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自拍》第452個口述故事
26歲的林志鵬,是村裡唯一的年輕人。
因為父母離異,林志鵬從小受爺爺奶奶照顧,生活在成都遠郊的村裡。長大後,他在鎮上開了家服裝店,還是沒離開村裡。奶奶表演慾旺盛,學起村裡人說話活靈活現;爺爺性格沉默,但會隨機蹦出搞笑金句。愛好短影片的他把爺爺奶奶的日常發在抖音上,引發粉絲爆笑催更。
作為村裡唯一的年輕人,林志鵬自願承擔起了關愛獨居老人的工作。他在村裡長大,村裡的老人都親切地叫他“孫兒”,見了他都願意聊兩句。他就像是村裡所有老人的“大孫子”,每兩三天就去獨居老人家裡逛一圈,關照一下老人的生活,看能不能幫上忙。
趁著看望的機會,他也開始和村裡其他老人一起拍短影片。老人們平時娛樂活動不多,拍影片就像是陪他們玩,大家一本正經地說著“川普”,不經意就貢獻出讓人捧腹的笑點。粉絲說爺爺奶奶是自己的快樂源泉,也讓他們想到了自己家裡的老人。
林志鵬幸運地把工作和陪伴老人結合在了一起,他希望自己拍的影片能讓更多人看到真實的鄉村生活,讓大家覺得開心之餘,也能多關心身邊的長輩。
留守鄉村,我是村裡所有老人的“大孫子”
我叫林志鵬,今年26歲,一直和爺爺奶奶生活在四川農村。去年三月開始,我將爺爺奶奶和村裡老人的生活拍成短影片發在抖音上,被二十幾萬網友關注。很多人總結說,四川老人說普通話,就是大聲說方言。
我的家在成都郊區的農村,現在屬於四環多一點,開車不堵的話大概35分鐘到市中心。我從小到現在基本上一直住在這,以前成都的行政轄區還沒擴張的時候,我們就屬於成都最角落的一個村,騎腳踏車十分鐘就出了市。

村裡的道路乾淨整潔,就是交通不太方便,老人們出行基本靠走路。
我從小就和爺爺奶奶關係很親。因為父母離異,他們也有自己的家庭和工作,我沒長時間跟他們生活過,主要還是爺爺奶奶照顧我。

爺爺奶奶在做農活。他們辛苦了一輩子,我希望能陪伴在他們身邊。
也因為從小父母就離異,家裡沒什麼錢,我上大學時就開始兼職工作掙錢,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公司裡做採購。後來,我到了社會上,在我們附近的鎮上開了一家服裝店。服裝店開了一年多,生意還行,但因為疫情和房東的原因沒開下去。
開店的時候,需要在網上做廣告,我就開始學著拍短影片。一學我發現,我對短影片很感興趣,很喜歡研究它,怎麼運鏡、怎麼剪輯、怎麼拍出來好看。我也開始經常刷抖音,研究上面的內容。店開不下去的時候,我就想專職做短影片,但那時候水平不太行,只能先擱置。

奶奶在給爺爺理髮。
那時候我手裡有點錢,不想去上班,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我也想留在村裡多陪陪他們。我對手工感興趣,就學了西點,又開了一家蛋糕店。因為我從小在這邊長大,認識的人很多,生意也能混得下去,每個月有幾千塊的收入。開蛋糕店也還是要拍影片宣傳,我本身也感興趣,就一邊開店,一邊嘗試做短影片賬號,這幾年前後可能做了有十幾個賬號,配音、解說、遊戲各種型別都做過,一直沒什麼水花,或者就是偶爾還行,但很不穩定,沒法再做下去。
但拍影片這事我沒斷過,一直在嘗試新的賬號,總結經驗,不斷重來。轉機是在去年三四月的時候。我有一個拍農村生活的賬號,叫“洪金保婆婆和大孫子”,日常分享爺爺奶奶的搞笑片段。有一條奶奶抓貓的影片突然就火了,有20多萬的點贊,我就堅持把那個賬號做下去了。

奶奶抓貓影片。最早我的影片都是隨手拍爺爺奶奶的生活日常,記錄不經意的搞笑瞬間。
我一直對老年人有一種親近感,很愛和他們一起玩。以前讀書時做兼職,帶老年人去發傳單,我和他們也很合得來。後來我開店一直住在村裡,和村裡的老人抬頭不見低頭見,他們都很愛和我聊天。
因為村裡很多老人的兒女都在外工作,也有不少是喪偶獨居,老人身邊沒有照應,村委會就承擔起了很多關愛老人的工作。前兩年,村裡需要有人每兩三天去所有老人家裡轉一圈,關照一下老人的生活,檢查一下消防設施之類,由於沒別的年輕人,這活兒就找到了我。我也樂意做這事,平時沒事也經常和老人們聊,趁著去他們家裡看望,就把他們也慢慢拍進了影片裡。

和老人們一起拍短影片,他們都很開心。
今年,我又新開了一個賬號“大森子”,主要拍村裡其他老人,他們都叫我“孫兒”,我相當於是所有人的“大孫子”,我之前的名字叫林森,“森”和“孫”發音相近,就選了這個名字。生活在村裡,每天和老年人打交道,相當於擁有了寶貴的素材庫,看到大學生隨機採訪路人,我就開始嘗試拍這類影片。過年的時候測試了兩三個月,感覺可行,就把它做下來了。

問老人問題經常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因為方言原因,有一種莫名的喜感。
對我來說,這個不斷摸索和實踐的過程是最過癮的。我很喜歡思考,遇上自己感興趣的事,不睡覺都要把它想明白。嘗試做短影片賬號,我很享受解決問題的過程,不斷地去尋找和定位,在不斷嘗試中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風格和賽道。
“已讀亂回”,四川老人精神狀態一直領先
在我和爺爺奶奶共同生活的日常中,充滿了很多“一本正經的搞笑瞬間”。我奶奶簡直是天生喜劇人,她表演慾很強,話特別密、簡直停不下來,從哪聽到了一個事兒,恨不得一人分飾好幾個角色複述給其他人,動作、表情和神態活靈活現,真的特別搞笑。
而我爺爺是那種平時不愛說話的性格,兩個人形成了一種很鮮明的反差。所以我有時候拍他倆在一起的影片,也有一種很自然的搞笑效果。

我奶奶在給爺爺講貓去其他人家捉雞的事,表情和神態真的搞笑,我就拍下來發在了抖音上。
大家都很喜歡看我訪問老年人的影片,他們金句頻出,經常讓人意想不到。其實這就是這些老人的日常,我們這邊的老人,大家都沒什麼錢,老了也沒什麼事做。村裡的地,主要是村集體承包給大戶統一種的,每年給村民一點補貼,也就一兩千塊。沒有田,老人年紀大了不可能出去找工作,村裡也沒什麼娛樂活動,所以聚在一起談天說地,也是他們最重要的消遣活動。

作為村裡唯一的年輕人,我一直很愛跟老人們一起聊天、開玩笑。
我平時在村裡,他們看到我就想拉我聊兩句,我也很愛聽他們聊。老年人聚在一起,能從天上聊到地下。很多時候,他們聊以前經歷過的事情,我也覺得新奇,聽得津津有味。有些東西我也可以學習,老人們有我們年輕人沒經歷過的生活智慧,甚至就算是他們吹牛,我聽到了也可以變成談資,用它來和其他老人聊。這樣一來二去,感情就一直聯絡下去了。
聽他們聊天的過程中,我發現他們會不經意地說出很幽默的話。我趁著去看望他們,或者在村裡聊天的機會,拍攝了一些影片素材,剪輯成“四川老人問答”發在了抖音上。

搞笑問答合集被很多網友看到,這也是村裡老人日常生活的縮影,大家都很愛開玩笑。
影片一發出去就火了,有大幾十萬點贊,很多年輕人說老人是“已讀亂回”的經典。說到底,大家喜歡看影片的原因還是因為看了開心,能提供情緒價值,引發了大家的共鳴。我每天私信和評論裡收到最多的就是,“你的影片是我的快樂源泉”。
拍了這麼多老人,大多數人是很願意參與的。這可能就是我們四川老人的精神狀態吧,大家都很愛開玩笑。比如說讓很多人印象很深刻的“偷孃”,她經常一本正經地說出最搞笑的金句。

“偷嬢”也有一種天生喜劇人的氣質,很多網友很喜歡她,還要求我做她的問答合集。
拍影片的過程,其實也是我在陪他們玩,這種陪伴他們是很享受的。另外我也經常會給老人們發柴米油鹽和紅包,大家都覺得很高興。影片發出去,村裡的老人們喜歡看,他們看到了也會覺得搞笑,又變成了他們之間消遣的談資。
最開始拍影片時,其實我自己的爺爺奶奶也不知道我在幹什麼,也會希望我能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村裡有些老人的兒女也不是很支援,雖然老人們很願意和我玩,但兒女們擔心拍出來會有閒言碎語,所以我就只拍那些兒女支援的老人。但後來我的影片被更多人看到,也掙到了錢,那些有擔憂的人態度就有了改觀,覺得短影片博主是一份有意義的工作。

在村裡給老人放電影。做短影片博主,讓我能把工作和陪伴老人結合在一起,也能盡其所能地回饋老人們。
大家看到的影片,只是我和他們日常相處中很小的一部分,還有很多沒拍進去的。比如說問答,我有時候可能要問大幾十個問題,最後用到影片裡的也就幾個。
對我來說,這也是讓更多人看到鄉村生活的一種方式。很多看我影片的人可能沒在農村生活,或者小時候在農村、現在生活在城市。我的影片也讓他們有了一個瞭解或者回憶鄉村生活的視窗,展現了他們當下接觸不到,或者沒辦法瞭解的鄉村日常。
裝空調、送海鮮,做好鄉村守護人
我還有一些影片是很溫情走心的,也有特別多人喜歡看。
我們村上有很多獨居老人,有些是老伴走了,也有一直終身未婚、無兒無女的。很多老人都上了年紀,只能是照顧自己基本的生活起居,但最重要的還是需要陪伴。

村裡有很多空巢老人,拍攝短影片,也是希望大家多關愛身邊的他們。
而且,村裡比較偏僻,連公交車也沒有,到最近的鎮上騎腳踏車也要近半個小時。老年人出門一般就是走路,可能要一個多小時才能走到。交通不便,老人年紀大了就更難出門,有時候生活上確實會遇到很多困難,甚至出現被人騙的情況。
我拍的一位獨居老奶奶,她的影片一發出去就打動了很多人。最早想拍這個奶奶,就是因為看到她一個人住,生活本來就很不容易,還幾次被人騙,實在氣不過,就想拍出來呼籲大家。有一些人到村裡上門推銷,安裝熱水器、煤氣灶之類的,可能就是簡單地裝一根線,就要收六百塊錢,老人也不懂,讓她掏錢就會給。

影片裡這位奶奶的故事讓我很氣憤,就想拍出來讓更多人看到,也讓很多人很受觸動。
還有一次,這位奶奶步行去鎮上賣菜,在路上被車撞了,還挺嚴重的,斷了幾根肋骨。那個司機帶她去醫院看了,但是司機讓她說是自己摔的,不要說是被撞的。老人的心很好,就同意了。最初,我們也以為這就是事情的真相,後來因為村裡人有一些謠言,說是她賴上了幫她看病的好心人,奶奶才把真相說了出來。
這種事情真的很多,村裡老人都很好心,他們社會經驗其實不多,就很容易上當受騙。我就想把這種現象拍出來,讓更多人看到,多關心身邊的老人,讓他們不要輕易地被騙。

很多粉絲被我拍的影片打動。我很開心能用自己的力量影響更多人。
這也是鄉村生活中很真實的一面。現在很多人想象中的鄉村生活,可能只有回憶中的美好,風景好、空氣好,很安靜。但現實中還是有很多需要更多人關心的問題,老人們肯定希望兒女們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為主,但他們真的很渴望陪伴。

帶爺爺奶奶去拍婚紗照。我想讓他們體驗新鮮的東西。
今年開始,我策劃了一個每月“頒獎典禮”的點子,也是給老人們一個回饋。其實之前也會給老年人發錢、發東西,但都沒有拍出來。比如說接廣告,像空調,也會給他們裝空調。或者拍一些產品,我自己吃了覺得挺好的,就掏腰包再買一些,加上商家的贈品,一起分給大家。
我的很多粉絲看了影片,也經常提出要給老人們送錢買東西,這種我都是不接受的。有一個廣東沿海的粉絲,她就一直堅持要給我錢,連續發了一個星期,我都說不能收。後來,她就買了一些海鮮空運過來,我自己又出錢買了一些,都是他們沒吃過的,做了給老人們吃。

抖音粉絲空運了海鮮送給老人們,我請他們一起吃。
我平時也會去村裡獨居老人家裡幫他們打掃衛生,有一次我們在粉絲群裡聊天,有很多粉絲提出想來,有六、七個從成都開車來,和我一起去看望老人。

幾個成都本地的朋友特地開車看望奶奶。
這也都是我盡心盡力地為鄉村老人做的一些事。其實對他們來說,給錢沒有意義,他們也沒地方花,就算你是買了水果送去,他們自己也捨不得吃,可能會留到下次我再去的時候給我吃,或者都要放壞了,自己才會吃掉。有個人來陪他們聊聊,才是最好的。
我最開始拍短影片,除了自己真的感興趣,也是為了探索能兼顧陪伴老人的事業。這兩年拍村裡的老人,我有了很多新的感悟。在我們生命的終點,財富、地位真的都不重要,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最真實的還是親人的陪伴。我希望記錄鄉村老人的故事,也希望他們不再孤單。
*本文由大森子口述整理而成,文中照片除特殊註明外均由本人授權提供。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大森子 | 口述
高 柵 | 撰文
貓 基 | 編輯
-THE END-
這是我們講述的第452個口述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