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NOA要爆!一年「1000萬輛」市場紅利,誰是最大贏家?

只有更低,沒有最低。從7萬元價位到5萬元價位,2025的“智駕平權”之戰開局已是火拼。
有訊息披露,奇瑞計劃在小螞蟻等入門級產品上全系標配基於高通8620平臺的智慧駕駛系統,可實現高速NOA和記憶泊車功能。
2025款奇瑞小螞蟻的起售價是5.99萬元,按照這個價格區間,相當於高速NOA智駕方案進一步下探到5萬級別水平。
對比比亞迪將高速NOA智駕首次帶入7萬級車型市場,奇瑞這一動作無疑進一步加劇今年高階智駕戰火的激烈程度。
這場高階智駕普及戰對智駕市場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機會,除了城市NOA的大規模放量,高速NOA也迎來爆發。
高工智慧汽車研究院監測資料顯示,2024年1-12月,中國市場(不含進出口)乘用車前裝標配(含免費選裝促銷)NOA交付197.47萬輛,同比增長162.31%。這意味著,僅去年全年的高速NOA年交付便接近200萬輛。
截至去年底,中國市場共有42個品牌的在售車型提供高速NOA前裝標配配置。其中,新勢力車企仍是主要的貢獻品牌。而接下來,包括中外主流頭部車企紛紛下場,無疑將進一步引爆包括高速NOA在內的高階智駕市場爆發。
而從高工智慧汽車研究院監測資料來,2024年中國市場乘用車入門級L2及以下輔助駕駛前裝搭載已經高達52.44%;而NOA高階智駕前裝搭載率僅為8.62%。尤其是10-20萬元價位區間高階智駕的前裝標配搭載率僅為1.31%,屬於明顯的市場窪地。
接下來,傳統入門級L2級ADAS市場將進入高速NOA的升級替換週期,未來高速NOA將有望在10-20萬區間車型上實現標配。
而從新能源汽車市場資料來看,2024年中國市場(不含進出口)10萬元以上新能源乘用車交付848.63萬輛,佔全部新能源乘用車交付量的78.93%。其中,高速NOA標配率為21.68%。
假設未來一年時間內,所有的車企在新能源車型上全部跟進比亞迪策略,再考慮市場的正常新車交付增速(不考慮燃油車),預計可以在短期內釋放每年1000萬輛的高速NOA配置需求。
不過,高速NOA熱度的保持,必然以智駕方案成本的快速下降為基礎。早在去年,在車企降本、智慧化普及的雙重壓力之下,高速NOA市場已經開啟了降本戰。
此前智駕市場中也湧現了多元化的高階智駕方案,包括基於低算力平臺的極致價效比行泊一體方案,支援入門版高速NOA。
另外還有基於中算力平臺的增強版高速NOA,併疊加城市通勤NOA/記憶行車功能。2024年這類方案的硬體成本顯示為5000元級別。
而今年比亞迪天神之眼方案來看,天神之眼C版本採用了英偉達 OrinN/地平線征程 6M兩種晶片平臺方案,84T/128T算力,採用12V5R感測器配置。該智駕方案可實現全國高快領航、撥杆變道、代客泊車等功能,並計劃在年底前OTA城市記憶領航。而根據一些業內人士的爆料,比亞迪的12V5R方案成本預計將進一步降低至3500元以內。
而供應商們關於降本增效的競爭也從未停止。
去年12月,卓馭宣佈在「成行平臺」基礎版配置(7V+32TOPS)平臺上實現了端到端城市領航輔助駕駛的功能。後續已搭載「成行平臺」基礎版配置(即7V+32TOPS)的合作車企客戶,透過軟體OTA的方式,提供免費升級服務。
可以預見,今年NOA方案的降本壓力還會加劇。尤其是上述高速NOA方案的成本,面向10萬級別的車型,依然是一筆不小的支出。相較於入門級L2的1V/1V1R的方案來說,升級替換的成本壓力依舊不小。
當然,主機廠和供應商們給出了應對策略,包括透過技術升級、硬體降本和功能分級等,基於差異化的方案配置,匹配不同品牌的車型定位,例如比亞迪天神之眼的多層級方案用於適配不同的品牌。去年華為也推出了ADS 基礎版,去掉了雷射雷達,改用純視覺方案,實現NCA高速領航、APA泊車輔助等功能,面向 15-25 萬級市場。
可以觀察到,各大智駕供應商也基於晶片平臺、感測器配置等做了非常精細化的方案部署,得益於中算力平臺的出現,為高階智駕方案提供了更具價效比的選擇。
目前來看,地平線征程6E/M是地平線面向中高階智駕市場推出的最優解,也成為了當前中高階智駕市場的主流選擇。
其中,征程6E是面向高速NOA智駕方案的最優解,具備80TOPS算力,內建的高效能車規級CPU可提供100K DMIPS算力,Transformer演算法的計算效率較上代產品提升了10倍;征程6M則是普惠城區價效比方案的最優解,算力達到128TOPS,兩者均可以以超高整合度實現更低的功耗和更優的系統成本。
目前,博世、大陸集團、四維圖新、福瑞泰克、輕舟智航、鑑智機器人等廠商都與地平線達成地平線征程6系列的合作,推出差異化的中高階智駕方案。另外征程6(以征程6E/M為主)目前已獲超20家車企及品牌的量產合作,定點超100款中高階智駕車型。
而自比亞迪天神之眼C首發搭載地平線征程6M以來,理想副總裁劉傑也最新在微博平臺透露,理想AD Pro將從地平線J5晶片升級到J6M晶片,同時將會增加雷射雷達,在主動安全能力上看齊AD Max。J5與J6M的AD Pro都提供高階輔助駕駛和高速NOA的功能,並透過OTA持續升級。
2025年,征程6也將迎來大規模量產上車,預計實現百萬套出貨量,規模化效應進一步凸顯。
更重要的是,征程6系列作為可滿足全階智慧駕駛量產需求的計算平臺,能夠靈活助力智駕方案供應商們快速實現多元化的方案,滿足主機差異化量產需求。
去年12月,東軟睿馳推出L2+城市車道領航域控制器X-Box 5.0,搭載地平線征程@6E與7V1R12U極致價效比的感測器配置,支援輕量化城市領航智駕使用者體驗,夏蓋使用者日常生活中主要城市交通和全場景高速公路智駕場景,將於2025年在東風嵐圖相關車型量產搭載。
另外,X-Box 5.0的控制器也支援硬體升級,比如從J6E升級到J6M,甚至更高效能的晶片。當然,晶片平臺效能的升級,也能帶來更好的效能表現。例如選用J6M,該方案就可以增加1個雷射雷達的輸入,可以提供更好的城市智駕體驗。
輕舟智航基於征程6E的7V(包含4個魚眼相機)視覺方案,定位於在提供極致高速NOA體驗的同時,主打極致價效比,已經可以搭載在10萬元以內車型;
同時,基於征程6E的11V視覺方案,除了實現高速NOA和城區LCC+,還能提供城市記憶行車並可以拓展更多城市NOA功能,主要面向10-15萬級車型。
從各大供應商推出的方案來看,基本在高速NOA之上,拓展城市記憶領航/通勤NOA,將NOA的執行邊界從高速場景,擴充套件至城市通勤場景、「智價比」、場景使用率等方面進一步提升,在使用者日常用車大部分場景(通勤)中,能夠實現城區NOA「平替」的體驗。
例如卓馭方面就表示,其搭載在中算力平臺(7V+32TOPS)上的端到端演算法架構,與高算力平臺(7V/10V+100TOPS)上的模型架構同源,並且透過量產車型的大規模訓練資料的複用等等,目前中算力與高算力平臺在城市領航功能的體驗上,在絕大多數場景下也是一致的。
去年以來,城市NOA的爆火,尤其是「端到端」技術的熱度,智駕賽道出現了明顯的分水嶺。加之汽車市價格戰壓力快速向供應鏈傳導,整個智駕市場也進入了淘汰加速期。在高階智駕市場,僅少數幾家供應商憑藉規模化上位,大部分二線梯隊智駕供應商的狀況堪憂。
而目前來看,奇瑞、比亞迪們掀起的智駕普及,高階智駕大規模普及的拐點才開始真正到來。雖然機會大門已經開啟,但能否繼續留在牌桌,2025年將是重要轉折點。
對智駕供應商們來說,如何用最優的成本,打造一套大部分車企都能用得起的方案,只是進入下一個競爭週期的入場券。更為關鍵的是,要麼加速量產突破規模,要麼被淘汰出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