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基金行業風險預警丨第110期

監管動態
異常交易
✤2024年7月22日至8月2日,上交所異常交易監管共260起,深交所異常交易監管共185起,本年共發生4804起證券異常交易行為。
監管處罰
✤2024年7月22日至8月2日,本期各地證監局對證券基金行業經營機構及個人違規事件發出14張罰單,其中證券經營機構14張,涉及證券經營機構4家
重大事件
某機構因接管前問題被證監局下發9張罰單
【點評】此次處罰原因為該機構在接管前存在未按規定如實報告股東實際持股比例,董事會、經理層人員超出授權履職,股票質押業務內控不完善和為股東的關聯方提供融資,核心業務人員違反廉潔從業規定,授權未取得高管任職資格人員實際履行高管職務等情況,江西證監局對該機構採取了監管談話的措施,還對時任高管等8名相關負責人分別採取了監管談話或不適當人選措施。監管機構正在加大對市場的監督和執法力度,對違法違規行為採取零容忍態度,經營機構以此為戒,加強對高管的監督,確保所有業務決策和操作都符合政策要求,以防止類似的合規風險和可能的監管處罰。具體來看,證券公司首先,應確保董事會和監事會的獨立性和有效運作,避免管理層超越授權範圍行事;其次,建立健全的決策程式和內部監督機制,確保所有業務活動符合政策法規和公司內控制度;再次,建立嚴格的內部控制流程,特別是在股票質押、資產管理等高風險業務領域,應實施更為嚴格的內控措施,以防止利益衝突和潛在損失;最後,對公司的財務報告和內部控制體系進行定期審查,嚴格實施問責制度,確保責任人受到相應的紀律處分
重點法規政策
證券業協會:下發《證券公司重大資產重組財務顧問業務執業質量評價辦法(修訂草案)》
【政策影響】證券業協會於2022年5月修訂釋出《證券公司重大資產重組財務顧問業務執業質量評價辦法》(下稱《評價辦法》),並據此開展了2022年、2023年評價工作。本次證券業協會擬對《評價辦法》的評價範圍、類別劃分標準和指標賦分方法等進行個別調整完善。主要修訂內容包括:嚴格A類公司評選標準和增加對專案數的最低要求、完善專案質量指標的評分方法、完善業務規模指標的賦分方法和權重、刪除業務創新指標和核準制相關表述等。為了適應新的評價標準,證券公司需要採取相應的策略,首先,應該加強專案質量管理,確保每個專案都能達到高標準,以避免因專案撤否等終止情形導致的評價分數大幅下降;其次,證券公司應擴大市場影響力,增加專案數量,特別是在行業平均水平之上的專案,以滿足A類評選的新要求;最後,證券公司還應最佳化業務結構,提升業務規模,以便在評價中獲得更高的分數。此外,新的《評價辦法》強調了內部控制評價的重要性,證券公司需要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並保證制度有效性,增加內部審計和合規檢查次數;最佳化內部管理流程,包括加強專案篩選機制、提高專案執行團隊的專業水平,以及實施更為嚴格的質量控制措施等,確保在追求專案數量增長的同時,不犧牲專案質量。
基金業協會:釋出《資產證券化業務報價內部約束指引》
【政策影響】《指引》的出臺旨在規範ABS業務的報價行為,防止不正當競爭,保護投資者權益,強化管理人產品發行和產品管理的工作質量並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指引》共10條,對管理人重點提出以下五方面要求,一是管理人需要建立ABS業務報價的內部約束制度,並在內部約束制度中明確資產證券化專案成本核算方式;二是管理人不得以低於專案平均成本等不正當競爭方式招攬業務;三是管理人應在綜合考慮專案承做、銷售和存續期管理的基礎上合理測算成本和分配業務執行費用;四是管理人應在內部約束制度中明確成本核算方式、報價內部約束線、報價形成方式等,並在制定完畢後5個工作日內報送基金業協會;五是內部約束線應包括絕對值內部約束線與費率內部約束線,專案報價需同時滿足這兩條線。此外,《指引》特別強調自律監管,明確基金業協會將對管理人ABS業務報價內部約束機制執行情況進行持續監測與自律管理,對於違反《指引》規定的行為將視情況採取自律管理或紀律處分措施。
上交所:制定新一輪指數業務三年行動方案
【政策影響】《行動方案》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持續豐富服務國家戰略和實體經濟的指數體系,進一步豐富寬基指數、“五篇大文章”指數、“上海指數”和跨境指數;二是完善指數化投資生態,積極挖掘優質公司納入指數,加強調研和宣傳推廣,推動樹立理性投資、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念;三是逐步構建指數風險管理體系,完善指數管理體制機制和制度流程,助力指數業務平穩健康發展。未來,隨著指數體系的完善和服務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將面臨新的市場機會,同時也需要適應市場結構和投資者偏好的變化。首先,經營機構應創新開發與新指數體系相匹配的產品,如行業ETF、主題指數基金等,以滿足投資者多樣化的投資需求;其次,隨著指數產品種類的增加,經營機構需要建立更為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確保產品的穩健運營;再次,經營機構需要及時對資訊科技系統進行升級,提高交易效率和服務質量,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最後,考慮到指數業務的國際化趨勢,經營機構可以探索跨國合作和海外市場擴張,以獲取更廣泛的客戶基礎和市場份額。
國際監管
美國眾議院審議透過《金融科技保護法案》
【主要內容】7月22日,美國眾議院審議透過《金融科技保護法案》(Financial Technology Protection Act of 2023),並提交參議院審議。該《法案》提議建立一個由主要聯邦政府部門、情報機構、私人組織及其創新以及私營部門專家組成的工作組,負責制定立法和監管提案,打擊恐怖主義和數字平臺上的非法融資。
花旗集團被指多次違反美聯儲W條例
【主要內容】8月1日,花旗集團被指多次違反美聯儲W條例。路透社援引花旗的一份內部檔案報道稱,這些違規行為導致這家銀行業巨頭在其內部流動性報告中出現了錯誤。據瞭解,美聯儲的W規則要求銀行限制對其控制下的附屬機構進行的貸款等交易,以保護存款人的資金。路透社指出,這些違規行為發生之際,監管機構正在批評花旗在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方面的問題,而且就在兩週前,美聯儲和貨幣監理署(OCC)因合規進展不足而對花旗處以1.36億美元的罰款。
深入分析詳見內參版,如需訂閱,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聲 明
本報告由華銳研究所提供,所載內容反映的是截至報告發表日的判斷,如所載內容出現變動,我們將及時補充、修訂或更新內容及觀點。本報告版權屬於華銳研究所,如需引用本文,請明確註明引自華銳研究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