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城在自動駕駛領域,將走“自研+供應商”研發模式。”
作者 | 王瑞昊
編輯 | 李雨晨
又一家中國車企計劃在美國設立自動駕駛研發部門。
雷峰網《新智駕》獲悉,長城汽車目前正在美國籌劃建立自動駕駛研發中心。據知情人透露,該研發中心將設立在美國矽谷,向現任長城汽車CTO吳會肖彙報。據悉,長城汽車目前正在透過獵頭招聘矽谷智駕人才,已向多家國內外智駕公司相關人才丟擲了橄欖枝。
《新智駕》就此訊息向長城汽車求證,截止發稿暫未回應。官網資訊顯示,長城在美國底特律和洛杉磯擁有技術中心。
做好智駕,一直是長城汽車的目標,而且對此的決心也很大。
早在2019年,長城汽車便剝離旗下智慧駕駛前瞻部,單獨成立了一家專注於智慧駕駛研發的獨立子公司“毫末智行”。天眼查顯示,目前毫末智行的第一大股東仍是長城汽車,合計控股超過50%。
隔年,長城汽車釋出“331”智駕戰略,宣佈旗下子品牌的所有車型都將搭載毫末智行的智慧駕駛產品。隨後也確如長城汽車預期,毫末智行L2產品上車多款長城車型。但“331”戰略格外激進,根據規劃,長城汽車計劃在2021年實現全車冗餘的L3級自動駕駛能力,並在2023年實現覆蓋中國最多場景的L4級自動駕駛,致力於成為智慧時代自動駕駛的領導者。
這迫使毫末智行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於2022年率先提出無圖城市NOA方案,並表示年內量產上車。這一規劃在彼時的確走在行業前列。要知道,小鵬汽車在2022年10月才在個別城市推出基於高精地圖的城市NOA,無圖NOA方案在一年後的2023年11月才在全國多地推出。
但時至今日,毫末智行的無圖NOA方案仍未見蹤影。《新智駕》獲悉,早在2023年,毫末智駕方案就已經裝在了幾十萬臺長城車型,但實際上真正啟用軟體的車型卻很少。一名內部員工表示,毫末智行聯合長城魏牌開了好幾輪發佈會,每次都承諾要上城市NOA,但至今未兌現。
2024年11月,長城汽車投資了智駕方案提供商元戎啟行 1 億美元,委託後者為長城旗下車型開發城市NOA。此外,Momenta也獲得了長城汽車的定點。《新智駕》獲悉,Momenta得知長城和元戎啟行合作後,其CEO曹旭東親自登門拜訪魏建軍,並將除錯好的車型放在魏建軍的家門口,表示“合不合作無所謂,可以先試試車”。曹旭東展現出極大的誠意,並以積極態度推動合作進展。
雖然已引入多家外部智駕供應商,但長城汽車對自研智駕的決心仍舊不減。
一個例子是,2024年11月,有媒體報道稱長城汽車計劃引入華為智駕方案。這一報道隨後被長城汽車CTO吳會肖否認,其表示,一直以來,長城汽車執著地沿著自身的技術路徑深耕智慧駕駛研發,已經投入了大量心血與資源,就是希望能把核心技術穩穩地抓在自己手裡。
為了顯示自研決心。在長城汽車2025年集團年會上,魏建軍親自表態,長城還將在全球招攬能夠獨擋一面、有真才實學、敢於挑戰和共同試錯的智慧化技術人才,待遇和榮譽不設上限。
美國矽谷彙集了自動駕駛行業的領軍企業,包括特斯拉的FSD以及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Waymo均在此。國內公司蔚來和小鵬也都在矽谷設立有自動駕駛研發中心。
在矽谷設立自動駕駛研發中心,是一個好的選擇。但一個疑問是,在自動駕駛技術已經進入量產普及的當下,長城汽車從零開始自研智駕,還來得及嗎?
如有興趣討論長城汽車,歡迎新增作者微信Hugh-wangruihao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