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痛風最嚴重的省,連中學生都高尿酸

來源:網易數獨
作者:庫洛洛
立秋剛過,但頂著四十度的高溫,“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還是得點正常冰。
許多人窩在空調房裡炫奶茶、鴨脖和啤酒,有一個疾病卻也悄然找上了門,不是高血糖,不是酒精肝,而是令許多年輕人都默默中槍的“高尿酸”。
據國家衛健委,中國高尿酸人群比例逐年上漲,並且呈現年輕化趨勢 [1]。大量年輕人,尤其是男生已經體檢出高尿酸,高尿酸甚至普遍到可以和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並稱“四高”。
廣東人更是在高尿酸的雷區上瘋狂蹦迪,煲湯、喝酒、吃生醃、炫糖水,每樣會導致高尿酸的行為都沒落下,難怪有俗話稱“東西南北中,痛風大廣東”。
每三個廣東人,就有一個高尿酸
高尿酸,不是說尿是酸的。在醫學上,所謂的“高尿酸”就是高尿酸血癥(hyperuricemia,簡稱HUA),是人體嘌呤代謝異常引起的代謝性疾病 [1]。
一般情況下,人體產生和排洩的尿酸是平衡的。但當嘌呤代謝出現障礙,尿酸水平升高,就可能導致高尿酸血癥。人們常說的“痛風”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等處,引發炎症和組織損傷 [1]。
正常飲食狀態下,非同日兩次檢測空腹血尿酸水平大於 420 μmol/L,即可診斷為高尿酸血癥 [1]。
中國人得高尿酸有多普遍呢?
一項涉及 177 篇研究、超 200 萬個樣本的薈萃研究測算,中國 15 歲及以上的人群約有 16.4% 患有高尿酸血癥 [2]。
其中,男性患病比例是 20.4%,是女性(9.8%)的兩倍還高。也就是說,有超過五分之一的 20 到 30 歲的男生,年紀輕輕已經高尿酸了 [2]。
從全國的高尿酸血癥患病率來看,整體是城市高於農村,沿海高於內陸 [1]。含廣東、廣西、海南在內的華南地區最高,為 25.5%,相當於每四個華南人就有一個高尿酸 [2]。
其次是西南地區,為 21.2%。最低的是西北地區,患病率只有 12.6% [2]。
具體到各個省份,另一項薈萃分析發現,湖北、山東和陝西這三省的高尿酸血癥總體患病率是最低的,不到 10%。而福建、廣東、廣西、江西、吉林、遼寧、上海位居前列,超過 20% [3]。
尤其是廣東、福建、安徽、廣西、吉林的男性,超過 30% 都有高尿酸血癥 [3]。
這其中,被反覆提及的廣東人尿酸高到有多離譜呢?
2021 年的一項研究抽查了珠三角地區 6491 名 20 歲到 99 歲的健康體檢者,發現 34.05% 都有高尿酸,男生更誇張,高尿酸比例為 41.53% [4]。
廣東甚至連中學生都高尿酸。廣州市中小學衛生健康促進中心抽查發現,廣州城區高中生高尿酸水平檢出率竟高達 50.37%,怕是高考壓力大,吃了太多家長投餵的老火靚湯 [5]。
除了廣東,福建人的尿酸也不落下風。據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廈門成年居民的高尿酸血癥患病率為 27.2%,也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6]。
也難怪有人說,廣東人高尿酸,沒準是因為福建人吃多了。
酒精和果糖,高尿酸的更大元兇
高尿酸會變得如此普遍,原因很多人想不到,其中之一居然是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了。
在古代,高尿酸引發的痛風是出了名的“帝王病”。法國國王路易四世的父系親屬和英國國王喬治三世的孩子都是痛風受害者 [7]。
發達國家無論是高尿酸患病率,還是痛風患病率,都普遍高於發展中國家。美國、日本的高尿酸比例都超過 20%,而泰國、土耳其等發展中國家,這一數字不到 15% [8]。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這些年來,高尿酸血癥患病率也在越來越高 [2]。
一項面向中國 31 省份(不含中國港澳臺地區)、近八萬人的研究同樣發現,年收入一萬到十萬以上的人群中,高尿酸血癥或痛風患病率整體都隨著年收入增長而增長 [9]。
年收入十萬元以上的人群,高尿酸血癥患病率為 21.4%,要比年收入五萬到十萬元的人高出 3.4 個百分點 [9]。
為什麼會如此?這要從尿酸的來源說起。
尿酸是由嘌呤代謝而成的,體內的尿酸有 80% 來自內源性的嘌呤代謝,另有 20% 是外源的食物產生 [10]。
所以可以說,人體尿酸水平高低,直接受到飲食的影響。
一方面,你吃進來的嘌呤多了,代謝而成的尿酸也就多了。比如肉類、海鮮、內臟就是典型的高嘌呤食物。廣東人愛不釋口的鵝更是嘌呤“頂流”,每 100 克鵝肝就有 377 毫克嘌呤 [1]。
2015 年一項面向福建 2666 名成年居民的調查也發現,如果將人們的膳食模式分為傳統型、動物性食物型、沿海型、優質蛋白型,其中動物性食物型和沿海型人群的高尿酸患病率是最高的,這兩者主要吃的就是肉和海鮮 [11]。
另一方面,有些生活習慣本身不會增加外源性嘌呤的攝入,但影響了人體的代謝,也會導致高尿酸 。
最典型的就是喝酒。酒精雖然不是嘌呤,但酒精在體內代謝時會增加內源性嘌呤的生成,從而升高人體的尿酸水平,危害不比高嘌呤食物小 [12]。
此外,果糖的危害也容易被忽視。雖然它看著人畜無害,但過量攝入後也可能會誘發尿酸水平的升高 [2]。神經科學家戴維·珀爾馬特更是在《瘋狂的尿酸》一書中直指,過量的果糖攝入已經成了現代人高尿酸的元兇 [13]。
雖然水果裡也有果糖,但現代人果糖攝入超標往往不是水果的鍋,而是因為廣泛存在於精加工的甜品、甜飲料中的果糖,例如隨處可見的果葡糖漿,主要成分便是果糖 [13]。
除了飲食,導致高尿酸的另一大“殺手”是肥胖。
肥胖會改變身體代謝,能增加尿酸在肝臟中的合成、減少在腎臟中的排洩 [13]。北京協和醫院的研究表明,在體脂率小於 34.3% 的男生中,體脂率每上升 1%,血清尿酸就增加 1.97 μmol/L [14]。
講到這裡,答案也逐漸明晰。導致高尿酸的主要因素剛好就是經濟發達地區居民的特點:肥胖率高,生活條件好,日常生活就是大魚大肉配上濃湯美酒。
高尿酸的危害,被嚴重低估
如今,許多年輕人被查出高尿酸,但仍不放在心上。別看尿酸只是個不起眼的數字,一旦持續高出正常水平,後果還是蠻多的。
首要的就是大家熟知的痛風。
痛風全稱是急性痛風性關節炎,之所以叫痛風,就因為這種病真的很歹毒,就像風一般難以捉摸。發作的典型過程是上床睡覺時還好好的,後半夜就因為腳痛痛醒 [1]。
而且痛風痛起來很要命。英國著名漫畫家詹姆斯·吉爾瑞在 1799 年發表的《痛風》漫畫中,把痛風描繪成一個正在啃噬人腳的黑色魔鬼,說撕心裂肺是一點也不誇張 [15]。
除了疼痛,不做降尿酸治療的話,痛風患者的關節處還會因為尿酸鹽晶體沉積長出痛風石,嚴重的還會關節畸形,甚至骨折 [16]。
不是所有的高尿酸人群都會得痛風,但二者是密切相關的。根據衛健委統計,每 100 位高尿酸血癥患者中,約有 6 到 16 人會發展為痛風 [1]。
不只痛風,越來越多研究表明,高尿酸和高血壓、心臟病、慢性腎臟病、糖尿病等諸多慢性病之間存在關聯。
例如高尿酸水平會引發一系列被稱為“氧化應激”的生化反應,從而導致血管收縮,使得心臟要更加努力地促進血液迴圈,血壓也因此而升高 [13]。
高尿酸還會反過來加劇肥胖的發生。發表在《生理學與行為學》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尿酸的積聚會增強果糖的作用,抑制瘦素(一種讓人停止進食的激素)分泌,從而積累更多脂肪 [17]。
2020 年,日本山形大學主導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用七年時間跟蹤調查 50 多萬人,發現高尿酸水平會顯著增加死亡風險 [18]。
當然,要避免高尿酸,方法還是很多的。
一個就是要注意飲食。多吃蔬菜,減少酒精和果糖攝入。可以適量飲用低脂、脫脂牛奶及乳製品,儘量不喝可樂、橙汁、蘋果汁等含果糖飲料或含糖軟飲料 [19]。
已經被檢測出尿酸高的人還要少吃些海鮮和肉,看著滋補的老母雞湯,沒準就是一碗“嘌呤炸彈”。
此外,多運動、足量喝水也對降尿酸有幫助,前者可以幫助控制體重,後者可以加快尿酸排洩 [1]。
總而言之,只要管住嘴,邁開腿,短暫升高的尿酸還是很可能降下來的。只可惜,好吃的東西偏偏大多數都不健康,也許保持健康的必備天賦,除了能動能睡以外,還要沒有味覺。
本文科學性已由女王大學病理及分子醫學碩士 伍麗青 稽核
參考文獻:
[1] 國家衛生健康委. (2024). 成人高尿酸血癥與痛風食養指南.
[2] Li, Y., Shen, Z., Zhu, B., Zhang, H., Zhang, X., & Ding, X. (2021). Demographic, regional and temporal trends of hyperuricemia epidemics in mainland of China from 2000 to 2019: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Global health
– END –
CEO企業家微信群
掃碼申請加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