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買房更貴了,民眾年收入必須增加七成!

世界日報  最新公佈的資料顯示,隨著美國國內房價不斷上漲,一般民眾年收入必須增加70%才能買得起房,顯示購屋負擔愈來愈沉重。
雅虎(Yahoo)財經網站報導,Realtor.com住房趨勢報告指出,美國一般家庭年收入必須超過11萬4000美元才能買得起中等價位住房,比六年前的6萬7000元足足提高70.1%。
Realtor.com資料顯示,今年4月全國房屋掛牌價中位數為43萬1250美元,比2019年4月的31萬4950美元上漲約37%,加上房貸利率上揚的雙重壓力,首購族若手頭不寬裕,就得靠家人或父母支付頭期款來減輕購屋或房貸負擔。
Realtor.com表示,2019年以來房價飆漲主要是受到「房價快速上漲與房貸利率上升的互動作用」,資深經濟學家克里梅爾(Jake Krimmel)列舉數項原因包括:疫情期間遠距工作機會增加,民眾希望擁有居家辦公室與寬敞庭院,提高購屋需求;同時低利率、勞動力增加以及股票上漲讓許多家庭擁有更多購買力,成為推高房價的助力。
還有房貸利率上揚也是其中原因,自2022年以來貸款成本大幅增加,以40萬美元房貸為例,如果利率3%,每月還款金額約1700美元;若利率提高至6%,每月還款金額則漲至2400元,光是利率成本就增加四成。
克里梅爾指出:「2022年之前,許多屋主因為低利率而不願出售,導致供應緊張。」並強調:「由於購屋需求仍強勁,待售房屋數量少,儘管利率很高且不斷上揚,房價居高不下。」另外房屋稅、保險費和業主協會費用(HOA)等附加成本調漲,進一步推高購屋總成本。
調查顯示:大多數未購房者不指望在未來五年內買房
鳳凰美洲 《國會山報》報道,根據週三公佈的一項蓋洛普(Gallup)民調,大多數未購房者在未來五年內並不打算購房。
該調查顯示,僅有25%的沒買房的人表示他們“有信心在五年內買房”;其中5%預計會在一年內購房,23%表示會在十年內購房,而高達45%的受訪者則認為“短期內沒有買房計劃”。另有2%表示“沒有意見”。
特朗普總統第二任期的前幾個月,因其關稅政策引發的經濟擔憂情緒正在上升。
這項民調還發現,57%的受訪者認為未來一年他們所在地區的房價將上漲,28%認為房價將保持不變,13%則認為房價將下跌。
這項調查於4月1日至14日進行,共訪問了1006位成年人,整體誤差幅度為正負4個百分點。受訪者中有272位是未購房者,這一子樣本的抽樣誤差為正負8個百分點。
相關連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