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點FM|面對死亡,先接受衰老

作為一個從小來到省會城市、與在農村的爺爺奶奶相隔兩地長大的孩子,思童在年少時一度告訴小夥伴自己的奶奶“住在大house裡”。但當爺爺奶奶依次離世,他們所代表的童年、鄉土與傳承的意義逐漸浮現,她也在成長中,接納了自己的“來處”。
剛剛失去爺爺的雪兒曾經很想知道他“怕不怕死”,甚至希望他能“告訴我人生到底該怎麼走”。爺爺的離世讓她有了一個反思的契機,她試著在幾代人對家庭、對親密關係的不同理解中,找到自己有關“愛”的答案。
同樣的問題,佳冰也問過自己的爺爺奶奶。佳冰四歲前都是和爺爺奶奶在村子裡生活的,直到今天她一直享受著老人給予她的“無條件的愛”,她也深愛著他們。相比爺爺奶奶互相之間對死亡的調侃,年輕的佳冰說自己最怕想象他們的離去,“一想到就受不了”。‍‍‍‍‍‍‍‍‍‍‍‍‍‍‍‍‍‍‍‍‍‍‍‍‍‍‍‍‍‍
在這些有關“老人”的敘述裡,充滿了溫暖、安寧與“無條件的愛”,也浮現出對衰退、疾病與死亡的恐懼。一個老人的生命經驗是最好的教科書,而曾經,這一切的發生是那麼自然,就像《人生除此無大事》的作者B.J.米勒所說,“一代代的家人和朋友會告訴我們如何面對衰老和死亡,而如今,因為現代的流動性,這一切變得不那麼容易了。”‍‍‍‍‍‍‍‍‍‍‍‍‍‍‍‍‍‍‍‍‍‍‍‍‍
完整內容請點選音訊直接收聽,也可移步“小宇宙”搜尋冰點FM找到我們。
【嘉賓介紹】
主播 | 思童,《中國青年報》記者
嘉賓 | 佳冰,《中國青年報》記者
嘉賓 | 雪兒,《中國青年報》記者
【時間軸&收聽要點】
03:40 思童的奶奶去世後,父親哭著說自己沒有家了
06:24 愛吃螺螄粉、喝奶茶,老人有時很像小孩
12:09 老人的表達有一種“沒有被文字汙染過的美”
18:17 從老家搬到省會,也是與老人漸漸陌生的過程
29:39 比起父母,這一代年輕人與祖輩之間的矛盾更少?
34:32 父輩與祖輩之間的代際創傷
35:09 “隔代親”或許是一種“弱勢者同盟”
42:39 面對同齡人的離世,老人內心的恐懼
48:18 老人就是我們與真實歷史的聯結
54:01 在爺爺奶奶和姥爺姥姥之間,為什麼總會對某一方更親?
01:00:34 孫輩與老人的關係,往往受父母影響
01:07:50 為什麼親人之間卻瞭解很少?
01:19:36 我們如何面對死亡?
01:30:09 為老人記錄一些什麼,是年輕一代的機會,也是責任
本期音樂:家(Ⅲ) – 羅大佑
製作|王燦(實習) 玄增星
監製|鄭萍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