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簡歷上滿滿當當都是過往經歷,怎麼就300投,連1個面試都收不到呢?



最近有一位同學把自己的簡歷po在了網上,他說目前最大的困惑是,明明過往經歷已經足夠多了,為什麼還是收不到面試?
熱心的網友紛紛在評論區提出建議:

你剛畢業?這太長了,沒有HR會讀10多個要點……
作為前FAANG招聘人員,我覺得這些內容看起來非常不舒服,裡面的資訊/陳述非常混亂,而且可能有些誇張。
在我看來,簡歷太過密集。作為一個經常審閱簡歷的人,我花了10秒鐘仔細閱讀你的簡歷,收穫甚微。
我曾在AWS工作,並收到了微軟的錄用通知。你需要確保根據你申請的工作量身定製簡歷,而不是靠著一份簡歷去投遞所有。
我丈夫得到了一份FAANG的工作,因為他認識一個在那裡工作的人。就這麼簡單。
簡歷沒有理由超過一頁。

建議有了,也挺中肯,但具體怎麼改,是真沒人說一聲啊!還得是咱們直通矽谷靠譜,不僅講方法,還有例項:

案例1:經歷堆疊,什麼都想往上放。比如,在經歷裡大大小小事情寫了很多,但卻沒有說清楚你的價值——成果和影響力
解決方法1)把你的價值,展現出來:想象一下,當HR拿到別人的簡歷時,首先看到的是一堆密密麻麻的文字,而你的簡歷上,他們第一眼看到的是重要的技術棧;是被量化的結果、是涉及到系統性能的提升、是business impact or value,那麼你的簡歷自然容易透過篩選!

解決方法2)拒絕長篇大論,言簡意賅:如果你的一段經歷就佔了半頁紙的篇幅,HR只會覺得你是一個表達沒有重點、邏輯不清晰且做得事兒很瑣碎的人,就像你沒有耐心看太長的論文一樣。


但每個人的經歷不同,能提煉出的點也不同,我的經歷中有哪些關鍵詞適合加黑加粗?哪段描述可以縮減,具體該怎麼縮減?你不會的,交給專業的老師來幫你改!

案例2:經歷很多/不多,拿不出手。比如,沒有大廠title的實習經歷,甚至沒有實習經歷;在學校倒是做了不少專案,但都是小打小鬧,解決不了任何現實中、商業界可能遇到的問題。
而現在的HR,最看重的就是你有沒有真正接觸過社會,有沒有幫助公司解決問題的能力,想要證明這一點,實習經歷,必不可少。

但光有經歷還不夠,顛勺的經歷並不證明你能去當好的理髮師,寫在簡歷上的經歷只有和投遞崗位JD相匹配,才能讓HR覺得:嗯,就是你了。


但時間有限、經歷有限,去哪裡找實習做?直通矽谷解決你的燃眉之急:

* 本文原創於直通矽谷【https://www.zhitongguigu.com】,歡迎尊重版權的轉載。一般轉載請在文章開頭或結尾正確註明以下資訊:
作者:直通矽谷 公眾號:直通矽谷訂閱號
直通矽谷,讓科技求職更簡單。
封面: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