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殖醫學空間
作者:陳曉琳,原創作品
當今社會,生活節奏極快,壓力指數升高。越來越多年輕人被失眠、抑鬱所困擾,身體情況和精神狀態一樣不穩定。在來門診裡就診女性患者口中,內分泌失調尤其常見:月經亂了、皮膚變差了、臉上長痘了、胸悶氣短沒力氣……都會說一句:我是不是內分泌失調?
最近,有個經歷了數次流產的患者首次在我這裡就診,也提出了一個問題:
據統計[1],在自然流產發生的病因中有8%-12%是由於內分泌因素造成的。內分泌水平是維持胎兒正常生長發育的重要條件,內分泌的異常確實可能導致反覆妊娠丟失。
那麼,“內分泌失調”到底是什麼?又是如何導致反覆流產的呢?
內分泌系統是一個非常龐大的中臺。包括下丘腦、垂體、甲狀腺、甲狀旁腺、胰島、腎上腺等多個腺體,以及分佈在其他器官的內分泌組織和細胞。這些腺體每天熱熱鬧鬧地發訊息(分泌各種激素)上傳下達,跟其他系統一起保證人體代謝和生理功能的正常運轉。
內分泌失調就是由於各種原因,中臺系統出現了功能異常或者病理改變,激素分泌得過多、過少或是不分泌了,引起了作用異常,進而產生的一系列臨床疾病。
眾所周知,精子和卵子相遇後形成受精卵,在適當的時間以及良好的環境(容受性良好的子宮內膜)以及母體和胚胎組織之間的同步發育中,受精卵才能順利在宮腔內著床。
而孕激素是排卵後黃體產生的類固醇激素,它在孕10周前參與孕早期妊娠的維持,孕10周後則主要由胎盤產生[2]。有關研究表明[3],孕激素可以調節子宮內膜的容受性,透過增加一氧化氮的產生,從而改善子宮內膜的血流和供氧,降低胚胎植入時子宮的收縮性。
如果黃體功能不足導致hCG降低,誘發的孕激素分泌減少,會誘發上述調節功能被終止,從而導致流產。
催乳素(PRL)主要由垂體的催乳素細胞合成和分泌。高泌乳素水平會影響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的脈衝分泌,干擾正常排卵。
同時,高濃度(>100ng/ml)的PRL會抑制孕激素的產生,進而導致黃體功能不足[1]。
據有關研究表明,甲狀腺疾病和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升高會影響卵泡發生、精子發生、受精和胚胎形成,這表明病理狀態的甲狀腺激素和甲狀腺自身免疫性疾病在不孕和流產中具有重要作用[4]。
研究表明[1],糖尿病患者自然流產、早產、高血壓疾病和手術分娩的風險顯著增加。
如果糖尿病在圍產期和早孕期控制不良,會導致致死性胚胎畸形,其根本原因是高水平的血糖會產生致畸效應。
多囊卵巢綜合徵(PCOS)是一種複雜的疾病,涉及胰腺、下丘腦/垂體、卵巢、肝臟和脂肪細胞之間相互作用的異常。
不僅懷孕的時候難,PCOS女性懷孕後也容易出現自然流產,機率為40%。可能是因為PCOS患者潛在的肥胖、高胰島素血癥、胰島素抵抗、高同型半胱氨酸、高水平的纖溶酶原啟用物抑制藥-1、高雄激素血癥和不良的子宮內膜容受性導致的反覆妊娠丟失[1]。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常見的婦科良性疾病。據統計,子宮內膜異位症女性不孕和流產的可能性是正常女性的2倍。子宮內膜異位症與子宮內膜受孕能力降低有關[1]。
有人會疑惑:內異症是內膜亂跑導致的,跟內分泌有什麼關係?其實內異症是一種雌激素依賴性疾病。簡單來說,孕激素可以抑制跑偏的內膜放肆生長以及產生炎性反應,而雌激素會加劇這個過程。
內異症患者存在孕激素抵抗現象,發生率約為9%,表現為在位和異位子宮內膜對孕酮或人工合成孕激素的反應低下或缺乏,因而對孕激素治療不敏感。
開始備孕時,要做全面體檢。關於備孕檢查,如果確診了內分泌失調相關病症,或是已經有過自然流產的經歷,為了得到更好的妊娠結果,可以這樣做:
透過臨床上對內分泌激素的檢驗結果分析,用藥物進行干預。比如:黃體功能不全患者,可以透過補充孕激素來調整;高泌乳素血癥患者可以用一線治療藥物(如多巴胺激動藥)來調整……但是一定要在臨床醫師的指導下用藥,切記勿私自用藥!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有利於生育和改善妊娠結局,除了藥物治療以外,透過手術切除子宮內膜異位病灶也是一種治療手段。
保持愉快樂觀心情,克服日常生活中的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及時釋放壓力。食物應多樣化,搭配合理,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膩與刺激性食品。
運動能明顯提高妊娠率、活產率、生育力。根據自身健康狀況及個人偏好,合理選擇運動方式,運動量和強度應當逐步遞增。
①建議超重或肥胖、胖多囊的姑娘,每天累計達到60~90 min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每週5~7 次[6];
②建議瘦多囊的妹子隔天進行中等強度抗阻肌肉力量鍛鍊,每次10~20 min[6],同時減少靜坐。
保持充足的睡眠。從兒童期至育齡期,睡眠時長不足帶來的肥胖、胰島素抵抗及血脂異常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了PCOS發病的危險因素[7]。要保證充足的夜間睡眠時長在7~8 h,提倡夜間22∶00~23∶00入睡,有利於肥胖的防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