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魚爸
來源:養育男孩(ID:breedboy)
◐
這幾天,電影《抓娃娃》火了,在電影裡,富有的父母故意裝窮,想以此激發孩子的上進心,讓他懂事,讓他努力讀書,按照父母的安排來生活。
貧窮真的會讓孩子懂事嗎?這絕不是一個所謂的真理或規律。
有時反而會壓垮、束縛孩子。
沒有父母支援和陪伴,導致敏感自卑,逆反,早早輟學,誤入歧途的孩子很多很多。
而父母對孩子人生的高度控制,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更無法估量。
喜劇讓人一笑而過,但現實中,錯過孩子的成長卻無法重來。
今天魚爸分享一篇之前的文章,希望我們能更關注孩子的內心,更尊重孩子。
01
在小小魚還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一次飯後,他一個人在客廳的桌子上用心地拿筆塗畫著。
還在那念著數字,數著“個十百千萬……”
我過去一瞧,原來在一個個小方框裡寫數字,前面一個1,後面一堆0。
我問他這是何故?
“爸爸,這是我畫的錢,要送給窮的小朋友!”
我這時就覺得奇怪了,為何會這樣說呢?
想一想,應該跟在學校的一次義賣有關。
他可能是聽到了學校的老師提起過要捐助的那個山區幼兒園。
因為那段時間,幼兒園總是有一種聲音說,“大家要獻出愛心,幫助那些山區的小朋友,幫他們實現夢想,你們也要珍惜自己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啊!”
說實話,起初聽到沒什麼,可仔細一琢磨,這樣的對比會讓孩子們心裡產生什麼樣的感覺呢?
02
兒子的話正好印證了我的擔憂。
當時我就問他,“你覺得哪些小朋友是需要你幫助的呢?”
“就是那些家裡窮的小朋友啊!”
“你怎麼知道他們窮呢,是不是上次義賣聽老師們提起過呀!”
“是啊!”
“爸爸覺得你能想到幫助別人,非常不錯呢!可是,你覺得我們家窮嗎?”
“不窮!”他聽到我這出乎意料的問題,思考了一下回答說。
“那我們家富裕嗎?”
“富裕啊!”
“不對哦!其實我們家既不富裕也不窮。”
兒子看著我,等著答案。
“我們就是普普通通的家,你也是普普通通的孩子。你不是富孩子,也不是窮孩子。你說到的山區的那些孩子,也是普普通通的孩子,跟你一樣,既不富裕,也不貧窮,你們都一樣。”
“那大人呢?也一樣嗎?”
“你思考的對,大人的確不一樣,因為有的大人很懶惰,不工作的話,他就會變的貧窮。所以你看爸爸媽媽要努力工作,你也要努力勤奮的學習,將來也不會差的。”
這時小傢伙點點頭。

03
每個孩子,總會有一個這樣的時期,開始形成自己的金錢觀。
父母的態度和行為,往往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有很多的父母,一廂情願地為了激發孩子的上進心。
就故意說自己家的情況很糟糕,跟孩子哭窮。
希望孩子能努力學習,將來考上好的學校,然後找一份好的工作,這樣全家人就能過上好日子了。
或者總是跟孩子說,讀書家裡花了很多錢,都是爸媽擠牙膏一樣擠出來的。
這樣的孩子,一生都會揹著這個包袱。
不僅僅讓孩子產生深深的自卑,而且成年後也擺脫不了。
我有一個朋友,前幾年,他手頭有了足夠的首付。
很多人跟他說可以買一套房子了,可他說一定要一次性付清才行。
不想揹著每個月的貸款。
問他問什麼?
他說小時候總是看到爸媽說自己家裡欠債。
到了大年三十,爸爸都要躲外邊,大晚上才敢回家。
那時候他聽到最多的就是母親的抱怨。
“為什麼我們家這麼窮,為什麼有還不完的債。”
所以他發誓今後無論如何都不能欠債。
就在他猶豫的檔口,房價蹭蹭蹭漲了很多。
等他終於想著下手的時候,又被限購了。
如今他腸子都悔青了。
真正影響我們人生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努力和環境,還與自己曾經成長的經歷息息相關。
04
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富人”也未必是好事。
而且,在現實的生活中,有很多孩子,被父母人為地包裝成了富二代。
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孩子的衣服鞋襪非一線大牌不可。
生活費和培訓費要用掉家裡一大半的收入。
甚至還有父母借錢來供孩子,而全家人都縮衣節食。
結果只會養出好吃懶做的寄生蟲。
有一戶這樣的人家,夫婦中年得了一兒子,小兒順理成章地成了全家人的寶貝疙瘩。
他上面有兩個姐姐,相繼出嫁。
小時候,姐姐們回家,總是會給他帶衣物零食。
倘若沒帶,爸媽都會吹鼻子瞪眼的。
後來蜜罐中泡大的男孩考了縣城的一所職業中學。
姐姐們說這個職業中學是混日子的,不如不讀。
可弟弟偏偏要讀,還說爸媽偏心,送姐姐讀了大學,也不送自己讀職中。
最後只能送他去了,可還有條件啊!
必須買全一套蘋果裝置,他說去那裡讀書,沒這個沒面子的。
還要去縣裡的名牌店買全套的衣服鞋襪。
那時候老父已經有60多歲,每月就一兩千的工錢。
最後壓力又落到了姐姐的身上。
幾年職中畢業後。
他就開始在外邊瞎混。
前幾年說要買房,因為女朋友要房子才嫁。
結果老父親又求著女兒們幫忙,說不能讓弟弟打光棍啊!
可這不是小數目。
最後把家裡能賣的全賣了,給他付了首付,說好要他自己月供。
結果沒半年又丟了工作。
每次見到他老父,還會跟我們說,“我那兒子爭氣哩!在城裡買了房,還是大公司的經理,你們記得去玩啊!”
看到他肩上挑著的重重的擔子,還有那曬得又黑又亮的臉龐。
我心中竟有幾分難過。

05
我們需要培養孩子什麼樣的金錢觀。
我覺得讓孩子明白“貧富平等,自力更生”非常重要。
前一個是觀念上的相互尊重,不能因為條件好就趾高氣揚,也不能因為生活不如意而垂頭喪氣。
父母不要把成人世界裡那種功利標準帶給孩子。
要讓孩子明白,自己是普通的孩子,孩子之間是沒有貧富之分的。
而且將來的一切還要靠自己去打拼,而如今爸媽能保證你安心地學習和生活。
當然,要孩子理解自力更生可能有點難。
可我們可以從小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
能自己做的事,為什麼不讓他自己去做?這叫責任!
而且你辛苦努力掙來的錢,為什麼說就是給他留著的?
俗話說:“樹大看苗,人大看小”。
不要覺得有些道理孩子長大了就會明白。
只怕有些東西從小鑽進他們骨子裡,長大了想刮都刮不掉,比如懶惰、貪婪。
而這些與窮困伴生,遲早會毀掉一個人,一個家庭。
所以當孩子問起貧富時,不要置之不理,而要好好談談。
好的父母,不哭窮,也不會炫富。
因為哭窮無法增進孩子的努力程度。
炫富也不能給孩子內心真正的自信和充盈。
孩子需要的其實是你努力的樣子,還有你面對貧富不抱怨也不膨脹的態度。
因為,每個孩子身上,最後都會有父母的影子
。
作者簡介:魚爸,家有小子一枚,立志做一名合格的80後奶爸,童書編輯,閱讀推廣人。公眾號:養育男孩(ID:breedboy) (一個最有愛的公眾號,面向家長群體,每天原創分享親子養育常識、親子閱讀推廣、家庭關係建造知識,已出版新書《和孩子一起成長,是最好的教養》
雙養家長學院商城為不同階段的家長提供一站式家庭教育學習平臺,
讓家長輕鬆學習家庭教育
▽▽▽
▽▽▽

識別二維碼,關注雙養智慧家長
陪你一起成長



雙養智慧家長
走之前記得點個“在看”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