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雞娃”瞭解一下?法國當代經典繪本《絕非普通人》

藝術風格鮮明的法式繪本相信媽媽們都有了解,比如《不一樣的卡梅拉》,但這些都是“有些年代“的繪本了,近些年來,又有哪些非常有口碑的法國繪本呢?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的一套非常勵志、充滿個性和正能量的繪本絕非普通人》,6本書講述6個主人公 “非一般”的人生:
《絕非普通人》的作者弗雷德里克·李維
李維先生在法國小學課堂分享《絕非普通人》
出生在巴黎,法國新銳插畫師。他是法國近年來出版界最具創造力的青年作者和插畫家。他喜歡運用大膽絢麗的色彩,且並不侷限於單一的繪畫技巧。對他來說,丙烯、蠟筆、水彩甚至平板電腦都是絕妙的繪畫工具。從2005年開始,李維先生開始投身於童書創作的事業。《絕非普通人》系列是他最有影響力的作品,文字和插畫均由他一人獨自完成
這套書的法語原文具備相當的文字美感,用詞考究、典雅,中文譯文準確到位,美感十足。
迫不及待?先來看看內頁:
親測:每一個小朋友看到這一頁一定會非常非常喜歡,大人所不能理解的那種喜歡。
讀完《絕非普通人》的故事,最讓我喜歡的是以下幾點:
  • 貼近現實,展示真實社會:
傳統童書或者說童話故事會給孩子營造一個美好純淨的世界,我有時擔心孩子會看到的“過於美好,反而在長大後無所適從。但這套書不一樣,這些故事全都發生在現實生活中,比如在上學,比如在求職,比如要適應大城市,比如生活中有各種不便,總之,都是現實人物的各種煩惱,讓每個小朋友都有代入感:
艾米麗是一個頭發超級濃密的假髮模特,在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價值感;阿爾多是一位酒吧鋼琴師,但被自己的鋼琴壓扁;蘇珊娜是一個孤兒院裡長大的女孩,有一雙異常長的雙腿,遭到各種異樣的眼光;艾斯特有一雙大腳丫,她來到巴黎打工,發現自己沒合適的鞋穿;愛德蒙是一個遺傳了祖先“吸鐵石”功能的男孩,無法正常上學,每天各種意外;巴納比是一名著名攝影師,被蟲子蜇成了氣球人。總之,他們都跟別人“不一樣”
  • 腦洞大開,充滿想象力
故事情節充滿想象力,腦洞大開,跌宕起伏,同時又充滿詼諧、誇張,讀起來笑聲不斷,讓閱讀充滿歡樂。
《大長腿蘇珊娜》
大長腿蘇珊娜穿襪子的樣子、騎腳踏車的時候,愛德蒙穿成棉花包,整個閱讀過程中,孩子一直哈哈大笑。
圖多字少,典型的橋樑書。語言簡單,卻不失豐富幽默
插畫不是童書中常見的豔麗風格,而是滿滿復古風,更令人欣喜。簡練生動,開啟想象,莫名的喜感隨處而生。
  • 樂觀向上,充滿正能量
6個主人公各自在生活中遭遇挫折,但沒有自暴自棄,心向陽光,找到自己的閃光點,最終將所謂的“缺陷”變成了自己的優勢,實現了人生的價值。它是一套可以讓孩子們正確理解和接納自己的“不一樣”,並且相信自己擁有強大力量的書
第一個主人公:《紅髮球艾米麗》
主人公艾米麗的頭髮又多又密,而且長得非常快,這使得她常常被人嘲笑……
在現實生活中,她是一名“人形廣告牌”,這也許是她唯一能找到的工作,因為這頭惱人的頭髮:
最後的最後,艾米麗成為了時尚女神,並且和時尚造型師莫提美過著幸福的小日子!
第二個主人公:《扁平人阿爾多》
阿爾多是個天才鋼琴家,可惜有一天,他被自己的鋼琴壓扁了整個人變得扁扁平平的他再也不能彈鋼琴了。
為了生活,他不得不重新找工作,搬運工、動物飼養員、送貨員……他應聘了很多工作,但都因為他扁平的身體而不了了之。
經過數次徒勞無功的嘗試之後,阿爾多終於想到利用自己扁平的身體發揮優勢之後他成為了偽裝界的大師級人物,還開了自己的私人偵探所。
你能看見阿爾多藏在哪裡嗎?
第三個主人公:《吸鐵石愛德蒙》
愛德蒙從曾叔伯那裡繼承了一種十分麻煩的特異功能:他天生能吸引各種含金屬的東西,也就是說他是個“活體吸鐵石”
這可讓愛德蒙吃了不少苦頭:他會突然貼到街道欄杆上,會招來許多罐頭盒子和各種金屬物品。
帶牙套的女朋友貝琪的出現給他的生活帶來了新的希望……
他終於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第四個主人公:《大長腿蘇珊娜》
蘇珊娜還是小姑娘的時候就已經長得很高了,與孤兒院裡的小朋友都不一樣,連班級合影都拍不全她……所以小朋友們都不喜歡她。
蘇珊娜厭倦了別人的嘲笑,她和同學姜戈一起逃走了。在處處都是摩天大樓的紐約,擁有兩條長腿的蘇珊娜成了最高的披薩送貨員,不僅成了當地的名人,最後,還找回了真愛。
第五個主人公:《氣球人巴納比》
巴納比去加勒比海島出差的時候,比被一隻奇怪的蟲子給叮了。從此之後,他的身體就開始膨脹
湊巧的是,圓鼓鼓的巴納比酷似當地警察要捉拿的大壞蛋,然後他就被丟進了監獄。不過他忠實的助手想出一個絕妙的主意,讓他悄無聲息地越獄了……
第六個主人公:《大腳丫艾斯特》
長著一雙超級大腳的艾斯特從鄉下來到了巴黎找工作,但她屢屢受挫,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
直到有一天,巴黎下了場大雪,她用姑姑的一件舊毛皮大衣的邊角料把自己的平底鞋改造成了一雙長毛雪地靴,竟意外地遇見了改變她一生的伯樂……
我們直接翻到書的最後,找到一段作者特意寫給中國小朋友的寄語:
這段話講了《絕非普通人》的創作緣起
第一次遇到“絕非普通人”,是在我去上班的地鐵上。那天,車廂對面坐著一位身材非常豐滿的女士,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她那滿頭濃密的棕紅色頭髮。我隨身帶著個小本子,便拿出筆開始畫她。不過,我給她“換上了”別的衣服,也把她的頭髮畫得更加誇張——艾米麗就這樣誕生了!
接著,我又構想了其他的人物:他們的身體都有一些“缺陷”,比如雙腿過長,身體十分扁平或圓鼓鼓的像氣球一樣,等等……
接著,他還吐露了自己的寫作目的
我希望,這些故事能讓你們在想象中旅行,能給你們帶來快樂,更能讓你們明白:缺陷和不完美也可以成為一種力量。請大膽地去發掘你們身上的那些個“不一樣”吧!
這套書還進入了多座法國小學的閱讀課書單上,由千千萬萬的老師和學生一起分享。
《絕非普通人》系列在法國學校閱讀課
要說這套書適合多大年齡段的孩子?
像這樣的書,怎麼會有年齡限制?聽或者讀的過程中,大人孩子都會愛不釋手,樂意翻看一遍又一遍,而不會放在書架上積灰。如果非要說,3歲以上有繪本閱讀基礎的就可以看,上不封頂!
最後的最後,願每一個與眾不同的人都能被溫柔以待
希望孩子和大人一起反覆咀嚼回味這六個娓娓道來的傳奇故事,挖掘出更多的寶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