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蜜雪冰城“塌房”,網友神評論中卻蘊含著育兒真經……

315,絕對是個讓各大品牌膽戰心驚的日子,而這次倒下的蜜雪冰城,論其公關反應,堪稱史上最“窮酸”的一屆——幾乎沒怎麼公關,全靠網友自發“救場”
湖北經視直播的3·15特別報道顯示,蜜雪冰城宜昌凝聚新天地門店問題多多。根據蜜雪冰城總部要求,製作材料鮮橙和鮮檸檬必須現切現用,沒用完的打烊時得廢棄。
但記者調查發現,有店員把當天剩餘的檸檬切片和橙子切片藏在操作檯下方置物櫃,員工還將其稱為“正常操作”。
圖源:@經視直播
除此之外,該門店還被曝光存在蒼蠅和飛蟲亂爬衛生問題,對於蒼蠅和飛蟲爬過的塑膠杯的處理,員工也是選擇洗洗後繼續用。
圖源:@經視直播
315當天該門店立刻被立案調查。
圖源:觀察者網
按理說,根據其它塌房品牌拿到的315劇本,接下來的劇情應該是這樣:
網友罵聲一片,品牌連夜道歉,門店整頓閉店,網友不買賬,再來一波“這牌子我是再也不信了”,品牌被罵得更慘……
但蜜雪冰城的公關卻走出了別樣的“魔幻”路線——品牌方几乎沒怎麼回應,反倒是網友們自發替它“洗地”,一夜間網上烏央烏央全是雪王家的公關經理。
有網友迅速站隊:
“不能以偏概全,個別門店的問題不能讓整個品牌背鍋。”
有的關注點直接跑偏:
“4塊一杯的檸檬水,居然放的是真檸檬,比起又貴又是勾兌的奶茶,已經很良心了吧。”
還有人突然想不明白蟲子落到杯子上,到底應該怎麼處理?
還有的評論不能不說是很幽默了:“它錯就錯在不是24小時開店,不然就沒隔夜一說了!
最絕的是“哭窮式公關”:
“一杯香檸綠茶才5塊,它都不嫌我窮,我哪裡還那麼多窮講究?”
01
為何網友總對蜜雪冰城
“手下留情”?
其實這並不是蜜雪冰城第一次“翻車”了,去年就因“洗腳門”上了熱搜——某門店老闆的父親燙傷後,把腳直接伸進泡冰塊的水池降溫,被市場監管局點名批評。還有去年315,新京報也曝光南京兩家蜜雪冰城門店篡改食材保質期、使用過期材料、員工缺少健康證……可每次出事,不幹的都是網友,甚至搬出同行來擋槍:“你不去查十幾二十塊的高階奶茶,盯著我4塊錢的檸檬水乾嘛?”
大家真的不知道食品安全的重要嗎?當然不是。
但為啥蜜雪冰城能讓網友一而再再而三地“護犢子”?
說到底還是它長期積累的品牌濾鏡鬧的。2元甜筒、4元檸檬水、6元珍珠奶茶,蜜雪冰城以一己之力實現了“平價奶茶自由”,價格打遍市場無敵手。
這種低價策略,本就會降低消費者的預期。所以即使出問題,消費者也會覺得:“這個價位,能做到這樣已經不錯了。”
當然,常爸必須強調,我可不是來給蜜雪冰城洗地的,我平時很少喝奶茶,也不是蜜雪冰城的使用者。雪王該怎麼整改怎麼整改,這並不是我今天想聊的話題。
其實,我是突然找到了父母們可以持續幸福,擺脫過分焦慮的秘訣。
02
我們對一杯奶茶的寬容,比孩子多出十個Level
公司有個小夥伴,孩子從一所教育窪地的普通初中考到北京Top5的重點中學念高一,經歷了艱苦卓絕的適應戰後,原本焦慮不已的同事現在對孩子相當包容,用她的話說:“之前孩子年級前幾名,現在的學校周圍都是各個學校的前幾名,這麼大的壓力,好多孩子都受不了,要麼直接躺平了,要麼天天要死要活的,但我孩子挺過來了,沒抑鬱就不錯了,我現在對他要求可低了,孩子自己反而支稜起來了。”
我問她怎麼做到的。她給我說了這麼一番心路歷程:
“比如剛開始看到孩子抄作業,心裡完全接受不了。但後來一想,至少人家還知道要寫作業,已經很不錯了,是吧。”
“那如果孩子連作業都不寫了呢?”我問。
“那我也高興啊,至少孩子還肯去上學,對吧!太多孩子因為各種原因都休學在家了,孩子們上了一天學,回家還要接著寫作業、複習,我上了一天班,你讓我晚上接著加班我也不願意啊。況且現在大環境這麼卷,他們的壓力已經很大了,不想寫作業就不寫嘛,等想學的時候,心情愉快了才能真正學得進去。”
同事的一席話突然讓我想起前幾周陪朋友的孩子去醫院的兒童精神科,當時在候診室特別感慨,我是親眼看到,有個確診了自閉症的孩子媽媽,在孩子面前顯得格外鎮定剋制,但後來單獨找醫生聊的時候卻控制不住地淚如雨下,還看到了一個有雙相情感障礙的孩子是怎麼歇斯底里地在走廊跟他家人發脾氣的……
那天回來我發了條短影片,因為我突然發現雖然我家娃不完美,但他已經很可愛了,已經很好了,我們真的應該降低自己的期待,多看孩子的優點,而且及時地把這些閃光點告訴孩子,讓他知道“我看到你了”,而不是總抓一些雞毛蒜皮的缺點各種打壓。
畢竟論缺點,誰沒有呢。我們天天唸叨孩子不自律,電子產品玩得沒完沒了,但敢問各位爸爸們,你們說體檢脂肪肝輕度變中度了我一定把烤串啤酒戒了;媽媽們,你們嘴上動不動就說要減肥,也知道七分吃三分練的道理,但實際執行的都如何呢?你們的自律性又怎麼樣呢?
像網友戲稱的“它都不嫌我窮,我哪裡還那麼多窮講究?”,放在我們家裡,孩子都沒嫌棄我們不是馬爸爸不是董媽媽,我們又憑啥要求他們那麼多?
03
家長的焦慮,通常源於不切實際的高期待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引用了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資料,說8成以上的家長都希望子女是班級的前15名,一半以上的家長希望孩子能成為博士。這般高期待,無疑是家長教育焦慮的重要根源。
家長們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但真相可能更扎心:我們真正害怕的可能是自己成為“失敗投資人”。在這種心態下,我們根本就不敢犯錯,容錯成本被我們自己無限放大了——抄作業等於考不上重點高中,考不上重點高中等於人生報廢……在這種思維模式下,孩子的每一次小失誤,都會在家長心中掀起驚濤駭浪;一次考試失利,家長便唉聲嘆氣憂心忡忡,彷彿已經看到孩子黯淡無光的未來……
可是,家長們似乎都忘了,成長本就是充滿波折的旅程啊。就像樹苗成長,哪能不經歷風雨、不遭遇蟲害?可我們卻不切實際地幻想孩子能一路坦途,直奔頂尖。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節奏和閃光點,同樣是跑步,有的人速度快,有的人姿態美,有的人很勤奮,有的人能跑遠……生命的多彩正是源於此。然而,如果我們只把孩子的成長目標狹隘地限定為“100米跑步冠軍”,過度聚焦於結果,就會錯過孩子成長路上那些美好的風景,焦慮也隨之如影隨形。
孩子們更像是你永遠猜不透的盲盒,可能開出天賦異稟的隱藏款,也可能抽到“勉強餬口款”普通人——而後者才是大機率事件,就像我們自己一樣,但這並不影響我們擁有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啊。
反而在我看來,有可能影響孩子一生幸福的,會真正毀掉孩子的不是抄作業,而是抄作業被抓後的那句“你讓我太失望了”
在這個充滿壓力與競爭的環境下,或許我們都該學學蜜雪冰城的生存哲學:
  • 不執著於用現摘檸檬,但保證6塊錢也能買到真正的快樂;
  • 不強求孩子成為滿杯車釐子,但接納它們作為“基礎款檸檬水”也能閃閃發光的權利。
降低期待,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多看到他的優點和閃光點,允許他們在成長路上慢慢探索。同時幫助孩子提高能力,可以向別人學習,但自己只跟自己比,讓孩子在成長中不斷進步。這就是我一直堅持的兩個應對焦慮最重要的方式。
如果我們都能用包容蜜雪冰城的心態去對待我們的娃,也許這世間就再無抑鬱的孩子。
最後希望所有家庭的親子關係,永遠都能停留在我們的初心上:你愛我,我愛你,我們一起甜蜜蜜

1
END
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