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告持續跟蹤地方債置換隱性債務、地方政府公告的隱債“清零”和退平臺進度,並基於城投債募集資金用途特徵、“市場化經營主體”宣告、地方退平臺(退出融資平臺名單)公告,更新興業研究界定的城投名單。具體城投名單于興魔方®(X-CUBE®)“12345城投區域資料庫”同步更新。
在化債與退平臺方面,一是置換隱債專項債加速發行。2025年2月,各地政府發行置換隱債專項債、特殊新增專項債7823.3、655.4億元,相較2025年1月分別增加6104.2、505.4億元,用於置換隱性債務的地方債發行規模再上臺階。2025年以來(截至2025年3月4日),置換隱債專項債已發行9588.2億元,按照2024-2026年每年發行2萬億元估算,發行進度已達47.9%。分割槽域來看,江蘇發行規模位居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下簡稱“省”)首位,2025年1-2月已累計發行達2000億元;湖北、內蒙古、浙江、陝西、江西、四川發行規模約500-700億元,上述7省發行規模合計佔2025年以來全國置換隱債專項債規模的56.9%。二是多地政府公告隱性債務已完成清零。據不完全梳理,截至目前(2025年3月4日),共有53個市區縣披露在2024年實現隱性債務“清零”。從層級來看,地市級區域有5個,區縣級區域有48個,隱性債務清零以區縣級政府為主。三是多個省級政府披露融資平臺退出進度,各地退平臺目標可能會提前完成。其中,寧夏、內蒙古、吉林、遼寧、江蘇等地融資平臺數量壓降比例高,2024年已經退出融資平臺的主體數量比例均在50%以上。河南、甘肅、天津也明確表示2024年分別有118、94、75家融資平臺主體已經退出或者轉型。
在城投債資金用途方面,募集資金用於借新還舊比例上升。2025年2月,城投債(企業預警通口徑)募集資金用於借新還舊、償還有息債務、補充流動資金、專案建設的比例分別為85.2%、13.7%、0.6%、0.5%。其中,用於借新還舊的比例環比2025年1月增加3.5個百分點。
在市場表現方面,長期限城投債信用利差分化。以浙江、山東、福建為例,相較於市場化經營主體、退平臺主體(浙江、山東、福建對應樣本數量分別為53、47、27個),5年期以上同區域城投債信用利差(比較基準為同期限國開債,對應同區域發行人樣本範圍更廣,包含更多的低層級主體)反而更高,主要是由於市場無法從公開資訊判斷具體主體是否已經退平臺,對更長期限的城投債趨於謹慎。
綜合來看,基於公開可得資訊,2025年2月,新增12個主體不屬於興業研究界定的城投。城投界定名單可至興業研究公司“12345城投區域資料庫”查詢,詳情請見興魔方®(X-CUBE®)平臺(登入網址:https://www.cibresearch.com/XVIEW/)。
請登入興業研究APP檢視完整研報
獲取更多許可權,聯絡文末銷售人員。
★
點選圖片購買 “興業研究系列叢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