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以恆三十年如一日做研究,長期默默無聞、沒有認可。因為他根本不是為了科學認可、科研領先做研究。恐怕也說不上是為了推動他的國家科學發展而做研究。
他是為了病人,為了家鄉。
從普通跟蹤型研究到震驚同行業界的出乎意料的發現,他有始有終。
他的研究意義很大:1)他與合作者發現,在人類,一個基因的突變造成疾病,可以因為另外一個基因的特定突變而得到挽救;2)他們研究的是阿茲海默型(AD)老年痴呆,目前困擾數千萬人、以後將有上億人患病。
因癌症臨終前,他不僅看到了研究成果,而且培養了優秀的學術後代。在美國不夠熱衷培養其學生的時候,先送學生去古巴,一旦美國有可能再送美國。今天他的學生既有在美國哈佛或德國任教的、也有堅持在南美小國默默無聞大學醫學院工作的。他們繼承了其問題導向、學術合作的傳統】
南美的哥倫比亞(Colombia),在科學上不可謂大國;但是它出現了一位醫學科學家,在醫學學術貢獻上不是小英雄。
而且他是貨真價實的醫生科學家。
還是鄉村醫生科學家。

Francisco Lopera (1951–2024)數十年如一日,在有限的資源、有限的環境中,孜孜不倦研究當地患者家庭,做出了全世界一個重要領域科學界矚目的、潛在影響人類的貢獻。
他土生土長於哥倫比亞。畢業於Antioquia大學醫學院,從事神經內科工作。在成名後,他婉拒很多工作邀請,堅持在自己的家鄉、自己的母校工作。

1980年代他還是鄉村醫生,他意識到在他長大的Medellín的Paisa山區的村莊有遺傳性的老年痴呆。他和同事努力工作,把譜系追蹤到了18世紀(Lopera et al., 1997)。
從1995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27日,他們追蹤了約五千人,其中1784人同意入組,其中1181人檢測了基因型,459人是特定基因突變攜帶者、722人不攜帶該基因這一特定突變(Acosta-Baenaet al.,2011)。
到2000年代後期,他們找到了這個家系近千人。到2024年,找到了這個家系7歲到70多歲的六千多個成員,其中一千兩百多位有同一個基因的致病性突變,導致約44歲出現輕微認知障礙(MCI),約49歲痴呆,可以確診為阿茲海默病(AD)。
迄今,他們追蹤了30年。

他培養的大學生如Joseph Arboleda-Velasquez、Yakeel T. Quiroz等,後來送到美國讀博士、或送到古巴讀博士之後到美國,現在哈佛醫學院系統任教,並由此加強與哥倫比亞的研究合作。


他有些學生如David Aguillón、Natalia Acosta-Baena等留在哥倫比亞堅持。
他們有多個發現,包括髮現在確切診斷前25年就有記憶下降的出現,包括診斷標準中血液中分子改變比以前提前,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出現可以檢測到的變化,對於難以診斷的、晚診斷的腦中變化(包括腦脊液變化、腦成像變化),有著極大的潛在意義,刺激研究者們進一步朝早診斷方向努力。



在1990年代,Lopera與當時在華盛頓大學的Alison Goate等合作,確定了這個大的AD家系的致病基因突變:在前人不久前發現的presenlin 1(PSEN1)基因中的突變導致其編碼的蛋白質中第280位點的氨基酸從穀氨酸(E)變成丙氨酸(A),既所謂E280A突變,也被稱為“Paisa突變”(Clark et al., 1995; Lemete et al., 1996; Lendon et al., 1997; Lopera et al. 1997)。
在第一篇文章中,Lopera不過是63位作者的第29位、提供樣本的毫不起眼的共同一般作者,基本上不可能有人注意、沒有幾個人記得住的作者(假設有人看見過他居然是作者)(Clark et al., 1995)。
恐怕只有吃飽了撐的我才去算他是第幾作者。
發現致病的基因突變,在人類遺傳疾病中不鮮見,可以說遍地皆是,Lopera等在他家鄉領先,但在世界遠遠談不上不領先。
但是,Lopera不是為了科研領先而做研究。所以,他繼續做。
Lopera與他的合作者(包括送出去的學生成為有力的合作者)迄今被公認為最重要的發現是他們發現有保護作用的突變,也並非不可以稱為“治病”突變。
2011年,他們發現ApoE2的基因型可以保護有PSEN1-E280A突變的患者(Acosta-Baenaet al., 2011)。

2016年,他們推算ApoE2延緩PSEN1-E280A發病約12年(Vélez et al., 2016)。

但是,此前世界上已經知道ApoE2的保護作用,而他們至少在他們的患者群中發現ApoE2對具體的Paisa突變有保護作用。
堅持,堅持才可能勝利,堅持就是勝利。
他們發現:在PSEN1-E280A的攜帶者中,有一位70多歲的女性居然沒有發病,與她家族PSEN1-E280A的攜帶者普遍在40多歲發病截然不同。
2019年,他們發現她還攜帶ApoE3上一個突變:R136S,在1987年被紐西蘭按發現地稱為Christchurch (ch)突變。這一發現有震撼效果:ApoE3ch突變可以延緩AD發病近30年(Arboleda-Velasquezet al., 2019)。

這一全新發現,意味著如果引入ch突變,可能治療至少一部分AD患者。
而且,不需要兩個染色體都攜帶ApoE3ch,只要有一個染色體攜帶就有影響(Quirozet al., 2024)。
2023年,Lopera還發現第二個可以保護PSEN1 Paisa突變攜帶者推遲AD發病的第二個基因突變,這次Lopera終於做第一作者(Loperaet al., 2023)。
這樣的發現,不用做動物實驗,相當於人群中自然發生的實驗。
一個為父老鄉親而堅持幾十年研究,不問對自己個人的回報、出名後對家鄉不離不棄的人,達到了其他大多數人做不到的高尚,是英雄。
73歲時,英雄不幸因癌症去世。
我們哀悼英雄,不是說每個人都能做到、也不是這樣要求每一個人,而是讓我們知道有這種值得我們尊重的人,有這種可以讓我們停下來反思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