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砍不止!特朗普政府擬腰斬NASA科研預算,並叫停NOAA所有氣候研究|環球科學要聞

這一條將環球科學設為星標
週一至週五
第一時間掌握
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 異種移植·
因豬腎功能突然停止,全球第三例豬腎異種移植患者被迫移除豬腎
圖片來源:NYU Langone Health
據紐約大學朗格尼健康中心(NYU Langone Health)當地時間2024年12月17日訊息,11月25日該中心的外科醫生進行了全球第3例豬腎異種移植手術。他們將基因編輯豬腎臟移植到了一名53歲的活體捐贈者Towana Looney體內。該患者曾於1999年向她母親捐贈了一個腎臟,但幾年後因懷孕期間的併發症出現了腎衰竭,之後不得不接受透析治療長達9年。
據《科學》新聞(Science news)最新訊息,這位患者在接受異種移植4個月零9天后因器官功能突然喪失而不得不移除豬腎。起初,Looney接受移植後在免疫抑制藥物的幫助下恢復良好,並在2025年2月返回她位於亞拉巴馬州的家中。但到了3月末,Looney開始出現排尿不適,檢查發現其肌酐水平升高,表明腎臟功能異常。當地時間4月4日,由於豬腎功能突然停止,醫療團隊決定移除該器官。醫療團隊推測,排斥反應可能與降低免疫抑制方案以治療與豬腎無關的感染有關。此次異種移植創下了豬器官在人體記憶體活時間的新紀錄,儘管最終以失敗告終,但為異種移植領域提供了重要的資料與經驗。(Science news)
· 海外學界 ·
特朗普政府擬叫停NOAA所有氣候研究,腰斬NASA科研預算
南希·格雷斯·羅曼太空望遠鏡的光學望遠鏡元件(圖片來源:NASA/Chris Gunn)
據《科學》新聞(Science news)報道, 《科學》獲得的一份內部預算檔案顯示,美國特朗普政府正計劃終止美國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進行的所有氣候研究。檔案表明,白宮計劃將NOAA的研究部門,即海洋與大氣研究辦公室(OAR)的資金減少4.85億美元,削減至約1.71億美元,並“取消對氣候、天氣和海洋實驗室及合作研究所的所有資助”。檔案指出:“在此基金水平下,OAR作為一個獨立的辦公室將被取消。該提案還將削減NOAA的氣候研究補助金計劃,該計劃每年向科研人員發放約7000萬美元。據報道,NOAA目前在美國全國範圍內運營著10個研究實驗室,NOAA資助的合作研究所支援了大量學術研究者。研究者擔心,這將對理解氣候變化的努力造成重大打擊。
另據Ars Technica報道,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研究專案也面臨大幅經費削減。白宮正考慮將NASA科學辦公室的預算削減近50%,整體預算降至39億美元,其中:天體物理學預算削減三分之二,降至4.87億美元;太陽物理學預算削減超過三分之二,降至4.55億美元;地球科學預算削減超過50%,降至10.33億美元;行星科學預算削減30%,降至19.29億美元。據報道,這類 NASA 預算削減將導致大量地球科學衛星的運營終止。它們還可能迫使NASA 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關閉,該中心擁有數千名員工,是NASA地球科學研究的主要中心之一。此外,削減還將終止火星樣本返回計劃、前往金星的DAVINCI任務,以及幾乎已完全組裝完畢的南希·格雷斯·羅曼太空望遠鏡專案(Nancy Grace Roman Space Telescope)。(Science news,Ars Technica)
· 微生物學·
“自私”細菌囤積物資
在土壤和水生生態系統中,細菌在降解有機物方面起著關鍵作用。大多數細菌在體外消化大分子,使其他群落成員能夠共享和收集這些物質,但一些細菌則“自私地”在體內消化整個分子。在近日發表於《細胞·報告》Cell Reports),研究人員首次記錄了淡水生態系統中的“自私多糖攝取”現象。
為了探索“自私”微生物在淡水系統中的作用,研究人員比較了克羅埃西亞的兩個不同湖泊:北部的科扎克湖(普利特維採湖群國家公園中最大和最深的湖泊),以及南部的克尼舍沃湖。科扎克湖貧營養(即營養物質和藻類含量低),並且在冬季會結冰,而克尼舍沃湖位於地中海氣候區,是中營養的(即營養物質和藻類含量較高)。研究團隊在2022年春季和夏季以及2023年冬季收集了水樣,並量化了每個湖泊中不同季節的細菌。在實驗室中,研究人員將細菌與6種不同的熒游標記的多糖一起培育,以觀察細菌是在體內還是體外消化它們,以及是否有特定的多糖更傾向於透過體內機制被降解。他們還使用基因測序比較了湖泊中不同季節的細菌群落,並識別使用體內攝取機制的細菌種類。
研究者發現,“自私”細菌在這兩個湖泊中都存在,但內化攝取的量隨季節而變化。總體而言,中營養的克尼舍沃湖顯示出更高的細菌丰度、更多樣化的細菌群落以及更高的營養內化攝取率。研究團隊還發現,某些多糖比其他多糖更可能被“自私”消化。對於兩個湖泊來說,最常被囤積的多糖是普魯蘭糖——一種由真菌產生的糖。在貧營養湖泊中,普魯蘭糖被“自私”消化的比例高達12%,而在中營養湖泊中則為7%。研究者表示,這種對食物的選擇和囤積可能塑造了湖中的微生物群落,從而影響了湖泊的食物網。但這些動態可能會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特別是在像科扎克湖這樣的冷水湖泊中。(Cell Press)
· 材料學·
可以任意變形的液態電池
圖片來源:Thor Balkhed
瑞典林雪平大學的研究者開發出一種可以任意變形的液態電池,其關鍵在於將電極從固態轉換為液態。電池通常是固態的,相當笨重。倘若有了這種柔軟且可變形的電池,就可以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整合到未來電子裝置中,以適應不同需求。相關研究近期發表於《科學·進展》

Science Advances

)。

研究者將木質素(一種豐富的生物質聚合物)作為陰極活性材料,並把聚(1-氨基-5-氯蒽醌)(PACA)作為陽極活性材料。這些活性材料與導電聚合物聚(3,4-乙撐二氧噻吩)(PEDOT)透過原位氧化聚合結合,形成複合材料。然後在電解液介質中,將這些複合材料分別分散在導電碳填料中,製成液態電極。這種設計使液態電極能夠負載更多活性物質,提高電池容量,同時不犧牲其機械效能。結果顯示,這種電池具有良好的電化學穩定性與柔性,可以充放電500次,可拉伸至原長度的兩倍,並且可以承受不同型別的機械變形,同時效能不受影響。這種電池使用的原材料豐富,並且解決了傳統電池在柔軟性和可拉伸性方面的限制,為下一代可穿戴裝置和軟體機器人等領域提供了更靈活、適應性更強的能源解決方案。研究團隊計劃進一步提高這種可變形電池的電壓,最佳化其電化學效能。(Linköping University)
· 演化·
雙足行走可能是人類發展出音樂和語言的重要原因
古人類從用四肢行走演化成雙足直立行走,是演化史上的關鍵一步,對人類的移動、思考和交流模式產生了深遠影響。近日,一項《當代人類學》Current Anthropology)上的研究提出了新假設,認為雙足行走可能是人類發展出節奏、音樂和語言能力的重要原因。
研究認為,雙足行走使腳的功能從抓握轉變為承重,導致嬰兒更難緊貼母親,促使母親使用“母親用語”(motherese,又稱幼兒語,即成年人以有節奏、近乎音樂的方式對嬰兒說話),可能是語言演變的前身。其次,在史前時期,人類廣泛出現了同步吟唱、拍手和跺腳等有節奏的行為,可能是音樂演變的前身。研究認為,雙足行走能夠產生有節奏的腳步聲,刺激子宮中的胎兒聽覺、同步運動等感覺發育,或許是音樂和語言產生的重要前提。(Örebro Universitet)
撰寫:馬一瑗、王怡博、二七
編輯:二七
-電商廣告-
《環球科學》2025年度徵訂現已開啟
戳圖片即可訂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