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寶馬也要“投華”了?
哦,不,是寶馬近日正式官宣與華為終端合作,要搞大事了。
準確來說,寶馬打算在中國深度融入鴻蒙系統生態,之後會推出一系列數字化服務,像BMW數字鑰匙、HUAWEI HiCar,還有MyBMW App這些。
以後中國寶馬車主,也能用上鴻蒙智慧應用了!
同時,肉眼可見,這次寶馬與華為的合作主要聚焦在應用生態方面,智駕暫時還沒加入。
反倒是奧迪,早早就已經牽手華為,在智駕領域深度合作了。。。。
像去年11月,奧迪在廣州車展上亮相的電車Q6L e-tron,其搭載的“雙雷射雷達+無圖智駕”,就是奧迪與華為一起搞的。

真是動作一個比一個快啊!
這麼一來,BBA裡面已經有兩家和華為攜手,就剩賓士了。
怎麼短短一年時間,這些傳統豪華車品牌,都紛紛要去跟華為去合作了呢?這背後門道可有意思,聽我來給你們嘮嘮。

首先回到寶馬與華為合作這件事,開頭也說了,他倆主要是在軟體應用層面一起搞大事。
具體有:BMW數字鑰匙、HUAWEI HiCar以及MyBMW App。

首先資料顯示,今年年內,基於原生鴻蒙系統HarmonyOS NEXT開發的BMW數字鑰匙功能,就要上市。
它不僅具備傳統鑰匙的功能,還更注重安全性與智慧化。
利用NFC近場通訊技術,直接把華為手機變成車鑰匙,以後你拿著華為手機,走到車旁邊,碰一下,就能解鎖、鎖車,還能直接啟動車輛。
就像我一朋友,平時出門東西特別多,老是找車鑰匙找半天,要是有了這功能,直接拿手機搞定,方便得不行。

數字鑰匙還只是第一步。
明年,也就是26年,寶馬純電平臺的新車型還會搭載HUAWEI HiCar功能。
簡單來說,這就是拓展了車機功能,能把手機螢幕投屏到車機上。想象一下,你開車等人時,無聊了就把抖音投屏到車機上刷一刷。

之前寶馬車也用過蘋果CarPlay,但遠沒有現在HiCar好用。
很多CarPlay不支援的App,它都能投上去,比如抖音、小紅書這兩個主流娛樂平臺,直接收割一大波年輕人。
而且HiCar上有些App還能像在平板上一樣,鋪滿整個橫屏,甚至導航和音樂還能左右分屏顯示,就跟有兩個螢幕似的,特別實用。

對了,寶馬純電平臺的新車,就是下圖這兩款:

最近,寶馬已在瀋陽成功下線首批測試車,並啟動了全面測試工作。
明年正式在中國市場量產。

最後還有MyBMW App。其實這款應用,加上MINI App在2024年年底就已經上架HarmonyOS NEXT應用市場,下載了就能隨時檢視車輛資訊、剩餘油量、充電狀態以及遠端控制車輛等。

所以現在估計就是最佳化完成,開始正式宣傳了。
再說說奧迪這邊,更不得了了。。。。
它早早就和華為智駕進行了深度合作,奧迪電車Q6L e-tron所用的雙雷射雷達方案,能實現無圖全場景智駕,在城市裡開車也能自動跟車、避讓,特別智慧,這背後離不開華為技術支援。
這車去年年底只是亮相,今年上半年才會上市。

如果不喜歡電車的話,還有一個選擇。
同樣是去年年底,奧迪官宣新款燃油車A5L將搭載華為ADS 2.0智駕,也就是華為智駕“揚名立萬”,被廣大使用者認識、認可,大規模搭載在X界、阿維塔等等車型上的那套系統。

而且ADS 2.0基本能做到“有路就能開”,如果華為給A5L做的適配足夠好,那奧迪智慧化體驗,算是瞬間從“ICU”復活,甚至衝進第一梯隊。
以後開油車,也能享受高科技。。。
放在前兩年,大家還糾結買油車還是電車時,哪敢想這個場景啊!

而且還是國人鍾情的BBA,這下開著豪車,還能享受高階智慧駕駛,面子和裡子都有了。。。。
這款新車預計售價30萬元以上,今年第二季度就會在中國上市。
這也是華為智駕,第一次上車純燃油。
但對奧迪來說,以後跟華為一起出現將是“家常便飯”。就在上週,一汽奧迪還官宣,今年有5款全新車型均會搭載與華為合作的高階智駕。今年這是要放大招,軟體系統“含華量”直接拉滿。

大家發現沒有,自從去年開始,他們突然像打通了任督二脈,紛紛來搞智慧駕駛和車機系統這些他們原來壓根不碰的東西,甚至大多數都選擇了華為。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為這些傳統車企自研能力不足。
在BBA中,寶馬一直以優秀的操控效能聞名於世,可在智慧這塊,明顯有點跟不上趟兒了。

其研究的V2X技術早開始搞了,說能提升自動駕駛安全,但軟體仍在測試中。反觀國內新能源車企智駕上迭代速度飛快,像華為ADS已經在多個城市實現高階輔助駕駛,適應了中國特有的交通環境。
這樣一對比,差距就出來了。

除了軟體技術不佳,硬體產品消費者也不買賬。之前35萬起的純電車i3僅一年後就大幅促銷,最大優惠達到10萬元以上,打折相當厲害。但最後,還是沒有多少人買。

說白了,以前油車穩定,買寶馬倍有面,但到了新能源時代,使用者不得不多考慮一個品牌電車技術的實力,特別是智駕。但很多入坑後的車主反饋,寶馬純電i3智駕實在拉胯,低配連ACC自適應巡航都沒有。
甚至有網友在實測i3後,給出了“智駕為0”的答案。

使用者也不是傻子,一個車機系統都做不好,智慧駕駛明顯沒人家新勢力車企做得好。就算打折,也沒多少人去掏包。
而且寶馬大中華區總裁兼執行長高翔也公開承認,在中國,近四分之一的寶馬車主都在使用華為手機。這好比你去吃火鍋,火鍋店不提供自己的特色蘸料,好多顧客都得自己帶蘸料去。
這就很好說明寶馬在智慧化方面過於薄弱,沒滿足大家的需求。

奧迪這邊更索性不自研,最開始是與同為大眾旗下的軟體公司CARIAD來合作,但CARIAD在智慧駕駛領域進展相對緩慢,導致奧迪在智慧化方面落後於一些其他國內新能源車企。

於是後面奧迪全面擁抱華為智駕,好用省心。由此可見,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趨勢下,這些傳統豪華車企為了跟上潮流,只能找強者合作。
畢竟華為這些年在科技領域一路 “狂飆”,它把手機上的技術優勢延伸到汽車領域,研發出鴻蒙系統。這系統在汽車上用起來也特別牛,比如它的分散式能力,能讓手機、平板、車機無縫連線。
還有那應用生態,各種好玩App應有盡有。
在智慧駕駛方面,華為ADS也很厲害,感測器就像車的千里眼,演算法就像聰明的大腦,能讓車更安全、更智慧地行駛。

鴻蒙智行2024年度智駕報告顯示,其年度智駕活躍使用者數達到41.21萬人,智駕里程佔比超過三成,單使用者最長駕駛里程數突破10.2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赤道約2.5圈。

如今華為智慧汽車技術突出,寶馬和奧迪選擇華為也就順理成章了。

近年來,中國車市硝煙瀰漫,包括寶馬等一線豪華品牌也難置身事外。為爭奪市場份額,BBA旗下多款車型在2024年下半年大幅降價吸引中國消費者,但效果並不明顯。
不打嘴炮。資料是最好證明。
寶馬集團財報顯示,寶馬2024年營收1423.8億歐元,同比下滑8.4%。2024年全年銷量245.1萬輛,同比下滑4%;中國作為寶馬集團全球最大單一市場,2024年銷量同比下滑13.4%至71.45萬輛,在BBA中跌幅最大。

奧迪也不好受,2024年全球交付量為167萬輛,在中國市場共向客戶交付超64.9萬輛車,較上年同期下降約11%。比寶馬強點,也也很慘淡。

還有賓士這邊,2024年中國市場銷量超71萬輛,同比下滑6.7%。也是銷量下滑,但是BBA裡情況最好的。

由此可見,BBA雖在油車領域有著深厚技術優勢,但新能源大潮下卻遭受重創,逐漸暴露出短板,車機智慧化、智慧駕駛等方面的不足,讓它在市場競爭中有些力不從心,份額也被不斷蠶食。
因此在奧迪和寶馬皆選擇與華為合作後,網友們也是持看好狀態。

所以啊,在絕對技術優勢面前,“祖上再闊”也只能從善如流。
顯而易見,大家都看到了智慧化是未來汽車發展方向,誰不跟上,誰就得落後。即使豪華如BBA,也不得不去擁抱華為,藉助其強大技術實力,重新定義未來的智慧出行。
現在BBA裡,就只剩賓士還沒和華為合作,但不代表賓士不想搞智駕。前不久賓士釋出最新MMA平臺第一款車純電CLA,國內版本在智慧駕駛上就用了Momenta的方案,而Momenta就是給上汽、豐田做智駕的那家公司。
不過這車還沒上市,實際體驗有待觀望。

說不定後面哪天就會再傳出,賓士和華為合作訊息了,畢竟誰能拒絕強者呢?參考寶馬,在已經支援了蘋果carplay生態下,仍然積極適配鴻蒙NEXT,不失為一種跨行業的認可。
但同時也希望寶馬不要止步於軟體生態,大膽點,去擁抱華為車BU!

油車已死!比亞迪釋出兆瓦閃充技術,充電5分鐘,跑路400公里
你的iPhone要徹底大變樣啦!iOS 19史詩級改版,這次終於好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