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沒錢,而是犯了這個忌諱

為什麼說中國式家庭最讓人窒息?
我們用《寄生蟲》這個電影舉個例子。
在《寄生蟲》這個電影裡,對於貧困家庭的設定是這樣的:
父親技術一流司機,之前為多位社長級別的大人物開車,現在落魄整天喝的醉醺醺的。
母親家庭主婦但身體一流,曾榮獲釜山運動會練球銀牌。
兒子復讀兩次還沒考上SKY一流大學,還在努力爭取考上。
小妹無憂無慮同時也是家裡天賦最高的,藝術才華驚人,繪畫美術設計吹拉彈唱無一不精,未來上名牌大學改變命運指日可待。
這家人讓很多中國觀眾都非常厭惡,厭惡的點就是他們不老實,偷奸耍滑。
比如電影一開始給披薩店做紙盒子,偷懶,應付,不認真做,偷工減料。
這個就是韓國電影裡的窮人,和中國社會里的窮人,很不一樣。
韓國電影裡的窮人,是刁民,嗓門大,脾氣大,底氣足,敢於和人硬鋼。
中國社會里的窮人,都是順民,嗓門小,脾氣小,底氣弱,不敢跟人硬鋼,只敢逆來順受,乖乖聽話。
中國觀眾哪怕自己本身就是窮人,他依舊希望以及喜歡,看到順民,聽話,努力的窮人。
他完全無法接受不聽話,強硬,「刁民」式的窮人。
這一點可能是中外的思維有別。
中國人依舊堅信「你窮就是因為你不努力不聽話不奮鬥」。
哪怕中國人到了現在社會情緒最不滿的時代,也僅僅只是拒絕加班,躺平摸魚而已。
像寄生蟲裡的窮人那樣,刁蠻,偷懶,強硬,怒罵甚至要毆打老闆。
即便是情緒最激烈的當今時代,中國人都不敢,甚至壓根沒想過。
這一點其實就是寄生蟲這個電影很好讓觀眾代入,但其實又跟我們中國社會完全不同的地方。
寄生蟲裡的窮人很刁蠻,很偷懶,很倔強,
現實裡的我們,很順從,很服從,很聽話,很努力。
寄生蟲裡的窮人很團結,和堅強,
現實裡的我們很內耗,很軟弱,只敢家庭裡互相指責拖後腿,絕不敢對外指責老闆。
寄生蟲的窮人父子真正做到了,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給富人做了家教,立刻就介紹爸爸來開車,媽媽來做保姆,來享受大別墅美好生活。
這樣的情節在中國是不可能發生的,不論是電視,還是現實裡。
現實裡最常見發生的情況是:
給富人做了助理,員工。
立刻隱瞞自己的父母是窮人,不承認自己的卑賤出身,深深以父母為恥。
找到好工作的子女恥於有窮困的父母。
同理,在寄生蟲電影裡,兒子閨女做紙盒子偷懶,被僱主訓斥,爸爸媽媽不僅不教育子女,反而跳起來要揍僱主,攆他滾蛋,從頭到尾沒有責備過子女一句話。
現實裡也不會發生這樣的橋段,最大的可能是:
父母忙不迭給僱主道歉,對不起,給足了僱主面子,然後大聲訓斥甚至打罵子女,勒令他們道歉,並且教他們一定要努力,一定要順從,絕對不可以有任何刁蠻偷懶。
爸媽在外操勞回家,也不會跟子女有說有笑,只會不停地倒苦水,還不都是為了你們,還不都是因為你們沒出息,我們才這麼辛苦,你們一定要好好讀書,考上大學,讓我們省心。
寄生蟲電影裡,父母過於寬厚和疼愛子女,為了家人的任何小優點小成績而自豪,把媽媽的銀牌和照片高高掛起誇獎。
在中國現實裡,幾乎不存在,只存在我們這麼苦還不都是為了你,銀牌有個屁用能賺幾個錢?
寄生蟲電影裡,子女過於成熟懂事,並且以自己的父母為榮,大方坦承,深深的信任父母,認為父母給社長大人物開車做家政這種高難度工作完全沒問題。
在中國現實裡更不存在,只有我家就普通家庭,沒什麼的,我爸媽啊就普通人,哈哈。深深恥於承認自己的出身和父母情況。
父母為子女煩躁,
子女為父母恥辱。
這才是真實的中國式家庭和社會現狀。
網上描述家庭情況時候,動不動就喜歡說一個詞:
東亞家庭,如何如何。
其實即便是東亞家庭,中日韓三國之間,也是存在巨大差異的。
只有中國的家庭,是最不堪,最內鬥,最荒唐的,毫無任何慈愛,信任,團結可言。
父母為子女煩躁,
子女為父母恥辱。
當然這也很公平,很自然,有因必有果。
父母結什麼樣的因,必然收穫什麼樣的果。
這就是中國家庭和中國父母的福報。
要珍惜。
-end-
更多精彩觀點,歡迎點選關注
歡迎大家把我設定為星標置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