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3離我們還有多遠?真不遠了!
就在剛剛,華為最新一代高階智慧輔助駕駛系統——ADS 4正式釋出,並帶來了高速L3商用解決方案。
作為智慧汽車領域的焦點,這次釋出會待遇十分特別。
不僅央視進行了全程直播,嵐圖汽車、賽力斯汽車、北汽新能源、上汽集團、廣汽集團、奧迪等多家華為乾崑的朋友圈老總也齊聚了一堂,這牌面屬實是罕見。

在釋出會一開始,華為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靳玉志就公佈了一些“內幕”,表示華為2024年BU研發投入超過100億,集團近1800億元,BU 投入8000名研發人員。

在合作車型方面,華為乾崑合作上市車型已超22款,覆蓋15 萬及以上不同價位車型,涵蓋轎車、SUV、與越野車等多種車型,上市即熱銷!
可以說目前國內絕大多數主機廠選擇了華為乾崑,華為乾崑的朋友圈幾乎每週都在更新。

乘著這個風口,靳玉志還表示,2025 年搭載城區智慧輔助駕駛的汽車量預測達394萬輛、2026年搭載量預測達825萬輛、2027年搭載量預測達1496萬輛。

鋪墊了這麼多,那麼這次ADS 4到底有何能耐,值不值得大家的期待呢?

省流版咱們可以直接看圖片,就知道區別了。

其中ADS SE基礎版使用了視覺為主的方案,比較適合對基礎駕駛輔助有需求的群體;
ADS Pro增強版在基礎版上增加了城域車道巡航輔助LCC++和泊車輔助,全向主動安全和智駕功能更齊全;

ADS Max超階版則進一步強化效能,在複雜路況下也能遊刃有餘,適合追求更高階智慧駕駛體驗的使用者。
而最高階的ADS Ultra旗艦版就比較特別,代表了國內智慧輔助駕駛的最高水平,在Max超階版的基礎上多了高速L3能力,能大大減輕司機的負擔,高階旗艦車型首選。


那麼為了邁向L3,相較於3.0這次乾崑ADS 4做了哪些升級呢?主要在架構、體驗、安全和產業四個方面。
在主動安全方面,從CAS 3.0升級到全維防碰撞系統CAS 4.0,主動安全效能直接拉滿。
前向AEB(4-150km/h),即使車輛在80km/h的時速下,行駛在左右附著係數不等的對開路面上依然能穩定啟用!
在感知硬體上,ADS 4首發量產高精度固態雷射雷達,尺寸僅45×55×44mm,可精準感知下沉臺階、水管等障礙物。
同時還首創分散式毫米波雷達,能在雨霧塵天氣可靠工作。
此外,搭配華為XMC數字底盤引擎,ADS 4首發智駕爆胎穩定控制輔助功能,在高速直行、彎道、溼滑路面等場景下,前輪或者後輪爆胎,都能保持穩定。
並且尊界S800在130km/h時速的實測中開啟LCC,同時遇到爆胎,依然能穩定行駛。
接下來是體驗方面,華為車位到車位P2P 2.0功能再升級,解決了高速ETC斷點的問題,讓跨城通勤更加便利,同時還集成了自動轉泊車代駕VPD功能,將實現地下停車場跨層通行、代客充電等等。
預計2025年6月,全國將有50萬個停車場將支援車位到車位。

首先是架構方面,主要升級了全新的WEWA架構,相較於上一代架構,ADS 4雲端採用世界引擎,車端採用世界行為模型。
端到端時延降低50%,通行效率提升20%。預見式開車,重剎率降低30% ,讓智慧駕駛從“人類學車”進化成“AI學車”,體驗從類人到超人。

















同時奧迪中國總裁羅英瀚也表示:“華為技術將加速奧迪本土化程序,新車型A5L/Q6L e-tron將搭載L2智駕,未來衝刺L3。”



此外廣汽馮興亞透露,雙方合作的“星靈安全體系”已完成1300萬公里等效測試;江淮李明強調“三支柱驗證”使智駕事故率降低60%。
正如靳玉志所言:“智慧駕駛的終極目標是讓人類出行更安全、更自由。

總的來說,在智慧駕駛領域,各類產品良莠不齊,其實消費者往往難以精準判斷何種智駕系統才是真的好。
而華為以切實踐行,為大眾揭示了甄別優質智駕的關鍵——品牌、資料、口碑與配置,這四大要素缺一不可。
隨著L3級自動駕駛法規的漸次落地,華為ADS 4系統勢必將引領智慧駕駛技術進入規模化商用階段,促使全球汽車產業向智慧化、電動化方向加速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