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今年的春節檔還真熱鬧,多部大片同時上映,堪稱“神仙打架”。
是不是很想去湊個熱鬧,又怕冷落了家裡的娃?
沒關係,今天,我給大家奉上15部適合春節假期看的親子電影,保證讓娃也能看得開開心心。
既有金雞獎獲獎作品,也有跨越20年依舊霸佔高分榜單的外國電影,部部經典,充滿正能量。
看完後覺得意猶未盡的同學,還可以點選文末連結,檢視我以前推薦過的親子電影,趁著假期餘額充足,一次看個夠~
很多道理,我們不必說出口,交給電影來“傳達”,孩子一樣聽得懂。


豆瓣:8.3-8.5
適宜觀看年齡:6歲+
觀看平臺:(愛奇藝)、第二部(各大院線)
有人說:“這世界是一面鏡子,每個人都可以在裡面看見自己的影子。”
《雄獅少年1》,便是這樣的一面鏡子,它以熱血、夢想與堅持,映照出了每一個平凡人內心深處的力量。
影片講述了嶺南小鎮的留守少年阿娟,在好友阿貓、阿狗的陪伴下,從被人嘲笑的 “病貓”,透過舞獅訓練,最終挑戰高樁獅王的故事。

劇情最動人之處,莫過於阿娟在面對生活的重重磨難時,從未放棄對舞獅的熱愛:
哪怕父親受傷、家境貧寒,他依然在破舊的天台、狹窄的小巷中刻苦練習。

這份堅持,如同黑暗中的火把,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也會讓我們的孩子明白:少年儘管向前,夢想足以抵禦狂風暴雨。

除了超高能熱血的情節,影片的畫面也讓人難忘,從滿是煙火氣的大排檔到熱鬧的舞獅大會,將嶺南風情展現得淋漓盡致。


若是大家和娃曾親眼看過廣東舞獅 ,一定明白,這些細節背後傾注了多少心血。
闊別三年,去年年末,《雄獅少年2》如約歸來,一上映便衝上熱搜,獲得多個平臺的高口碑認證。

在這部續作裡,阿娟帶著榮耀迴歸,卻遭遇了更為殘酷的挑戰。
哪怕平時在工地打工,週末去街頭舞獅賣藝,卻依舊存不下一分錢,想要給父親支付十幾萬的醫療費,更是天方夜譚。

為了在城市立足,阿娟開始了格鬥生涯,一次次被擊倒,一次次站起,戰勝了對手與質疑,也打敗了心中的怯懦。
如野草、如雄獅的他,完美詮釋了電影的英文名:
I AM WHAT I AM。

ps:《雄獅少年2》正在各大院線上映,所以就不給同學們做過多劇透,建議大家可以帶著娃去影院感受它所帶來的震撼,相信我,你一定不會失望的~


豆瓣:7.7
適宜觀看年齡:9歲+
觀看平臺:騰訊影片、愛奇藝
三年級的朱同,把簡單的一天,過得一點也不簡單。

作為轉學生,他遇到的“棘手事件”可謂層出不窮:
忘帶紅領巾、考試不及格、沒交作業被“抓包”、上課才發現課本不在、受到小混混欺負……

不過,在朱同眼中,這都不算事兒,因為,他有自己的“超能力”。
不交作業被點名,他一邊假裝抖落書包找試卷,一邊召喚外星人“把老師帶走”;

被英語老師要求一分鐘內把課本取回,他分身三人穿越教學樓,尋找借走他書的男同學。
但這些“超能力”非但沒幫到他,還讓事情變得更糟糕了。
故事最後,朱同選擇融入集體,雖然失去了“超能力”,但他變得更開心了。

顯然,這是一部有點鬧騰,同時又有些無厘頭的兒童喜劇。
孩子們看到朱同,會知道做“白日夢”並不奇怪,而那些自己以為天塌的大事,終會變成無足輕重的小事。
作為家長的我們,則可以跟著朱同重返童年、回到那些沒有電子裝置卻異常珍貴的漫漫長日。

曾幾何時,我們也擁有如他一般的“超能力”,即使今天它們已經不復存在,也無需感到悲傷。
作為朱同的未來時,我們學會了接受失去,學會了選擇快樂、享受當下。
正如影片中所說:
“只要每天笑呵呵,得到的總比失去的多。”


豆瓣:7.5
適宜觀看年齡:3歲+
觀看平臺:bilibili、愛奇藝
說到繪本動畫電影,大家第一時間就會聯想到《小樹人》《咕嚕牛》《女巫掃帚排排坐》等外國影片。
其實,中國電影人也在悄悄發力,致力於用本土化作品,喚起大家心底對童年最深的情感共鳴。
《向著明亮那方》就是由七位年輕獨立動畫導演合力打造,被稱為“中國首部繪本動畫電影”的作品。
全片共包含7個篇章,從親子關係、人與自然、兄弟手足、睦鄰之情、異地成長等不同角度切入,將溫暖治癒的煙火小事娓娓道來。
《小免的問題》,圍繞小兔子的“十萬個為什麼”展開,傳遞出她與兔媽媽之間濃濃的親情與愛。

《小火車》,聚焦災後心靈重建,告訴孩子親情可抵世間萬難。

《蒯老伯的糖水鋪》,好似靜謐黑夜中的閃耀燈塔,溫暖地指引著每一個都市夜歸人。

《翼娃子的星期天》,以真實故事為原型,描繪城市務工者平凡生活中的一幕幕場景……

縱觀全片,處處可見水墨、剪紙、水彩等國風元素,讓孩子在接受情感教育的同時,更能享受藝術薰陶,學會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



豆瓣:7.4
適宜觀看年齡:6歲+
觀看平臺:愛奇藝
這是一部“三無(沒有商業元素、沒有明星、沒有錢)”小電影,卻一舉拿下了金雞獎最佳兒童片獎。
在我看來,它粗糲且溫柔,和我之前看過的公路片有很大的不同。
粗糲的是,故事發生的背景。
溝壑縱橫的的黃土高原,塵土飛揚的鄉間公路,每個場景,都是陝北農村的真實寫照,與繁華城市形成鮮明的對比。

溫柔的是,上演在這片貧瘠土地上的關於救贖的故事。
每天開著貨車,靠販賣雜貨、拍老照維持生計的苟仁,兜裡總揣著一把刀。

為的是,找到騙走他兒子救命錢的朋友,為死去的孩子報仇。
留守兒童毛豆,媽媽離家出走,奶奶生病離世,爸爸打工幾年未歸,自己一個人孤零零地守著窯洞。

為了找到找到爸爸,他大鬧貨車,“賴”上了苟仁。
兩個人,就這樣陰差陽地相遇在一起,搭伴走上尋找之旅。

從最初的討厭到最後的憐惜,苟仁的心被毛豆不斷融化,最終放下了仇恨。

而毛豆,雖然沒有見到爸爸,卻收穫了來自苟仁的疼愛和承諾。

讓我最為觸動的是,這些充滿殘酷的現實,影片卻努力用輕鬆的劇情呈現了出來。
所以,它非但沒有《隱入塵煙》透露出的壓抑感,反而會讓人在歡笑之中體會別樣的父子情。



豆瓣:8.6
適宜觀看年齡:6歲+
觀看平臺:網頁搜尋
這部影片,同樣講述了留守兒童的故事。
憑藉感人的情節、鮮活的人物塑造,它一舉摘得了2012年第九屆美國聖地亞哥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電影獎”和“最佳演員獎”兩項大獎。
幽靜的村莊裡,爸媽外出打工的開開,與爺爺和小狗(小膽兒)相依為命。

沒有父母的庇護,還要照顧年邁的爺爺,小小的開開,嚐遍了生活的各種苦。
後來,爺爺去世,開開過得更加艱難。

喝缸裡的涼水,吃小膽兒都不吃的的硬饅頭,深夜驚醒時,他給爸爸打電話,用淚水訴說著自己的恐懼和思念。

孤立無助的他,只能到爺爺的墓前說說心裡話:
您的咳嗽好了嗎?燕子的姥姥說,人一死了,什麼病都好了。您想我的時候,就給我託夢。
好在,還有小膽兒一直陪伴他,給了他毫無保留的愛。

然而,這個小夥伴,他最終也沒能留住。
來接開開去城裡讀書的爸爸,強迫開開放下小膽兒,任由它在車子後面追逐,就像曾經追趕爸媽車子的開開一樣。


就這樣,他離開了童年最好的玩伴,離開了同學,離開了家鄉。
透過這部電影,孩子可以看到,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跟自己不一樣的群體。
他們生存環境惡劣、教育資源匱乏,但同樣對生活、對生命充滿熱情。
相比之下,我們更應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成長為勇敢、堅毅的人。


豆瓣:9.1
適宜觀看年齡:6歲+
觀看平臺:騰訊影片、bilibili
1992年的北京,日子還不像現在這麼快。
5歲的晨晨,在爺爺的陪伴下幸福成長。

有風的天氣裡,他們去廣場放風箏;寧靜的夜晚,他們嘻嘻哈哈,互相打鬧。

直到媽媽從國外歸來,打破了一切美好。
她讓晨晨學外語、彈鋼琴,扔掉了他所有的舊玩具,還不小心摔死了他的荷蘭豬。

為了讓晨晨和媽媽關係變得親密,爺爺主動回到老屋。
不能和爺爺朝夕相處,晨晨就隔三差五來找他玩,叮囑他“左上衣口袋,急救盒,舌下含服一片!”

爺爺生日那天,晨晨花光積蓄買了一張賀卡,看著晨晨的背影,爺爺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這次,晨晨沒有像失去荷蘭豬時那樣大哭大鬧,只是一個人蜷縮在牆邊小聲啜泣。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他將送給爺爺的生日卡系在風箏線上,送上天空。
他相信爺爺會收到,也期待著爺爺回信的那天。

有人說:“這部電影是我到目前為止哭得最厲害的電影 。”
也有人說:“小時候看過的電影……世上再也沒有那麼寵我疼我的姥姥,但在我心裡,她從未稍離。”
我想,這就是它上映20多年依舊會被大家反覆推薦的原因——
將人生不得不面對的離別課題,以真實感人的故事呈現,讓人看罷悲傷卻溫暖。
影片傳遞的思想,孩子們未必能全部接收,但我相信,他們看完後,一定會對死亡產生新的認識。


豆瓣:8.5
適宜觀看年齡:6歲+
觀看平臺:網頁搜尋
如果你喜歡《菊次郎的夏天》,那你一定會愛上這部電影。

故事圍繞兩個小男孩的冒險故事展開。
久田,善良但有幾分怯懦,從小生活在一個非常有愛的大家庭中。

竹本,堅定且果敢,是擔負著照顧弟弟妹妹責任的小大人。

1986年的夏天,被同學排擠的的竹本,決定去回力鏢島尋找海豚。
他“威逼利誘”久田一起出發,由此,兩人踏上了一場夏日探險之旅。

他們互相讚美、彼此鼓勵,只是短短的一個夏天,卻成就了一生中最純真、最懷念的童年友情。

除了久田與竹本之間的友誼,影片中描繪的自然風光也讓我非常觸動。
澄澈的天空、遼闊的大海、海邊的小車站、茂盛的橘子林,無不透露舒適安逸之感,很有夏日的感覺。

希望這部影片可以像這個季節一樣,給大家帶來治癒,以及收拾行囊再次出發的勇氣。


豆瓣:8.1
適宜觀看年齡:5歲+
觀看平臺:騰訊影片






豆瓣:8.4
適宜觀看年齡:6歲+
觀看平臺:bilibili
那是一個午後,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灑下一地斑駁。
漫山遍野的薰衣草肆意綻放,與遠處連綿起伏的山巒相映成趣。農場在普羅旺斯的環抱中,散發著迷人的氣息。

這不是精心繪製的油畫,而是《普羅旺斯的夏天》中最平常的一幕。
影片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樣靜謐而美好的南法鄉村。
故事的主角是性格倔強的老人保羅,一個暑假,他平靜的生活被三個來自巴黎的外孫打破。

三個孩子,如同闖入他世界的旋風,帶著城市的氣息與活力,與保羅安靜平和的鄉村生活形成了鮮明對比。
保羅與女兒多年失和,這使得他與外孫們初次見面時,氣氛充滿了尷尬與緊張。
認知的分歧,生活方式的差異,猶如一道道鴻溝橫亙在他們之間。
外孫們抱怨鄉村沒有現代化的娛樂設施,網路訊號差,而保羅則對外孫們的一些行為和觀念難以理解。
然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如同溫暖的陽光,逐漸融化了彼此之間的堅冰。

保羅雖然表面上固執,但內心深處對孩子們的愛從未缺席。
他耐心教外孫們分辨各種蔬菜,講述著土地的故事;當外孫女蕾雅陷入危險時,他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
這些觸動心靈的時刻,會讓孩子們明白,無論生活在哪裡,親情的紐帶始終堅韌無比。

那些日常的陪伴、偶爾的爭吵、溫馨的歡笑,都構成了我們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
就像普羅旺斯的夏天,無論時光如何流轉,那份美好與溫暖,永遠會在記憶深處熠熠生輝。


豆瓣:8.5
適宜觀看年齡:5歲+
觀看平臺:樂視
這是一部由法國導演讓・皮埃爾・熱內執導,根據Reif Larsen同名小說改編的冒險電影。
提及導演讓・皮埃爾・熱內,有些同學或許會感到陌生,但要提到他的作品《天使愛美麗》,相信很多人都會恍然大悟。
它用濃郁的色彩、悠揚的音樂與天馬行動的細節,編織出充滿詩意與奇思妙想的現實世界。
在《少年斯派維的奇異旅行》裡,這種風格得以一脈相承——
明媚動人的畫面,每一幀都洋溢著童話般的溫馨,可以讓孩子們看到世界的更多面。



生活在偏遠牧場的天才少年 T.S. 斯派維,孤獨卻懷揣著對物理學的熱愛與天賦。
當史密森尼學院的獎項降臨,他偷偷爬上貨運火車,獨自踏上了前往華盛頓特區的冒險之旅。

列車穿越美國,他領略了草原的廣袤、城鎮的寧靜與城市的繁華。
途中相遇的形形色色之人,讓他懂得了父母忙碌背後對子女的深愛,明白了姐姐虛榮是為了尋求關注……

故事最後,斯派維順利抵達華盛頓,完成了演講,也與家人和解,重新回到了牧場。
這趟關於告別、成長、新生的旅程,將教會我們的孩子去愛、去原諒、去理解,而這些,正是成長的要義。


豆瓣:8.4
適宜觀看年齡:5歲+
觀看平臺:bilibili、騰訊影片
這是首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提名的愛爾蘭語電影,講述了不受重視的女孩凱特,從缺愛到被愛的故事。

爸爸酗酒賭博、媽媽即將臨盆,放暑假的凱特只能送往姨父母家暫住。
在那裡,沒有人聊起她貧窮又失職的父母,只有無盡而溫暖的愛,化解了她身上所有的敏感和自卑。

阿姨會幫她換上乾淨的格紋襯衫,陪她慢慢穿過草地,去打清澈的井水;

姨夫會給她買巧克力冰激淋、帶她在樹影斑駁的林間道上肆意奔跑,釋放壓力。

分別時,凱特緊緊抱住姨夫,在他耳邊喊出了一句“爸爸”。
影片就此戛然而止,我們不知道凱特最後有沒有被姨父母收養,但能肯定的是,這段相處時光一定會成她今後成長的重要支撐。
全片沒有波動起伏的情節,卻道出了養育的真諦:
每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當他們感覺被理解、被接納時,他們才能真正地感到安全,進而探索世界和發展自我。


豆瓣:8.2-8.4
適宜觀看年齡:3歲+
觀看平臺:騰訊影片
這是大寶最喜歡的動畫電影之一,他前前後後不知道看了多少遍。
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像戴上放大鏡一樣,以3D+實景形式呈現昆蟲王國的微觀小世界。

更妙的是,由於這個世界常常被人類“視而不見”,片中沒有一句人類能聽懂的對白。
所以,也省去了翻譯的麻煩,多大孩子都能自己看明白。
當然,儘管片中主角都是小昆蟲,它們的愛恨情仇、生存大戰,一點都不比宮鬥劇差。
比如,一隻弱小的瓢蟲,剛擺脫了一群蒼蠅的霸凌,又捲入螞蟻界的奪食大戰。

而這場大戰的導火索,就是人類在野餐後留下的一盒方糖。
為了搶奪方糖,紅螞蟻和黑螞蟻從你追我趕,上升到兩個族群之間的對峙廝殺。
最後,甚至開啟一場昆蟲界的“特洛伊攻城”……

與此同時,片中的每種昆蟲,既符合物種本身的外在特徵,又被賦予了擬人化的鮮明個性。
包括,笨拙的蜘蛛、呆萌的瓢蟲、兇悍的紅螞蟻、有組織有紀律的黑螞蟻軍團……

有了它們的輪番登場,以及親自上演的抓馬好戲,保準大家都看得目不暇接。
整部電影,就像是導演寫給孩子的一部童話,既有愛與被愛的溫暖,也有冰冷殘酷的爾虞我詐。

你甚至還會發現,童話中講述的主人公不單單是昆蟲,亦映射了在現實中忙於打拼的我們。
不過,就像電影中所傳遞的那樣——
就算生活再忙碌,也不要忘了偶爾停下腳步。
因為,我們一直心心念唸的美好,有時候就藏在不起眼的“腳邊”,只要你願意俯下身子,就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


豆瓣:8.6
適宜觀看年齡:6歲+
觀看平臺:優酷
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這部影片,應該就是:一部無論什麼心情狀態都適合去看的電影。
它改編自法國家喻戶曉的經典漫畫《小淘氣尼古拉》, 憑藉獨特的法式幽默,刻畫出一幕幕讓人啼笑皆非的場景。
影片的小主人公尼古拉,擁有一群親密無間的好夥伴,他們彼此分享所見所得,也為對方出謀劃策。

得知尼古拉媽媽可能要生二胎,不要他時,“智囊團”成員絞盡腦汁,想出了各種辦法:送香腸、大掃除、找“黑道人物”除掉弟弟……

走進校園,趣事更是一籮筐,比如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在尼古拉和同學們眼裡,是一隻討厭的大蟑螂。

當然,影片中還有不少大人間的搞笑故事,比如,富二代爸爸的財富,是這樣來的——

妙語連珠的對白,出其不意的劇情,無論看幾遍依舊能被逗笑,怪不得,大家說它是“最適合在節日裡和家人一起看的影片”。


豆瓣:8.7
適宜觀看年齡:6歲+
觀看平臺:騰訊影片
有人說:“愛與被愛,是人一生最值得學習的能力。”
這部每一幀都美得像桌布的電影,就是很好的證明。

8歲小男孩湯馬斯,從小在孤兒院長大。
膽小又口吃的他,常常被校園霸凌,目之所及一片灰暗。

有一天,湯馬斯因為闖禍被請進院長辦公室,在那裡,他遇見了名為梅爾的女士。

光彩照人的梅爾成為了湯馬斯的“媽媽”,帶領他踏上了一段全新的人生旅途。
他們品嚐美食,觀察小雞下蛋,在雨中踩水坑,和灰海豹深情對話……


湯馬斯曾經所奢望的一切,都因梅爾變成了現實。
可是,當一切越來越好時,梅爾卻去世了。
養父整日酗酒,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小小的湯馬斯,承擔起家庭的責任。
他學著媽媽的模樣,打掃雞舍,整理房間,為養父做他最愛吃的食物。

是的,因為彩虹般明媚的梅爾,湯馬斯不僅收穫了愛,還擁有了愛別人的勇氣。


豆瓣:8.4
適宜觀看年齡:5歲+
觀看平臺:網頁搜尋
這部影片,同樣是一部值得一刷再刷的家庭喜劇片。
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它沒有暴力、重口味,有的只是呆萌的小鬼,滿滿的笑點。
一群討厭女生的小男孩組成了“男子漢俱樂部”,發誓不與女孩往來。

不料,他們之中卻出現了“叛徒”——為了追求“女神”達拉,男孩阿爾法打破幫規,和富二代情敵展開了競爭。

不過,“追愛”的路卻沒有那麼平坦,堅持自我的阿爾法,貢獻出一個個讓人捧腹的情節。
本打算和達拉吃燭光晚餐,卻被大家惡作劇,差點把基地燒燬,一幫娃慌忙救火的樣子,不要太好笑。

為了躲避反派追擊,他又與朋友男扮女裝,站在一群女孩子中間,竟然一點也不違和。

不只是孩子,就連他們的寵物狗狗也可愛到不行。
俱樂部男孩開會時,它聰明到知道舉手表決,可主人需要畫紙時,它卻拿來了廁紙。

有內容、有搞笑、有溫馨,想要治癒不開心,怎麼能少了它~
好了,15部親子電影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裡了,想要和孩子窩在沙發看世界的同學,還不快把它們加入自己的片單

~
也許你還想看看
【大器晚成才是多數孩子的命運】
喜歡記得點亮小紅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