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金融|建立健全碳足跡管理體系:持續推動碳足跡落地——綠色金融月報(2024年6月)

綠色金融,ESG,碳達峰碳中和
市場資料:綠色債券方面,截至2024年6月,全球符合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標準的貼標綠色債券累計發行規模達到3.15萬億美元。境內市場方面,根據Wind資料統計,截至2024年6月,中國境內市場貼標綠色債券累計發行3.74萬億元,存量規模2.04萬億元。其中,2024年6月,中國境內一級市場發行規模515.03億元,二級市場交易規模為1342.44億元。綠色信貸方面,根據人民銀行釋出的最新資料,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本外幣綠色貸款餘額33.77萬億元,同比增長35.1%,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間接碳減排效益專案的貸款合計佔比66.8%。全國碳市場方面,截至2024年6月末,全國碳市場碳配額累計成交4.64億噸,累計成交額268.4億元,其中,6月成交量398.7萬噸,環比增長38.4%,總成交額為3.66億元,環比增長34.9%。
國際重要政策與事件:歐盟27成員國投票通過了《自然恢復法》;日本與歐盟將為推進去碳化制定共通規則;泰國:備戰歐盟CBAM,2025年開徵碳稅;德國透過《氫能加速法案》;瑞士批准促進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法律;馬來西亞將在烏茲別克建設兩座光伏電站;英國國家電網宣佈史上最大電網改造計劃;丹麥就徵收二氧化碳農業稅達成協議;沙烏地阿拉伯將啟動全球最大規模的可再生能源資源普查;俄羅斯與烏茲別克將聯手建設核電站;加拿大計劃建設龐大制氫廠網路。
國內重要政策與事件:國家發改委等八部門組織開展《綠色技術推廣目錄(2024年版)》;六部門釋出《關於開展風電和光伏發電資源普查試點工作的通知》;國家發改委等五部門釋出鋼鐵、水泥等四行業節能降碳行動計劃;兩部門公開徵求《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系統安全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的意見;兩部門發文:深入推進“信貸易”工作;金融監管總局釋出《關於推進普惠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生態環境部:將在全國65個海灣開展拉網式海洋垃圾清理行動;工信部公開徵求對《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的意見;國家能源局釋出《關於啟用國家綠證核發交易系統的公告》;上海市釋出《上海銀行業保險業建設供應鏈金融示範區行動方案》;上海市釋出《上海市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的通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海區域中心正式啟動;內蒙古:支援新能源大基地佈局制氫專案,促進新能源消納;湖南省印發《鋰電池及先進儲能材料產業三年行動計劃》;瀋陽市:全力打造“儲能之都”、“北方氫都”;寧夏回族自治區:確定新能源利用率下限為90%;江蘇省:因地制宜開發分散式風電,高效推進老舊風機改造升級;河南省釋出《關於實施第一批源網荷儲一體化專案的通知》;廣東省新增7.5億元海上風電補貼!;香港特區政府釋出《香港氫能發展策略》;北京朝陽區釋出《徵集朝陽區2024年節能減碳專案的通知》。
機構綠色金融實踐:亞投行簽署首筆1億美元“藍色”金融貸款;國際金融公司執董會批准南銀法巴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投資專案;世界銀行承諾向賴比瑞亞可再生能源提供4500萬美元;中國銀行聯合中債估值中心釋出綠色債券指數;徽商銀行落地鋼鐵行業首單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興業銀行哈爾濱分行:落地東北首筆“碳排放雙控掛鉤”貸款;廣東肇慶四會農商銀行發放全國首筆碳賬戶資料產品質押貸款;東吳證券成功全國首單“碳中和+鄉村振興+高成長產業債”;雲鋒基金將投資成立澳門國際碳排放交易所。
熱點與趨勢:6月4日,生態環境部等15部門印發《關於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提出2027年與2020年兩個目標。到2027年,制定出臺100個左右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產品碳足跡因子資料庫初步構建,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和分級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到2030年,制定出臺約200個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建成覆蓋範圍廣、資料質量高、國際影響力強的產品碳足跡因子資料庫,全面建立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和分級管理制度,並實質性參與產品碳足跡國際規則制定。《實施方案》提出四項主要任務,並分解成22項具體工作,包括建立健全碳足跡管理體系、構建多方參與的碳足跡工作格局、推動產品碳足跡規則國際互信、持續加強產品碳足跡能力建設。
請登入興業研究APP檢視完整研報
獲取更多許可權,聯絡文末銷售人員。
點選圖片購買 “興業研究系列叢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