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資料,辨清真相。
美國前總統小約瑟夫·羅比內特·拜登(Joseph Robinette Biden Jr.,即喬·拜登,Joe Biden被確診患上前列腺癌的訊息已獲官方證實。
當地時間5月18日,拜登的辦公室發表宣告透露,現年82歲的拜登因泌尿系統症狀加重接受檢查,新發現前列腺結節,經進一步評估後於5月16日被診斷為侵襲性前列腺癌,並且癌細胞已經擴散至骨骼。
該宣告指出,儘管癌症具有高度侵襲性,但似乎對激素治療敏感,因此可以進行有效的控制和治療;拜登及其家人正與醫生共同商討治療方案。
同時,醫生評估拜登腫瘤的格里森評分(Gleason score)為9分(即第5級);根據美國癌症協會標準,這屬於最高級別,提示腫瘤細胞形態極不正常,侵襲性極強。
我們也藉此科普下前列腺癌這個男性發病率第二常見的惡性腫瘤。

前列腺癌流行病學現狀
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中第二常見的惡性腫瘤(僅次於肺癌),是導致男性癌症死亡的第五大原因。
但前列腺癌的發表有明顯的區域差異。
北美、歐洲、澳大利亞等發達地區前列腺癌發病率高,年標化發病率(ASR)可達每10萬人60~110例。
亞洲、非洲等地區發病率較低(ASR多在10~20/10萬人),但近年來隨人口老齡化和生活方式“西化”,發病率逐年上升,成為全球公共衛生關注的焦點。
前列腺癌在早期通常缺乏特異性症狀,很多患者是在健康體檢(如PSA升高、直腸指檢異常)時發現的。
死亡率
-
雖然前列腺癌的全球發病率高,但死亡率相對較低,主要是由於前列腺癌是一種惰性癌症;其次歸功於早期發現和治療有效。
-
全球年標化死亡率為每10萬人8.1例(2020年資料)。
-
發展中國家因早篩查率低、診斷晚,死亡率更高。
發病危險因素
-
已知危險因素
-
年齡:主要發生於老年男性。
-
種族/遺傳:非洲裔、高發家族史、BRCA1/2等基因突變。
-
地理環境/生活方式:高脂飲食、肥胖、久坐、激素暴露、慢性炎症等。
-
其他:可能與性傳播疾病、某些化學暴露相關,但證據有限。
-
發病機制流行病學
-
隨著基因檢測、PSA篩查等進展,前列腺癌的早期診斷率提高,侷限性腫瘤佔比增加,晚期病例比例下降,極大改善了生存率。
-
但篩查過度也導致部分低危患者過度治療,需平衡篩查獲益與風險。
前列腺癌的預後(即患者未來的生存和生活質量預期)
高度依賴於診斷時的分期、腫瘤分級、患者的基礎健康狀況和所選的治療方案。整體上,前列腺癌屬於預後相對較好的惡性腫瘤之一,尤其是在早期發現和治療的情況下。
1. 早期侷限性前列腺癌預後極好
-
5年生存率極高: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SEER)資料,所有分期合併的美國前列腺癌患者5年相對生存率約為97%,侷限於前列腺內的患者5年生存率接近100%。
-
原因:大部分前列腺癌發現時為早期,腫瘤進展緩慢,手術或放療後可長期無病生存,部分低危患者僅需積極監測即可。
2. 區域進展期預後仍佳
-
區域進展(腫瘤侷限於前列腺周圍或鄰近組織/淋巴結):5年生存率也高達近100%。
-
治療手段:多為手術切除聯合輔助放療/內分泌治療,能有效控制腫瘤發展。
3. 晚期/轉移性前列腺癌預後顯著下降
-
遠處轉移(通常骨轉移):5年生存率明顯下降,約為32%–34%。
-
但隨著靶向治療、放射性核素、免疫治療等新療法的應用,晚期患者生存期顯著延長,部分患者可帶瘤長期生存,生活質量較好。
-
新藥顯著改善了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生存期,如AR拮抗劑、PARP抑制劑、PSMA靶向放射藥物等。
4. 預後相關因素
-
分期(Stage):越早期預後越好。晚期轉移性患者預後較差,但部分基因突變型(如BRCA2)可能對特定藥物敏感,個體化治療可改善預後。
-
分級(Gleason評分):評分越高,腫瘤分化越差,侵襲性越強,預後越差。
-
PSA水平:診斷時PSA越高,提示腫瘤負荷高,預後相對較差。
-
年齡與健康狀況:高齡和基礎疾病多者,治療耐受性和總體生存時間可能受限。
-
分子生物學特徵:攜帶BRCA1/2等DNA修復基因突變患者,惡性度更高,但對某些靶向藥物療效更好。
編者按:前列腺癌總體預後良好,尤其是早期病例。晚期或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雖預後不佳,但隨著新療法不斷問世,生存期和生活質量都有明顯提升。
早篩查、早診斷、個體化治療和規範隨訪是改善預後的關鍵。
拜登的預期生存期,受益於他自己發起的“癌症登月計劃”
杜克大學前列腺癌專家賈德·莫爾(Judd Moul)博士表示,即使前列腺癌擴散至骨骼的男性,在目前的治療下仍“可以存活5年、7年、10年甚至更久”。
像拜登這樣80多歲的老人“有望自然離世,而不是死於前列腺癌,”他說。
拜登預期生存期的延長,很大程度受益於他發起的“癌症登月計劃”。拜登“是首批將癌症放在首位的總統之一”,華盛頓大學的前列腺癌專家丹尼爾·林(Daniel Lin)說,“過去十年,前列腺癌的存活率幾乎提高了兩倍。”
2016年,時任副總統的拜登發起了“癌症登月計劃”;在2022年,拜登擔任總統時重新啟動了該計劃,設定了以下核心目標:
-
在未來25年內將美國的癌症死亡率降低至少50%。
-
改善癌症患者及其家庭的治療體驗。
-
推動癌症的早期檢測和預防措施的普及。
“癌症登月計劃”推動了多癌種早期檢測技術的研究和試驗,有望實現透過血液測試同時檢測多種癌症的目標;該計劃也支援了250項研究專案和70多個專案,涵蓋免疫療法、兒童癌症研究等領域。
拜登自己,顯然也是該計劃的受益者。
備註:本文僅為學術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編輯:Jessica,微訊號:Healsanq;加好友請註明理由;助理:ChatGPT
美國Healsan Consulting(恆祥諮詢),專長於Healsan醫學大資料分析、及基於大資料的Hanson臨床科研支援。主要為醫院科研處、生物製藥公司和醫生科學家提供分析和報告,成為諸多機構的“臨床科研外掛”。
網址:https://healsan.com/
點選👆;From Bench to Bedside, Healsan Paves the Path.
▼ 支援基金申請和SCI論文發表,推動臨床科研的創新與發展。
基於Healsan™文獻計量大資料的系列推文,全年安排如下;目前是研究熱門靶點系列。
▼ 臨床科研技巧及文獻更新。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