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測算:中國科技股估值,哪些還有空間?

最近兩週,Deepseek憑藉一己之力將中國科技股推向了高潮。然而,在這股熱潮背後,究竟哪些是真正的價值驅動,哪些是跟風炒作,卻難以分辨。
摩根士丹利的Yang Liu分析師團隊最新報告發現,中國資料中心(IDC)領域由於其50%的估值折價和潛在的業績提升空間,成為最具吸引力的投資方向之一,而管理軟體企業估值已接近全球水平,辦公軟體和CDN企業則高出全球同行3倍以上。
具體如下:
資料中心(IDC)企業的估值較全球同行折價約50%。這一折價幅度在當前市場環境下顯得尤為突出,報告認為,隨著超大規模AI資本支出的增加,IDC企業有望迎來EBITDA的顯著提升,從而推動估值修復。
其中,大摩認為,萬國資料和世紀互聯等企業,憑藉其在資料中心領域的領先地位,有望成為這一趨勢的主要受益者。
管理軟體企業的估值/銷售額已接近全球同行水平,但其收入增長前景略遜一籌,且盈利能力明顯較弱。
比如,金蝶國際和用友網路作為行業的代表性企業,雖然在國內市場佔據重要地位,但在全球競爭中仍需進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和增長潛力。
辦公軟體和CDN企業的估值較全球同行高出3倍以上,表明泡沫風險巨大。報告指出,金山辦公和網宿科技等企業,儘管在國內市場表現強勁,但其估值水平已遠超國際同行。
報告進一步指出,A股科技板塊估值普遍較高,港股和美股的中國科技股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
大摩還回顧了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AI熱潮的經驗教訓:基本面受益者(如CPO相關企業)股價持續上漲,其他企業則在熱潮過後大幅下跌。
⭐星標華爾街見聞,好內容不錯過
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不代表平臺觀點,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覺得好看,請點“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