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雅寧
前段時間,一位客戶趁著行情回暖,賣掉了手裡的一套房子。最近他找到我們,想拿這筆錢做一份現金流規劃。
客戶雖然身家幾千萬,但資產大頭都在房產上,手裡沒有太多存款。
這兩年樓市下行,房價下跌的同時,房子也越來越難脫手。今年,他把家裡的一套投資房掛了出去,因為他擔心,萬一將來急用錢的時候,一時半會拿不出錢來。
房子剛開始掛出去的幾個月都無人問津,讓他更加焦慮,好在最近行情回暖,房子終於變現。
客戶的想法可以理解,資產多看似風光,但資產不等於現金流,需要用的時候不能直接當錢花。
比如王健林,曾經的中國首富,2016年萬達負債4000多億,但仰仗著6000多億的商業資產,王健林表示萬達“真不缺錢”。
但很不幸,後來萬達不斷身陷債務危機,為了回籠資金填補虧空,8年間王健林不斷變賣資產,包括26個萬達廣場在內的核心資產被低價拋售;用60%的股權換600億救命錢,與此同時也失去了對萬達的控制權;不光是國內資產,就連高價收購的海外資產也被一一賤賣。
做過企業的朋友,感觸應該會比較深,現金流一旦斷了,只能賤賣資產,而且往往要先賣掉優質資產。
我們一位客戶,前幾年行業不景氣,生意受到很大影響,為了維持資金鍊,最後降價賣掉了位於城市核心區的一套房子。
雖然企業度過危機,但他也擔心,隨著企業利潤縮減,收入大幅下滑,不能覆蓋家庭每月高額的支出,將來家人的生活、自己的養老都會受到影響。
對高淨值家庭來說,現金流危機是不可忽視的風險。
根據胡潤,我國目前擁有千萬資產的“高淨值家庭”有206.6萬戶,擁有億元資產的“超高淨值家庭”有13萬戶。
胡潤《2023中國高淨值家庭現金流管理報告》顯示,有55%的高淨值家庭專門設立了應急準備金,來防範未來的現金流風險。
高淨值家庭,都用什麼方式來規劃現金流呢?我們遇到不少客戶朋友,都很青睞香港保險。
自2023年初以來,香港保險備受追捧,湧入香港投保的內地有錢人絡繹不絕,一投就是上百萬、上千萬、上億的大額保單。去年6月,一位內地富豪投保了一份1000萬美元*5年的香港保單,總保費摺合人民幣約3.6億。
家庭現金流管理,不是簡單地積累一筆財富,是針對未來可能發生的資金流出,做好長期的、持續性的規劃安排。
在家庭現金流規劃上,香港保險的優勢在於:
(1)回本之後,香港保險的靈活性堪比銀行活期賬戶,需要用錢的時候,可以隨時把錢拿出來。
而它的回報又是遠遠高於銀行活期利息的,在長期其持有的情況下,預期回報率可達6%(複利)左右。
我以一款分紅儲蓄險來舉例說明,年交20萬美元,交5年,交完保費的下一年,保單裡預期的錢就回本了,如果需要用,可以隨時拿出來。
如果家裡的現金流充裕,一直都不需要用錢的情況下,錢放在保單裡不動,到了第30年末,保單預期約有521萬美元。
想具體瞭解這款產品的朋友,可以掃碼加好友溝通。

(2)香港保險的安全性非常強。
對高淨值家庭來說,投資渠道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有錢人選擇把上千萬、上億的資金放在保險,正是因為保險是最安全的金融工具之一,其安全性不亞於銀行。
比如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美國政府拒絕出手拯救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卻輸血850億美元拯救了瀕臨破產的AIG保險集團。
在香港保險業的嚴格監管下,保險公司不會輕易破產,即便破產了,按照香港《保險業條例》,會有清盤人來接手,保單持有人的權益不受影響。
想要進一步瞭解香港保險的朋友,可以掃碼加好友溝通。另外,我們製作了一份【香港保險實用手冊】,歡迎免費領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