛你,
你生氣的時候,我也愛你,
我一直都愛你。
甚至是當我生氣或著急的時候,
我還是一樣在愛你。”

當叔叔姨姨們為牛牛的詞彙量震驚時,
透過影片裡所呈現的那些生活點滴,你會發現——
背後離不開父母的悉心教育。
給予足夠的耐心和愛心,設身處地地共情孩子的每一個感受。

有人抱怨過,為什麼影片裡媽媽一直在說話?
別忘了,牛牛隻是個3歲小盆友,
很多時候不能準確地總結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
而媽媽就是牛牛的“翻譯”員,
每當牛牛說完後,媽媽又用自己的話重新說一遍,
並詢問牛牛是不是這個意思,
日積月累,牛牛才能慢慢地準確表達自己。

還有一個印象深刻的畫面是,
服裝店的前臺桌面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氣球花束,
店員讓牛牛挑選一個作為小禮物,
過程中,牛牛無意間把擺好的花束翻得亂七八糟的。

這時,媽媽第一時間的反應不是制止責怪,
而是等牛牛挑選好喜歡的花束後,
言傳身教,陪牛牛一起收拾好被翻亂的花束。

有一種說法:孩子是父母精神生活的一面鏡子,
養育孩子的過程,也是一個在和童年的自己對話的過程,
重溫自己的起點,從而完整地體驗生命的輪迴,
再次體悟所謂成長的意義。

資料來源:@寶力龜龜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下小IN
每天會分享INS新資訊
長按新增訂閱
Share the World's Moments
InstaChin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