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作者:六億居士
來源:雪球
在這一輪的年報資料更新後, 估值表內的紅利指數、 中證紅利、 紅利低波、 紅利低波100等指數的估值抬升明顯。
不少朋友都配有一定比例的紅利, 對紅利類指數的估值抬升關注度較高。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紅利指數估值為何飆漲?
先說因果: 估值表內紅利類估值採用中證指數官方資料, 這是因為紅利類指數採用股息率加權, 其他第三方平臺數據往往採用市值滾動市盈率(PETTM), 會有一定的誤差。
但是中證指數官方資料採用的是“ 靜態市盈率” (PE), 也就是在2025年4月30日之前, 各指數採用2023年財報資料, 5月份後採用2024年財報資料, 致使近期出現估值的大幅變化。
如果中證指數採用股息率加權的滾動市盈率(PETTM), 就沒有這樣一年一度的大波折, 這是一個遺憾。
名詞解釋:
PE: 靜態市盈率, 以指數或個股上一年財報作為資料基礎, 資料更新頻率較低;
PETTM: 滾動市盈率, 適應最新滾動資料( 近4個季度) , 能更及時的反映企業盈利能力;
市值加權: 以成份股市值規模作為加權基礎, 當企業市值越大時, 在指數中所佔權重越高;
股息率加權: 以成份股股息率作為加權基礎, 企業股息率越高, 則所佔權重越大。 股息率加權能形成較好的高拋低吸, 與市值加權資料有較大差異, 股息率加權是紅利類指數的關鍵核心。
一、 紅利類指數估值變化對比
首先我們來對比一下常見的紅利指數, 在年報前後的估值變化情況:

1、 上證紅利、 中證紅利: 屬於單因子紅利, 市盈率增幅均超20%, 股息率變化較小。 指數估值上升, 主要原因是成份股盈利下滑所致。
2、 紅利低波、 紅利低波100: 屬於雙因子紅利, 在低波動因子的加持下( 但會減少策略空間) , 市盈率增幅略低。
3、 300紅利低波: 在紅利低波的基礎上, 增加滬深300樣本空間的限制, 提升樣本整體穩定度( 代價是降低了樣本的多樣性) , 市盈率與股息率均無變化, 可謂基準。
4、 東證紅利低波: 在紅利低波的基礎上, 採用“ 預期股息率加權” , 具有一定的及時性。 指數估值不增反降, PE同比下跌-3.31%, 股息率抬升0.20%, 是為數不多雙最佳化的指數。
5、 央國企紅利: 在紅利的基礎上, 增加“ 國企” 、 “ 央企” 元素。 從資料看, 國企紅利估值抬升仍然較大, 但央企紅利PE曾降低-3.01%, 說明“ 央企” 主題下的樣本經營穩定性較高( 同樣會降低樣本多樣性) 。
6、 紅利質量系列: 紅利質量與中證紅利質量, 均採用“ 紅利+質量” 模式, 在質量因子的幫助下, 兩個紅利質量指數均出現較大程度的估值下降, 但紅利因子權重大幅降低。
從上述資料看, 多因子紅利在付出一定代價後, 避免單因子紅利的“ 紅利陷阱” , 透過不同的特色策略, 給指數盈利穩定性帶來了一定幫助。
東證紅利低波可以留心關注一下, 預期股息率加權對紅利陷阱也有一定幫助, 且指數近年的表現確實不錯。
不用擔心紅利指數、 中證紅利是不是不行了, 策略指數具有較高的行業與樣本的分散度, 尤其單因子紅利基本類似寬基指數的寬度, 具備長期穩定性。
階段時間內出現一定的樣本衰退, 既有一定的偶然性, 也有策略背後的必然性。 不過等到調樣日, 基於股息率再次優勝劣汰時, 這些問題便會被修正。
也正是因為潛在的“ 夕陽紅” 問題, 所以紅利類指數估值整體較低、 股息率居於各指數前列, 這一飲一啄、 也是定數。
二、 中證紅利樣本增速回顧
寫到這裡, 其實大部分問題已經回答, 對各個紅利也有了一個對比和回顧。 但還想再深挖一下, 以中證紅利為例, 看看哪些行業、 樣本在走下坡路, 讓大家心裡有數。
有進一步探究興趣的, 可以看下錶:

1、 利潤表現
首先, 中證紅利樣本利潤表現尚可, 100個樣本均實現了正向盈利, 歸母淨利潤均為正。 其次, 100個樣本中有58個樣本利潤同比出現下滑, 基於算術平均計算, 所有樣本利潤平均同比下滑-12.99%, 這便是估值抬升的核心。
2、 營收表現
100個樣本中, 營收同比下滑的共有60個樣本, 佔比60%, 基於算術平均值計算, 所有樣本營收同比下滑-3.89%。
3、 估值表現
估值表內採用的是近5年股息率加權的資料, 上表所有樣本的估值百分位皆為成立至今資料, 所以有一定區別。
基於算術平均數計算, 指數PE為14.56(剔除負數), 百分位47.65%; PB為1.18, 百分位為25.37%, 指數樣本平均股息率4.79%。
4、 行業表現
利潤下滑的行業主要為: 煤炭( 14家) 、 交通運輸( 6家) 、 鋼鐵( 5家) 、 傳媒( 5家) 、 建築材料( 4家) 、 紡織服飾( 4家) 、 汽車( 3家) , 其餘還有房地產、 醫藥生物、 基礎化工、 建築裝飾、 商貿零售等行業下滑。
利潤上升的行業主要為: 銀行( 19家) 、 交通運輸( 5家) 、 公用事業( 2家) 、 基礎化工( 2家) 、 非銀金融( 2家) , 其餘還有零零碎碎一些行業。
整體來看, 單因子紅利得益於銀行的穩定增速, 但受挫於煤炭、 鋼鐵等強週期能源股。 同理, 如果指數中銀行佔比較高、 煤炭較少, 則會表現更加, 反之亦然。
但是, 煤炭在前些年表現可謂亮眼, 銀行則是底部盤旋很長時間, 所以盈虧同源, 也不用朝三暮四。
最後小結一下: 紅利類指數估值的跳漲, 核心受2024年財報和中證指數官方採用靜態市盈率所致。 以煤炭、 鋼鐵、 交通運輸為代表的行業成份股利潤增速下滑明顯, 從而出現PE大幅抬升。
其次, 指數成份股均實現正盈利, 指數盈利的穩定性尚可。 結合紅利策略的長期有效性, 以及指數股息率加權的策略優勢, 不用過於擔心。
最後, 結合指數成份股的估值與算術平均數, 目前中證紅利的估值不算高, 處於正常估值狀態, 可以耐心持有。 如果想介入紅利, 不妨等估值回撥。
當然, 關注多因子、 特定主題的紅利策略指數, 如東證紅利低波( 預期股息率) 、 300紅利低波( 龍頭限定) 、 央企紅利( 央企主題) 、 紅利質量( 質量過濾) 等指數, 加強指數抗“ 紅利陷阱” 能力, 也是一種思路。

雪球三分法是雪球基於“長期投資+資產配置”推出的基金配置理念,透過資產分散、市場分散、時機分散這三大分散進行基金長期投資,從而實現投資收益來源多元化和風險分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