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財政工作怎麼幹?全國人大財經委給出六大建議→

2025.03.09
本文字數:1889,閱讀時長大約3分鐘

導讀全國人大財經委建議今年實施好更加積極財政政策,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進一步加強政府債務管理等。
作者 | 第一財經 陳益刊
近日,新華社披露《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關於202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審查結果報告》(下稱預算審查報告),報告認為2024年預算執行情況總體較好,2025年預算草案總體可行,建議批准預算報告及草案等。
在預算審查報告中,全國人大財經委對做好今年預算執行和財政工作給出六大建議。其中實施好更加積極財政政策位居首位。
今年中國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赤字率首次達到4%歷史高點,今年合計新增政府債務總規模11.86萬億元、比上年增加2.9萬億元,財政支出強度明顯加大。
在實施好更加積極財政政策方面,全國人大財經委給出不少具體建議,比如各項政策要細化安排、靠前實施,增強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加強財政經濟執行情況和財稅政策實施效果動態監測評估,根據形勢變化及時調整,促進經濟平穩執行。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今年財政政策明顯靠前發力。比如今年前兩個月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約1.9萬億元,同比增長約97%,地方政府發債進度較去年明顯加快,將資金投入重大專案、置換隱性債務等,以穩投資穩增長和防風險。
而積極財政政策顯然還留有餘力。財政部部長藍佛安近日公開表示,為應對內外部可能出現的不確定因素,中央財政還預留了充足的儲備工具和政策空間。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認為,年初預算赤字率更多是基於預期提振,年內亦存在進一步加碼空間,新增專項債、特別國債和準財政政策工具均是可能的政策選項。
根據上述預算審查報告,國人大財經委第二項建議,是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比如健全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籌資和待遇合理調整機制,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進一步完善人口發展支援政策體系,建立健全生育補貼和生育保險制度,加快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今年積極財政政策的一大特點,是民生投入力度明顯加大。比如今年對幼兒發放育兒補貼,具體方案官方正在起草中。而預算報告資料顯示,今年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財政補助標準進一步提高到每人每年99元。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30元,達到每人每年700元。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將城鄉居民全國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每人每月提高20元。
在談及當前預算執行和財政管理的困難時,全國人大財經委指出,包括財政收入持續增長壓力較大,一些地方非稅收入佔比過高,稅收收入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持續下降;一些地方財政收支矛盾較大,基層財政執行面臨困難等。
根據今年預算報告資料,2025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同比增長0.1%。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預計同比增長0.7%。
全國人大財經委第三項建議是進一步加強預算管理。比如依法依規組織收入,既應收盡收,又堅決不收“過頭稅費”。嚴格規範非稅收入管理,堅決防止亂收費亂罰款,促進切實改善營商環境等。
進一步加強政府債務管理,是第四項建議。比如,完善和落實一攬子化債方案,動態調整債務高風險地區名單。嚴禁新設各類融資平臺,加快推進融資平臺改革轉型,持續壓減融資平臺數量。進一步摸清底數,統籌用好各項政策加力解決政府拖欠企業賬款問題等。
此前多位地方債專家對第一財經分析稱,隨著一攬子化債政策落地,此前一些納入債務高風險地區已經降低風險,預計今年有一些省份可以退出高風險名單,這對當地投資等限制等將減少,有利於當地更好地發展經濟。化債也使得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數量大幅減少,為了遏制隱性債務增長,必須持續壓降平臺數量。而今年新增專項債提至4.4萬億元,其中一大投向正是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業賬款。
全國人大財經委第五項建議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比如擴大中央部門零基預算改革試點範圍,支援地方深化零基預算改革,清理規範有關收支掛鉤、以收定支等政策制度。高度重視財政可持續發展,穩定宏觀稅負。推進消費稅改革,健全直接稅體系,研究建立同新業態相適應的稅收制度。
今年零基預算改革和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將是財稅改革的突破口。零基預算改革旨在打破支出固化格局,最佳化支出結構,增強民生、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而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並將收入下劃給地方,目的是引導地方改善消費環境,增強地方自主財力等。
全國人大財經委最後一項建議是,嚴肅財經紀律。比如堅決落實黨政機關習慣過緊日子要求,嚴控一般性支出。嚴控財政供養人員規模,規範編制外人員經費預算管理等。
微信編輯 | 雨林
推薦閱讀

個稅起徵點可適度提高,但不宜過高!


相關文章